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游梁式抽油机井间抽的几点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们厂里的抽油机井每年都有接近100口左右的油井进行了间抽制度,本文通过我工作多年对油井间抽井制度的经验以及实践工作中的总结,对游梁式抽油机井的间抽制度参数的确定、效果、变化规律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对抽油机井的间抽井的管理制度也是很有利有益的。
  [关键词]间抽;油井;周期;制度;抽油机井
  中图分类号:TE3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9-0218-01
  1、抽油机井间抽制度的基本依据
  抽油机井的产能与油层的供液能力以及油井的生产制度是息息相关的,此类油井在生产过程中,油井的供油半径里,形成压降,在油井关井之后,其地层压力及液面逐步的进行了恢复。根据这一原理,对于低效产能的油井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关井,使其具有一个压力,液面恢复的过程中,使抽油泵达到一定的沉没度以后,再进行开井正常生产,这样即可减少了抽油机的运转时间,又可以提高抽油机抽油泵的泵效,并且减少了电力设备的极大损耗,从而保证了正常生产的运行。
  抽油机井间抽制度是利用井筒的储存效应,到了油井开井时刻,动液面就会开始上升,泵的沉没度就会增大,动液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泵的充满系数最好,泵效最高,地层供液能力和井筒储存与泵的排量达到平衡,从而避免了泵筒干抽干磨的现象出现,提高了抽油机的使用利用率。
  2、抽油机井间抽制度的选井原则
  (1)、油井的油层渗透率比较低、并与周围水井连通状况比较差的井,地层能量也得不到有效补充,并且处于长期供液不足的低产低压油井。
  (2)、抽油机井井口为偏心井口的,可以便于录取各项资料。
  (3)、抽油机井的产液量小于10吨,以及沉没度小于150米,且泵效小于30%的抽油机井。
  (4)、抽油机井在一定的有限的条件下,根本达不到采、供平衡的气影响比较严重的油井。
  3、抽油机井的间抽周期的制定
  (1)、自动监测法
  在抽油机井井口安装自动监测仪,自动测试液面,连续监测。
  (2)、常规监测法
  抽油机井油井停井之后,每间隔两小时监测一次液面,连续监测动液面。待抽油机井油井启抽之后,每间隔两小时再进行监测动液面。以停抽和启抽之间的时间定为间抽周期。
  4、油井的含水和产液量的变化规律
  通过现场试验得出,抽油机井在间抽过程中泵抽的产量、含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产量变化曲线相对比较稳定,中间一段急剧变化,含水变化曲线为逐渐下降的,之后慢慢趋于平缓。主要是由于关井后地层能量得到了充分的补充,井筒内充满了液体,泵充满程度比较高,产量比较高,同时也由于油水比重的不同,原油浮在了上面,水沉在了下面,且跟随着泵的抽吸作用,伴随着井筒内的液面不断地下降,生产压差逐渐减小,原油进入到了井筒。井筒内的摩擦阻力在不断的增大,同时井筒和地层原油脱气比较严重,从而导致产量和含水都相对下降。
  5、效果分析
  在我们矿统计了30口游梁式抽油机井的有效选值,进行了间抽制度实验,期间把动态数据折算成全月的运行指标,从中可以看出,平均日产液量下降了0.5吨,日产油量下降了0.02吨,含水下降了0.2%,平均沉没度增加了200米,泵效提高了15.2%,日节电100kwh,30口油井单井月累计节电152000kwh。
  6、抽油机井的间抽井检泵的原因分析
  间抽井检泵率与正常生产井检泵率相比,间抽井平均检泵率下降15.02个百分点,平均单井损坏周期1200天,检泵周期为1002天,其中五年没有检泵的60口井,免修期已经达到1559天,远远超过了非间抽抽油机井的检泵水平。
  从检泵原因来看,管、杆问题是造成间抽井检泵的主要原因,其中杆断8次,占间抽井检泵总数的35.2%,管的问题4井次,占间抽井检泵总数的15.1%,主要表现为管断、偏磨、丝扣漏4井次,占间抽井检泵总数的17.1%。
  7、针对以上实验总结几点认识
  (1)、抽油机井的间抽油井的损坏周期、检泵周期与同类的泵径常规井相比分别延长了260天和245天,因此,对于供液不足的油井,并且需要实施间抽制度的抽油机井,对于这类的油井实施合理的间抽制度是可以延长检泵周期的。
  (2)、抽油机井间抽井间抽之后,产量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节电节能效果特别明显,平均日节电100kwh,节电利用率达到50%以上。
  (3)、应用液面自动监测法结合间抽控制器,能够及时、准确、快速的监测液面变化情况,抽油机井可以实现自动启停,实现高效管理水平,保障生产正常运行,提高了抽油机井得利用率,从而提高油井產量。
  (4)、对于抽油机井的产量小于20吨的油井,比较适合实施间抽措施的。
  (5)、抽油机井的间抽运行合理沉没度范围为150米到600米之间。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机械采油井系统效率测试及计算方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1-6.
  (2)、张琪.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3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