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科技人才外语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敏 朱裔荣

  摘要:“新工科”的建设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而目前的外语能力培养仍存在重专业轻外语,外语能力培养受限,外语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成效不大,教学评价机制单一,学生综合素养差等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应采取“新工科+外语”学科交叉的协同育人新模式,加强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和支撑平台的建设,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多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又有较高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科技人才;外语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8-0071-03
  2017年2月召开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同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之后,各高校推出“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等,迫切要求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要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势必要培养能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跨文化沟通能力强的国际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外语能力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国际化新经济领域和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语能力的培养势必成为“新工科”人才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传统的“统一型”重知识、轻技能的大学英语应试教育模式根本无法满足“新工科”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本文在重新审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调查工程科技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现状,并在“新工科”背景下试图构建工程科技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一、现有的外语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新工科”虽然是2017年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但现有的国内外对于传统工科人才外语能力的培养研究可提供诸多借鉴。对于外语能力的界定,目前学界有不同看法。韩宝成和常海潮认为美国的外语能力主要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个维度,欧洲和加拿大的外语能力标准以交际语言能力理论为基础,而国内对各个层次学生外语能力的描述主要从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展开,分为不同级别,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供参照。戴曼纯主张外语语言能力包含抽象的陈述性知识体系、运用语用知识的技能和语言实际运用三个层面。刘艳芹和栾述文提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外语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多元文化交际能力、学术外语能力、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在外语能力培养方面,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教学理论和方法。第一是建构主义理论,由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强调学生是知识学习和认知的主体。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理念可应用于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网络自主学习、教学设计等各方面,对常规课堂教学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实践与探索,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第二是以内容为依托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方法,强调内容与语言相结合,在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和语言能力。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可以走向通识教育和学术英语教育,各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规划配置教学资源,并制定个性化的通识类或学术英语类课程教学大纲,考虑学校类型、学生水平和学生需求等因素。第三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4所大学创立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能够在现代团队的环境下,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具有复杂和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过程和系统。该工程教育法强调项目形式的教学,培养的是实践能力强,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可把课文学习设计为项目,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参与设计项目完成计划,用英语讨论设定自己的实施方案,以英语在线课程为交互平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训练各种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虽然能够提供借鉴,但“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第一、现有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纷繁复杂,究竟哪种方法比较契合当前新形势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外语能力培养,还有待进一步讨论。第二、目前的研究仍然側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忽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要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除了培养其语言能力,还应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育,这样才能充分吸收世界层面专业学科知识的精髓,跟上国际化新经济的发展。第三、“新工科”背景下的学术和专业英语的教育仍任重道远。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电力装备、机器人等一些新专业的出现,“新工科”专业外语类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资源等也仍待改革和完善。
  二、工程科技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新工科”既包括一些升级改造的传统工科专业,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产业专业。随着“新工科”建设进程的推进,这些新兴的紧缺特色专业也会受到重点打造和培育。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目前“新工科”专业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资源、课程评价等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工程科技人才外语能力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专业轻外语,外语能力培养受限
  近年来,各高校侧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大学英语的课时逐渐减少,一些“新工科”专业并没有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学生课堂内接受英语训练的时间太少。虽然减少了第一课堂的课时学分,但许多高校并没有加强学生的第二课堂英语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一些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并没有积极开展,针对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相关在线精品课程、微课、慕课和手机APP并不多,学生没有足够的外语资源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外语能力培养受限。
  (二)外语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成效不大
  据调查,虽然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被提出,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而实行分层教学和精英教学,也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而是仅仅依靠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等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工科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通过率并不高,而且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是“哑巴英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差。工科学生目前阅读专业英文资料仍存在问题,不能及时了解国外本领域研究的最新前沿动态,专业知识比较滞后,更无法写出高水平的英语论文。   (三)教学评价机制单一,学生综合素养差
  教学评价机制的单一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两个方面。从评价方式来看,目前工科学生的专业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大部分采用的是以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重结果,轻过程,存在片面性,也无法调动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从评价内容来看,仅仅通过笔试考试来检测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外语的学习效果,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测。有些学生虽然能够在卷面上拿到好成绩,但有可能缺乏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或者并不能用外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缺乏综合的人文素养。
  三、工程科技人才外语能力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以“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为导向,针对现有的工程科技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现状,笔者认为“新工科”工程科技人才的外语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学术外语能力和多元文化交际能力,应构建“新工科+外语”学科交叉的协同育人新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新形势对工程科技人才的能力需求,应制定体现“新工科+外语”学科交叉的新培养方案,确定好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制与学分,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为达到以上培养目标,应建设相应的新课程体系。首先,要建设好“新工科”相关的专业课程。现有的工科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经济、新技术和新产业的要求,应针对大数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和变革,如将新科目和基础科目有机融合,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建设新交叉型专业课程体系。其次,要建设好语言能力课程。在《大学英语》课时逐渐减少的大趋势下,应针对每个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如《计算机英语》《人工智能英语》《新材料英语》等。还可以开设针对学术英语培养的《学术英语》《SCI英语论文写作》等课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某些专业课程可采用双语授课方式,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最后,要建设好多元文化课程。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需要用英语借鉴和交流国际前沿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因此还可以在校内公选课中开设《跨文化交际》《人文素养》等课程,开拓工程科技人才的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资源和支撑平台建设
  为配合新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还应建设好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支撑平台。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的专业教师外语能力会有所欠缺,而外语专业的教师又不太懂相关专业知识,因此需要建设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外语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有效开展专业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以及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提高工程科技人才的外语能力。其次,要编写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教材。目前,某些“新工科”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依然没有,急需编写。专业课的教材一般是中文编写,而直接用国外的原版教材又有一定难度,因此也需要编写一批适合“新工科”专业教学的双语教材。再次,要做好相应的教案、课件和课程资源。在新培养方案下,针对新教材,教师需要认真备好课,做好教案和课件,同时相应地建设一批“新工科+外语”学科交叉的线上精品课程、微课、慕课和手机APP教学资源,配合教学的有效开展。最后,要建设好相应的教学支撑平台,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院院合作,搭建英语写作教学实训平台、专业翻译实训平台和语言服务实践平台等。此外,还可开展“新工科”专业的外语辅修专业双学位培养以及“2+2”和“3+1”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采用跨学科、跨文化和国际化途径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三)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构建
  有科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及优良的教学资源和平台,还应构建合适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第一、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和方法。可以运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CBI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将外语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新工科”专业的教学中,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来提高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综合使用翻转课堂和现代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课时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努力建设好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可开设创新班、英才班等,对“新工科”专业的学生实行分层教育和精英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第二、采用多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的评价不能只关注考试成绩,而应侧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平时布置好相关学习任务,如纸质和视频作业、实践操作和项目任务等,并将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最终评价。教学评价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方式。期末考核也可采取筆试和面试相结合以及网络考试的方式,从而可以全方位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新工科”的建设有利于国家“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推进,促进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笔者结合当前教育的实际,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外语能力培养进行改革创新,提出“新工科+外语”学科交叉的协同育人新模式,并从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和支撑平台、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方面提出建议,既符合当前“新工科”建设的需要,又能促进工程科技人才专业能力、外语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作者简介:周敏(1984-),女,汉族,湖南岳阳人,博士,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英语教学。
  朱裔荣(1982-),男,汉族,湖南湘潭人,博士,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研究与教学。
  (责任编辑:李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7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