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看特色库建设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介绍特色数据库建设是江苏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指出在特色库建设中,基本思路清晰、建设目标准确,注重分类指导、加强组织领导和规范管理是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针对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特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成果的开放共享及发展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发展思路、注重特色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逐步建立评价体系是特色库建设应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特色数据库 数据库建设
  [分类号]G250.74
  
  从CALIS一期提出特色库建设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大小特色库已有数百个,江苏也有数十个,既有成功经验,也存在不足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结合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二期、三期建设情况及成功经验,简要谈谈对特色库建设的发展思路。
  
  1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库建设基本情况
  
  江苏省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一直十分重视,从1997年起,省财政专门立项开展了“江苏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设(即JALIS),特色数据库建设是JALIS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二、三期数字资源建设工程特色库子项目的建设,已形成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库建设的整体优势,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保障得力的特色数据库群。江苏省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JALIS一期工程建设(1997―2001年),为基础建设阶段。该阶段研制开发了“汇文管理系统”并在江苏高校内推广使用,省内各高校馆利用“汇文管理系统”开展了馆藏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与回溯建库工作,形成了各馆馆藏资源书目数据库群,为省内特色资源的共建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JALIS二期工程建设(2002―2006年),为数字图书馆起步阶段,“特色数据库”子项目建设初见成效。该阶段是在JALIS一期建设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与全国CALIS的衔接和合作,立足于资源服务与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高度整合,以服务出效益,以管理创效益。经过4年多的建设,目前已完成11个专业特色数据库、11个重点学科导航库、博硕士论文的提交与收割、教参信息的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JALIS特色优质资源体系。
  ・第三阶段:JALIS三期工程建设(2008―2010年),为数字图书馆发展较成熟阶段。三期特色库建设是在JALIS二期建设基础上的延续,已于2008年7月召开了项目遴选论证会议,特色库立项项目共17个。
  
  2 成功经验
  
  2.1基本思路清晰
  江苏省把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及教育强省的重要举措。其基本思路清晰,体现在:①着眼全局,整体推进,根据“十一五”江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联合保障、优质服务、提高效益”的建设方针;②强化整合,凸显效益,强调高校图书文献资源的协作共建,资源建设与服务管理的整合与共享,以提高图书文献资源使用效益;③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规划JALIS建设,重点加强高校本专科教学文献资源的保障,通过共知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教学信息资源数据库、共享优质文献资源服务,缩小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文献信息保障建设的差距;④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建立更为严谨、科学的管理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以管理促建设,以服务创效益。
  
  2.2建设目标准确
  建设什么样的特色数据库,这是一个方向问题,体现在建设目标上。江苏省高校特色数据库三期建设目标定位是:重点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和高等教育特色,以特定专题、交叉学科或前沿学科为建设对象。通过建设,实现全省高校图书资源共知;实现全省高校电子图书资源共享;在区域高校图书资源共享、跨区高校图书资源共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省高校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更好地满足教师学生的教学科研需求,力争全省高校文献资源整体建设水平和图书馆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2.3宏观管理,分类指导
  为了加强对特色库建设质量的控制,突破校际壁垒,整合优势,取得成效,在JALIS三期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强调“四个必须”,必须整合、必须精细、必须协作、必须科学化管理。从项目立项上严格,大家参与;从项目遴选上突出了规范;从管理上体现科学性以保证项目的质量。为了确保质量,对7个子项目进行分类,并分别组织召开立项项目负责人座谈会,帮助承建单位进一步细化制定项目任务书,明确目标任务,整合优质资源,落实参建职责,以确保项目建设成效;经费投入力度逐步加大。
  
  2.4加强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组建了JALIS领导小组、项目管理中心、咨询专家组等三级组织管理体系。
  ・成立了区域教学联合体,分片组建数字图书馆共建领导小组,以实现区域高校图书文献资源共享。
  ・各高校从学校自身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出发,加大校内文献资源整合与共享力度。
  
  2.5加强规范管理
  ・省教育厅每年上半年组织开展JALIS建设子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在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省教育厅审定的基础上,正式确定当年子项目承建单位,并下拨建设资助经费。
  ・JALIS子项目开始建设后,项目管理中心每年组织项目建设情况检查,通报检查结果,加强子项目建设的技术指导和过程监控。
  ・建立全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沟通联系机制。每所高校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校际图书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的日常联络、服务保障、与管理中心沟通等工作,保证读者服务需求在规定时间内得到响应。
  ・项目建设周期结束后,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考核,重点围绕目标完成、经费使用和共享效益等方面,检查项目建设成效。对建设成效突出、共享效益明显的项目,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建设成效不明显、任务完成不及时的项目,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2.6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和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把特色数据库项目与各图书馆特色馆藏数字化的基本建设项目紧密结合,紧紧抓住功能定位、平台选择、二次开发、标准规范、资源充实等重点环节。如二期建设中,特色库项目管理组先后组织了十余场次技术研讨及交流活动,为各子课题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3 存在不足
  
  尽管JALIS特色数据库建设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然存在与其他一些特色数据库项目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
  
