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翻转课堂”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互联网中极度丰富的教育资源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深入讨论影响翻转课堂成败的“四大因素”,提出一种结合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新模式,从而运用新模式来实现个性化教育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数据 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引言
  “翻转课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颇为关注的教学模式,并于2011 年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發展,基于云技术、物联网的大数据技术再一次引发教育革新,教育已经迈入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显著特征是数据急剧增长,互联网一天的信息量究竟有多少?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约有800EB,如果装在DVD光盘中要装1.68亿张、装在硬盘中要装80万个。互联网中越来越多的优质教学资源使学生可以轻松获取海量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愿学习,私下玩手机的大有人在,因为,现在学生对这种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已经厌倦。这给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带来巨大冲击。这需要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未来教育。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从教学方式方法、师生角色、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转变,由以前的以“教”为主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以“学”为本的教学模式。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的实质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吸收内化”在课后进行,翻转课堂则运用信息化技术将“传授知识”阶段前置,学生在课前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展自定进度的个性化学习,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同学的有效交流与探讨,促进知识的理解并运。这两者之间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供的视频都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而不是简单地照搬。
  其次,翻转课堂不能完全代替教师。除了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制作外,学生自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对课堂讨论的设计也是老师要考虑的。
  所以,翻转课堂的最终目标与“教育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综合素质本位”的理念不谋而合,其理论基础——掌握学习理论和个性化学习理论与未来教育越来越个性化的理念相统一。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
  翻转课堂是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建立在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二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提高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的显著特征是信息化教学前移,其实质是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过程的优化。所以,要想成功实现翻转课堂,要注意两个策略:首先,教师课前能否设计出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资源。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能否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探究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化应用,进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创新能力的发展。
  因此,基于以上两个策略可以看出,学习资源的设计要结合实际项目,运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方式制定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翻转课堂实施的关键环节
  翻转课堂就是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只是在课堂。
  课前教师发布视频教学资源,提出要研讨的问题,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课前练习进行辅助学习。课前教学视频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目标、大纲、过程、方法、评价等内容进行浓缩。
  课中进行快速少量测评,掌握学生课前学习状态。后续的课堂活动中,重点不再是一般性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质疑、表达、合作、实践等高阶思维的能力培养。由于翻转课堂的教学重点由认知为中心转变为以自我建构为中心,随之评价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五、翻转课堂发展趋势
  大数据时代,翻转课堂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首先,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极为丰富,信息化学习环境也已具备,这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人才培养从传统课堂模式向新的、有活力、有创造力的模式转变。新的培养模式让学生自主掌控学习,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总之,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运用信息技术记载和积累的学生的学习数据将不断增多,大数据环境下,将围绕学生个性发展的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力求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服务。教育工作者将不仅仅是扮演“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而是开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去为学习者提供支持和服务,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的求学带来更多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64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