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以“新基建”激发青岛经济新动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如何有效预防以“新”名义走老基建之路,既是“新基建”创新理念、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有效实现“新基建”全方位澎拜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
  2020年3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特别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使得“新基建”成为经济热词、成为各大城市后疫情时代着力激发新动能、全力稳增长、抢占未来战略机遇的热点、重点和竞争点。青岛市也多次提出“用新一代基础设施支撑新兴产业突破”“要加速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期望以“新基建”谋求城市产业蝶变、能级跃升、变道超越的关键性机遇窗口。所以如何快速抢抓“新基建”窗口期、明确关键点,才能更好启动先前被疫情摁下的经济“暂停键”并塑造强劲新动能,成为当下青岛必须快速作答的重大问题。
  抢抓好疫情期需求引致的“新基建”窗口期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人员的隔离力度空前,居民外出式的住宿、旅游、餐饮等传统方式的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基建投资作为传统政策稳增长的托底手段自然成为一种必要的考虑。但传统大规模“旧基建”既强化产能与库存过剩、同时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将继续得以强化,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亟待找寻到新的动能,以此来稳经济、稳增长。
  与此同时,消费场景的居家化带来了新的产业机遇,线上娱乐、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上购物、本地化快速精准无人配送等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在疫情防控中显示出强大威力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获得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和增长空间。
  上述新产业机遇的爆发与城市在新产业机遇竞争中的收益,很大程度上与城市以5G通信网络建设、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内容的“新基建”高度相关。这种关联性不仅体现在与“新基建”的信息化、智能化、场景化相吻合,当前的新的特殊场景会为“新基建”带来极佳的窗口期;而且“新基建”的发展将继续深化产业的创新水平提升、加快新商业模式的变现和消费习惯新特征的产业化引致,带来基建与产业、产业与基建的互饲式融合發展,激发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特别重要的是,新冠疫情的“战疫”中,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设备对复工复产与疫情控制两大挑战应对中的有效性,让“新基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环节展现了极强的功能。
  换言之,面向未来,新基建不仅因为“硬核”助力疫情防控、高效服务“复工复产”而更加深入人心,而且也将因为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展现未来经济高质量魅力、支撑打造世界经济的“中国时间”,成为活力经济新动能的硬核担当。
  有效防范伪“新基建”泡沫化虚假繁荣
  “新基建”全称应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资领域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全面回顾“新基建”的发展历程看,中央最早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概念是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回应性地提出“应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稳步推进通信网络建设”,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明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对网络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设施的关注更加突出。
  回到“新基建”内涵本身,“新基建”内容其实包括明显的两个方面,一是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创新产业化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医疗、网络安全、云计算等方面,是“新基建”激发新动能的重点领域;二是以补民生短板、补产业短板等可能与第一类“新基建”融合互动、支撑升级的新型配套基础设施,包括轨道交通等交通运输短板以及专业医院等民生短板、垃圾分类回收专业处理等环保短板等方面。
  因此,从“新基建”的现实内涵与未来价值看,特别要充分关注并高度重视的是,“新基建”的内涵在于对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服务的配套或相关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对“旧基建”补短板的新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焦点和重点应该在于为经济结构的有效、持续改善提供新型的基础设施支持,让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需求以及竞争力长期保持的深远价值成为真正现实场景。
  如何有效预防以“新”名义走老基建之路,既是“新基建”创新理念、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有效实现“新基建”全方位澎拜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
  “新基建”涉及的产业领域、产业业态、技术创新、投资规模、市场空间等都比较广阔,所以城市的“新基建”投资领域既不能试图面面俱到、贪大求全,也不能盲目跟风、求新求洋,必须摒弃旧基建老一套的投资理念,坚决克服过去投资简单过多偏向实物建设(如将5G网络“新基建”简单理解为“5G”基站建设等)和全面铺开的传统方式。
  那么,从“新基建”的内容来看,青岛“新基建”应该如何谋划?
