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震活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防震减灾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康林 邵华 马旺 王哲 郑有伟

  摘 要:鉴于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本文着重讲述建筑物与构筑物坍塌、道路破坏断裂、山体滑坡、火山喷发等地震所引发的灾害,并且提出具体的防震减灾措施。地震虽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精确地预警地震信息;测评并消除建筑及地质环境的潜在风险,就可大大减小危害。
  关键词:地震;人类生活;灾害;防震减灾
  
  1 绪论
  地震引起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破裂坍塌,道路破坏断裂,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危害,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对人类心灵及精神上造成的伤害更是不可估量的,所以防震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地震就是地壳所承受的能量达到饱和时而主动通过振动的方式来释放能量,同时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灾害。随着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震的成因问题,形成了海底扩展学说、板块构造理论等著名的学时思想,至今弹性回跳理论被用来解释地震的成因。
  2 地震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1 建筑物和构筑物破坏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纵波和横波,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而衰减速度也较快,则纵波首先经过地幔、地壳介质到达地表,使得地表发生了上下振动。由于地表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较深且坚实而纵波衰减速度又较快,故建筑物构筑物本身不会发生较大的上下震动及破坏。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当纵波消逝之后横波便会随之而来,横波导致地表发生前后、左右的振动,这种振动使得地表建筑的地基发生倾斜偏移从而承受不了建筑本身的重量致使建筑地基、墙壁、大梁发生破坏坍塌。
  2.2 路桥工程破坏
  地震产生的振动引发地表塌陷、断裂、隆起,破坏了道路结构,使其不能保证安全通过性;同时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滑落的碎石堵塞道路影响交通的正常秩序,而道路的通畅性影响着国家经济与安全,因此有关部门需高度重视道路安全问题。
  2.3 山体滑坡
  地震发生时会导致地面发生上下前后左右的振动,同时也会导致山体晃动,土体岩体变的破碎松散力学强度指标下降,使原本紧密的山体结构产生了裂隙大大地降低了承重能力。同时地震的发生也会改变地下水位使地面发生抬升或者沉降,会改变山体的结构稳定性。地下水的渗透作用改变了土孔隙中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过大时土的抗剪强度大大降低,这就是导致山体滑坡的直接原因。
  3 防震减灾措施
  3.1 建立高效准确的地震预警体系
  地震预警即在地震发生之后,地震产生的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要快,会首先被检测到再通过技术手段加以分析從而判断出震源深度以及震级。在传播速度较慢的横波到达产生毁灭性破坏之前快速预测出地震发生区域并向该区提前通知地震信息并组织人员撤离。我国目前采用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以及各项检测指标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面对当前形式下还是不够的,要继续加大科研及经济投入,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地震预警核心技术和检测接收硬件设备逐步更新完善。
  3.2 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地基及框架结构
  地基需要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因此地基的最大承载力、强度、刚度、耐久性对建筑物的安全系数尤为重要。在开挖地基时首先应探测地下条件,若是地下水含量过大应该采取排水措施以避免发生渗透作用影响土层稳定性。地基基础构建时需要开挖到持力层界面从而保证其最大承载力大于上部建筑荷载且存在一定的安全储备。同时还应保证地基的均匀沉降或变形在建筑物沉降或变形的允许范围之内。建筑物的框架结构设计应当保证建筑物避免因局部受地震因素破坏而导致整体结构丧失抗震能力和承载能力。在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建设需求来选择材料,尽可能选取质量小强度高的建筑材料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从而提高抗震性和稳定性。
  3.3 合理整治不稳定山体(斜坡)
  对建筑物周边或道路两侧的斜坡进行地质灾害评估,若存在较大裂隙、结构松软、风化较明显等不稳定因素,应当采取一定措施加以治理来消除安全隐患。针对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
  (1)支挡工程。支挡工程是在治理滑坡措施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修建各种挡土墙结构来支挡坡体滑坡。常用的挡土墙有重力式、锚杆式、护臂式、悬臂式及锚定板式挡土墙等。其中重力式挡土墙建设最为便捷,使用事先用混凝土浇筑的块体堆砌墙体或者直接使用混凝土整体浇筑墙体来支挡坡体。利用墙体自身重力抵挡斜坡的侧向压力来保证坡体的稳定。
  (2)削坡减载。削坡减载较之于其他处理措施施工简单且成本低,但是会破坏坡体原有植被。操作方法是将斜坡坡顶的部分岩土体挖除减少对坡角处的荷载提高坡体稳定性。同时减缓坡度使得坡顶岩土体滑落时有足够的缓冲区域,以防止岩土体直接从坡顶高速滑落对坡下建筑及行人造成伤害。
  (3)锚固工程。锚杆加固对于斜坡面较大,岩土较为松散的坡体较为适用。具体操作是将混凝土或其他聚合材料制成桩杆,在坡体上打孔将桩杆塞入依赖粘合作用使其与围岩结合在一起。在坡体上制作若干此类锚杆,将钢索依次固定制成钢网遮挡住不稳定斜坡,最后将钢索末端固定在锚墩上来稳定斜坡。
  3.4 道路的防震措施
  公路路基须根据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做出相应的防震措施。修建时注意以下事项:①尽可能的避开低洼区在地势在较为平坦地区修建路基;②当修筑区处在软弱地基上时,须认真鉴别地基土是否是湿陷性黄土、可液化的沙土或其他的软弱性土,确定分布范围及埋藏厚度。采取换土垫层法或者桩基础增加地基承载力;③充分考虑路基的排水能力,结合当地常年降水情况来控制排水设施的通排能力,避免因排水不足而产生的积水对路基造成损害;④在山区修建路基时应当充分考察周边地质环境,尽量避开地质结构不稳定地区以防地震发生时造成路基崩塌断裂。
  4 结语
  地震给人们造成的灾害是巨大的。由于目前并不能保证正确且及时预警每一次地震,因此人们要正确认识地震所带来的危害,且掌握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由地震直接引起的建筑物坍塌、山体滑坡、道路塌陷、火山爆发等都是导致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防患于未然,才能将地震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充分保障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作者简介:康林(1998-),男,甘肃张掖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地质工程。
  *通讯作者:郑有伟(1988-),男,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程地质教学与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6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