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昕

  摘要: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探讨了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相关要素、面临的机遇或挑战及其对策等方面研究成果。旨在进一步对深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综述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习惯、观念、方法、认知产生了深刻影响,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作为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最快的地方,成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推进器和实践探索的前沿阵地。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有学者正式进行此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研究
  2000年刘梅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是根据传播学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网民(或受众)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1这是国内较早、较直接的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阐述其定义。2002年曾令辉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一书里指出,“所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现代传媒―计算机网络对其受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22003年韦吉锋从价值理性的角度出发,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32009年张再兴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里给出了较为全面的界定,认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种是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4然而在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广义和狭义理解方式所涉及的问题常相互交织在一起,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看,处于不同层次,两种理解定位的研究和实践缺一不可。
  二、关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基本原则研究
  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面,黄日干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思想教育、网络政治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网络人文科学知识教育、网络国情教育、网络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等内容。5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此外韦吉锋等人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需要与时俱进,“即增加和谐社会思想教育、节约型社会思想教育、自主创新意义教育和生命关怀教育。”6
   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予以了总结,主要有:教育活动过程的交互性、平等性、虚拟性;教育信息的开放性、数字化;教育目的具有政治性、隐蔽性;教育主客体的平等性等特点。
   关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上,曾令辉在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遵循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主体性与主导型相结合、主动传播与引导选择相结合、网上服务与网上教育相结合、解决网络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的原则。7
  三、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研究
  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是目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研究的视角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从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出发,分别提出相应对策;二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基础上,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以提高其实效性为目的,提出相应的策略。 虽然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各不相同,但殊途同归,建议与措施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主体和客体方面。首先要强化教育者的素质,教育者要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教育的规律,又能掌握所需的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其次,要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素质建设。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武装教育对象头脑,使其能够正确辨析网络信息,培养教育对象提高相应的网民素质,形成正确的网络观。最后,创新与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以科学态度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
  第二,教育的内容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深入人心。
  第三,教育载体方面,通过充分利用QQ、博客、微博、人人网、等新平台、新载体以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的创新需求。
  第四,教育文化环境建设方面。首先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通过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和网上教学软件建设两方面完善校园网络软硬件水平。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和虚拟社区建设,丰富教育形式。如“网络社区”、“红色网站”、在线答疑等。最后,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立法。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的监控,占领网络阵地,抵制不良信息,形成良好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
  第五,教育方式方面,要了解网络特点,更新教育观念。一方面坚持多元当中立主导原则,掌握网络话语权,引导网络舆情。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使得教育方式柔化,教育方法无意识化。另一方面,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紧密相结合。虚拟空间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现实世界的折射,必须落实到现实中解决问题。教育者应该注重网上网下联动,坚持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原则。
  参考文献:
  [1]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2]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3]韦吉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张再兴等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黄日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论》[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6]韦吉锋,范宇刚,廖扬平: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3).
  [7]曾令辉: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作者简介:陈昕(1986―),男,江苏淮安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