  对于轨道交通而言,青岛高铁制造创新中心在全国的引领能力无人能比,避免将轨道交通“新基建”简单理解为高铁、客专、地铁线路铺设。面对“新基建”机遇,青岛既要关注对外对内的双层快速轨道联通,加快建设潍莱高铁、青岛11号线地铁贯通海阳方向等轨上胶东半岛快速联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16号线胶州-城阳-即墨的青岛北部东西大贯通、1号线即墨-城阳-李沧-市北-市南-黄岛的青岛南部大贯通、青岛西站-诸城-莱芜-济南的南部新快速高铁通道;还要更多从服务全国轨道交通产业需求出发,拓展青岛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范围,建设以城阳棘洪滩-即墨蓝村为核心、高铁-客专-地铁造修一体、本地配套化率提高到70%且更具全球影响力的青岛轨道产业集聚集群。
  对于5G网络而言,要彻底纠正将5G网络“新基建”简单理解为“5G”基站建设的错误认知,除了加快本地5G基站外,要注重充分发挥EAC-C2C,TPE (Trans-Pacific Express) Segment 8,EAC Segment 8出海光缆登陆站的优势,搭建一流高品质的5G网络,以此更好地以5G为产业赋能为方向在崂山与黄岛搭建5G产业集群、在青岛通信产业园与青岛国际院士港搭建5G研发集群、在青岛蓝谷搭建海洋研发与5G网络支撑的融合型5G创新应用集群;还要注重5G通讯设备全产业链的研发、生产与制造的布局,以高端制造更深度锁定青岛信息通信、装备制造的双重优势。   对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而言,青岛市是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拥有联通、电信、移动、阿里、京东、腾讯、百度、华为等一大批大数据中心,在青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拥有目前P级(千万亿次)未来E级(百亿亿次)超算能力、全球速度最快的千公里级超远距离、百G毫米级超低延时超算互联网,避免将数据中心“新基建”简单理解为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建设,更多要充分发挥上述资源优势尤其是云计算、超算、大数据等既有“新基建”优势,推进大数据中心由存储备份更多向研发创新、交易服务、应用引领和产业集聚转变,推进云计算和超算由常规应用向服务海洋药物研发、服务动态仿真模拟转变,推进商汤科技、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东软载波、歌尔声学、双星集团、澳柯玛股份等本土企业聚合创新,打造人工智能设备研发、制造以及赋能制造转型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高地。
  对于工业互联网而言,要规避将工业互联网“新基建”简单理解为智能化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片面认知,在海尔获批主导制订大规模定制模式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国际标准、酷特智能牵头制订了服装定制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基础上,支持三迪时空3D智造云平台、双星的服务4.0生态圈和工业4.0生态圈、青啤的流程制造自动化生产线、中车青岛四方股份的设计装配与试验验证仿真一体化平台等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应用场景、应用深度以及企业的数字化重生,争取参与更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研制,汇聚全球要素把青岛打造成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打造开放共享的“新基建”投资主体体系
  “新基建”是城市之间着眼未来竞争力的一场全新投资较量。而“新基建”投资较量的重点在于投资的规模、资本的来源、投资的效益。所以,青岛要赢得“新基建”白热化竞争,必须打破打破主要由政府或国有企业投资的做法,特别是要消除各级政府为无序争抢“新基建”项目而财政大量买单的不合理倾向和不科学做法,将“新基建”项目向外国资本、民间资本、国有资本、私人资本等全方位开发,让更多投资主体更广泛、更深度地参与“新基建”的新动能机遇,做大蛋糕、做好蛋糕以共享科技创新赋能、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变革赋能带来的巨大红利。
  对于青岛而言,一是要合理利用上级财政拨付和地方政府一般债、专项债、平台债、平台贷、PPP等获取资金的方式,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做好项目储备和资本储备,推动“新基建”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有效的投资。二是借鉴外地先进成功经验,如可以借鑒北京的经验,以民间投资为主的社会投资项目数占比不低于50%、投资额占比不低于70%为目标,倒推投资项目设计、包装、招商和投资,最终实现突出社会资本作为项目投资主体、运作主体积极参与的目的;可以借鉴成都提“项目清单+城市合伙人”机制,建立线上项目融资平台,定期发布项目融资需求清单、投资合作模式,实现项目业主、民间资本、金融机构实现透明化、开放式多方联动;借鉴重庆的八大投模式和PPP模式的适应性变革,敞开大门欢迎各类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参与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同时注重与金融监管部门沟通衔接、畅通渠道,创新利用债权、股权、股债结合、基金等方式解决融资缺口、资金周转、债务偿还等相关问题。三是深入研究“新基建”具体行业的不同特性、产业规律和资金需求规律,保障资金对项目扶持节点、扶持领域的更加精准,让有限的资金真正精准投放到到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弥补发展短板的紧要领域,实现短期提振经济发展与助力战疫成功、长期夯实持续优势与强化竞争属性的目的。
  (作者现任职于青岛市委党校,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专委会秘书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4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