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导向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岁霞 王亚勇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深度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等方法,对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导师制为主导,多种培养模式并存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应用效果。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生导师制 人才培养 多种培养模式并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236-01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几年我国一些高校开始探索实施的一种育人制度和育人模式[1]。本研究结合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以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推行导师制为基础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导师制新模式的方法[2-3]。
1.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导向培养模式探究
我校于2008年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厚基础,重实践,突出应用”为定位,以突出办学特色,以质量求生存,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以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为主导,多种培养模式并存,培养具有医学特色与优势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1.1本科生导师制培养
组织导师填写本科生导师制申请表,内容包括导师基本信息、学术成果(发表论文、获奖项目、出版专著、获取专利)、接收本科生参加的在研课题情况(包括课题名称、起止时间、课题来源、项目简介、学生参与内容介绍)等,该申请表经过学院导师审核组审核后,学生根据导师的申请表初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根据导师在研课题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内容,与导师进行沟通,实现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
本科生导师制培养管理流程:导师填写本科生制申请表,介绍在研课题;学生根据兴趣初步选择导师,通过双向选择确立指导关系;导师需填写培养计划,预期培养目标,导师指导学员进行相关课题文献综述,课题设计,实验设计及论文撰写;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本科学员早期接触性培养工作检查验收考核(包括培养计划执行情况、预期培养目标实现情况、导师履职情况、学员表现情况等)。
1.2问卷调查
(1)临床工程师工作情况调查:包括临床工程师的工作状况、能力层次、影响因素、有待改善的方面、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服务满意度等。调查对象选取8家有独立临床工程师工作科室的醫院,每所医院随机抽取50名临床大夫参加调查。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我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需求程度、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相关情况。调查对象抽取我区临床工程年会的临床工程师和技师及新疆多家医院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员。
1.3专题小组讨论
组织高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各4人,组成专题讨论组,共3组;组织医院临床工程师及生物医学工程教学管理干部各3人,组成专题讨论组,共3组。通过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在适应新疆区域和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下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等开展组内专题讨论,为该专业的教育培养提供参考思路。
2.培养模式应用效果
2.1师资队伍水平明显提高
强化教师的业务学习和课堂教学培训。使承担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和承担物理学教学的教师进入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学,既拓宽了教师的专业知识面,又加强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的建设。
2.2学术研究方面
导师组成员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奖励,在生物医学工程和教育管理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主持和参与完成省级以上研究课题6项,在国家级或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18人次参加专业学术会议交流学习。
3.3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1)课程科目方面: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扩大选修课范围,优化实践课程配置,强调专业课的实用和针对性,建立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2)课程结构方面:处理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课程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分工,实现课程结构优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现设有课程42门,其中20门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并开设专业选修课8门。
(3)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面:构建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畅通评教结果反馈渠道,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形成以教学为中心的良好校风与教风。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可以更好地将理论型人才迅速转化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祝元仲, 何汶静, 杨庆华,等. 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359-362.
[2]周玲妹,朱学帅,封萍,等.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模式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11).
[3]于河.本科生导师制与班级导师制的比较研究[J]. 消费导刊,2017(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1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