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猪饲养方法对于猪疾病预防的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于猪肉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养殖户在不断增加猪养殖过程中容易使用不科学饲养方法来增加猪患病概率,基于此本文进行对于猪不同饲养方法探究,分析不同饲养方法对于猪疾病影响,并根据结果加以预防。
  关键词:饲养方法;疾病预防;科学养殖
  我国猪类经过不断地培育已经产生较多种类,本文主要以藏猪为研究对象,藏猪拥有抗逆、耐粗、抗病等优点,本文通过对于藏猪不同饲养方法分析其肠道微生物疾病产生概率,并研究其存在的内在联系,针对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疾病预防。
  一、猪肠道微生物作用
  肠道微生物能够对于食物进行集中消化,属于猪体内最为重要的食物处理位置,而肠道微生物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地位,在人进行对于猪驯养的时间内,作为单胃动物的猪拥有和人相对相似的肠道结构。猪饲料中蕴含着能够促进猪发育生长所需的养分,其中包含了纤维、淀粉、糖类等相关成分,能够促进猪体内营养物质消化、代謝与吸收。
  肠道内存在较多的微生物,当微生物正常工作时成为原籍菌群,这些原籍菌群能够对于肠粘膜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保持了粘膜中的保护屏障,提升猪自身的抗病能力。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共同成长,在免疫因子的促进作用下,原籍菌群进行定向组成与定位分布。
  当肠道菌群失控后,会产生较多的肠道疾病,其中肠道激综合征属于其中较为严重的病症,猪会产生较多的副流感嗜血杆菌,这种菌落会让肠道粘膜无法正常工作,从而降低肠道对于疾病的抵御效果,最终产生感染,与此同时肠道菌落失控也会出现糖尿病与脂肪类疾病。
  二、影响猪肠道微生物类疾病的因素
  猪肠道微生物类疾病产生因素相对较多,随着环境的变化与猪的饲料改变,都有可能出现猪肠道微生物的病变,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类:
  1.饲料类型
  猪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淀粉和蛋白质,多糖能够相对程度上改变猪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成分与成长情况,饲料中存在的多糖能够对于猪肠道菌落之间协作产生影响,进而改变发酵产生的产物,实现对于猪肠道消化的改变与微生物的改变。
  因此不同的饲料种类能够较大程度影响猪的疾病发生概率,猪饲料中增加抗性淀粉能够让母猪体内肠道瘤胃球菌数量提升,其中抗性淀粉的含量要保持在30%-34%之间,能够最为有效提升猪抗病效率,并且也能存在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对于公猪来说,使用抗性淀粉能够使得其肠上皮组织产生抗性,使得脂肪酸氧化反应能够较为顺利实施,促进猪体内的丁酸、丙酸与乙酸含量。同时对于猪幼崽来说,增加一定程度的蛋白质能够促使其肠胃活跃,增加肠道内微生物数量。
  2.抗生素
  对于20世纪来说,最伟大发明莫过于抗生素,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抗生素大量的使用在猪养殖产业,也是猪饲料的重要添加剂,能够对于猪进行疾病预防与促进增长。根据研究发现,低浓度剂量的抗生素能够使得猪幼崽腹泻情况缓解,使得猪幼崽能够较快速度增长。同时对于猪抗生素使用频率增多后,会出现明显的猪肠道菌落失衡现象,使得猪体内的病原菌产生明显抗药性,降低了猪自身的免疫力。
  经过研究发现,青霉素、磺胺甲嘧啶与金霉素能够对于18周龄猪体内肠道微生物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进行抗生素饲料喂养超过2周后,猪肠道内会出现较多的产生抗性菌落,从原有的不到2%提升到13%,这就使得猪肠道内的病原菌潜在含量不断地提升。抗生素使用后也会对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表达有所改变,会改变猪的自身性能。
  三、不同种类饲料对于猪疾病影响
  本研究使用30头7月藏猪进行实验,将其分在同一养殖区不同猪舍进行不同饲料同一条件养殖,每天喂食两次自由饮水,采用半放牧散养方式。分为三组养殖期间猪互不相见,每组10头,第一组使用圈养方式并进行饲料喂养,第二组使用半放牧散养方式并以青菜叶与野猪草进行喂养,第三组使用半放牧散养方式使用玉米、青稞以及土豆进行喂养,三组分别命名为饲料组、青饲料组以及淀粉组,时间为三个月。
  时间结束后对比发现,三组之间的猪肠道菌落有明显的差异,其中青饲料组肠道内的微生物多样性与活力最高,淀粉组肠道内的微生物多样性与活力最低,饲料组居中。根据Kruskal wallis H-test方法对比三组猪肠道菌落可以发现,根据菌落关系鉴定到猪肠道内存在27个明显差异点,说明三组猪肠道微生物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14个从属菌落在饲料组猪肠道内能够明显看到富集,其中包含了消化蛋白相关微生物与YRC22等,这种情况与人类中的肠道微生物种类相对一致。在进行对于淀粉组猪肠道内鉴定可以观察到,猪产生了较多的短链脂肪酸相关细菌,青饲料组猪产生了较多的粘膜附属相关细菌。
  从研究结果可知,对于猪来说,不同的饲料配比种类对于肠道内微生物种类与猪体内免疫能力有较大的影响,与正常饲料喂养猪相比,饲料中多添加青菜叶与野猪草的青饲料喂养猪体内相对而言免疫能力更强,拥有更为坚固的肠道粘膜抵御疾病,而以玉米、土豆等含淀粉较高的饲料喂养的猪更容易产生短链脂肪酸,其容易抵抗更多的针对性疾病,例如肢蹄病等。肢蹄病在猪身上发病主要表现在猪脚破裂,关节处产生较大肥肿,当肢蹄病严重阶段,猪甚至无法正擦很难过行走,只能进行圈地靠在栏杆上。一般情况下,猪的蹄部、腿部、膝盖发生肿胀事情即有可能感染了肢蹄病,需要进一步观察,如果猪食欲不振、无法正常行走,即基本可能确定是肢蹄病产生。而通过改变猪饲料配比,使用含淀粉较多的猪饲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肢蹄病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于猪肠道微生物作用研究,影响猪肠道微生物类疾病原因分析,最终通过对于猪不同饲料下的肠道微生物成长环境研究发现,不同的饲料配比种类对于肠道内微生物种类与猪体内免疫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猪饲料配比与材料来定向增加猪免疫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改变饲料来治疗针对性的疾病,希望对于猪饲养提供一定的个理论支持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玉柏, 姚永平.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微探[J]. 今日畜牧兽医, 2019, 35(03):82.
  [2] 屈海红. 保育猪饲养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技术[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9, 39(02):37-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3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