  3.1特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方面
  ・整合力度不全,没有形成印本特色资源与电子资源、原生资源与商用资源、主动服务与被动服务、资源与服务融为一体的整合服务平台。
  ・挖掘资源,建设面向教学、科研、重点学科的专业特色资源对口服务门户,未见开发应用;高校的学术

原生资源未见联合开发与使用等等。
  
  3.2开放共享及发展机制方面
  ・开放共享程度要进一步提高,尚没有对社会开放,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跨学校、跨区域的基础平台建设有待完善。未突破校际壁垒,缺乏群体合作共建。数据库项目多为承建单位独立完成,资源收录范围窄、人力资源缺乏合作、商用软件缺乏二次开发。多个平台并存,直接影响到后期数据收割等。
  ・评价标准不健全、知识组织体系不统一,尚需进一步规范的标准化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不完善。由于涉及多方版权等问题,多数建设内容不为用户所知,大量的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不高。
  ・可持续发展机制。特色数据库项目服务进入了高校科研及教学环节,读者对项目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项目的建设模式不适应长期持续稳定地高性能高质量的服务;新技术和应用环境不断出现,科技创新力度不足;成果难以转化等问题。
  
  4 发展思路建议
  
  4.1创新发展理念
  4.1.1思路决定出路拥有先进的顶层设计理念,是建设优秀特色数据库最根本的问题。顶层设计理念其理论内涵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特色数据库建设目标与定位是整体主义战略。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网络连接世界的今天,全国性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合作行动成为关键。只有走联合开发、规模发展的道路,才能避免重复,提高效率。因此,各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应服从于全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整体要求,更要服务于全省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并与商业化机构、行业搭建,以形成全国统筹性的环境。
  ・缜密的理性思维。特色数据库建设“顶层设计”自高端开始的“自上而下”的设计,源于并高于实践,关键就在于通过缜密的理性主义思维,在理想与实现、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绘制了一张精确的、可控的“蓝图”,并通过实践使之得到完美的实现。具体就是在“十一五”江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联合保障、优质服务、提高效益”建设方针的指导下,在JALIS领导小组、咨询专家组的引领下,以JAIXS项目管理中心为依托,通过对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利用情况的实证研究,从顶层设计江苏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共建共享的解决方案,实现江苏高校印本资源、商用电子资源、网络学术资源、高校机构内特有原生资源的整合与集成,形成强大资源保障数据库群,为江苏高校教学、科研提供切实可行的文献保障服务,并以此为节点,向全国辐射,为全国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提供资源支持。
  ・强调执行力。在特色数据库建设“顶层设计”的执行过程中,除了强调领导力度、体现精细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战略外,更重要的是强调执行力度,注重细节,注重“全国中心-地区中心-成员馆”三级保障体系之间的互动与衔接。
  4.1.2平台决定格局只有加快平台建设,才能增强发展动力。就江苏高校而言,平台建设重点应解决的问题是:①将江苏高校图书馆印本资源、多媒体实体资源、商用虚拟电子资源、高校原生数字资源、网络学术资源加以组织与整合,形成多种特色资源的整合共享平台,开展文献检索、获取、传递等服务;②挖掘各种特色资源,根据江苏省高校重点学科设置,建设江苏省高校多种重点学科门户站点,开展特色资源的对口服务;③根据江苏的地域、人物、专业等文化特点,建立多种形式的特色资源数据库群,开展特种文献的收藏、开发、保存与利用服务;④开发、建设江苏高校特有原生资源数据库,开展江苏高校机构学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服务工作;⑤共享服务工作。通过平台建设,提供集约服务;通过分级管理,提供信息检索、全文获取与文献传递服务;通过用户限制,分层提供全省共享服务。
  
  4.2可持续发展
  特色数据库建设项目与所有的信息资源数字化项目一样,资金、IT技术、人力资源配备以及成果转化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4.2.1资金、IT技术、人力资源配备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创建、获取、管理和维持数字化项目的保障。在IT投入方面,要有预算经费用于数字化项目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用于系统软、硬件更新与维护;同时,要培养出一支具有提供共享资源能力的团队,为特色数据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JALIS三期建设中,把特色数据库项目纳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范畴,除对二期优良项目拓展建设、扩大参建项目规模外,还加大了经费资助力度。同时,为了促进学校经费投入,江苏省教育厅还明确规定承建学校不低于1:1配套,要求承建学校必须在项目任务书上承诺人财物上的保障措施,并由分管校长签字,学校加盖公章等,此举措为确保参建项目的有效建设并实现综合服务功能提供了保证。
  4.2.2特色数据库推广和利用问题数据库推广和利用问题一直是数据库建设的瓶颈。建库的目的一方面是对历史遗留资源的挽救和保护,但特色数据库推广和利用也是重要目的之一。数据库不能走向市场、运用于社会实践,就没有生存空间。
  目前,由于人们市场意识不强,或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或缺乏市场推广人才,或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对特色资源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也没有达到足够的水平,再加上缺乏成果转化机制和转化平台,使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只注重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而忽略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甚至这方面研究都很少,至使特色资源利用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面对这一现实,高校图书馆应转变思想观念,引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特色数据库的推广和利用,以实现数据库效益最大化。
  成果转化的路径除了向教育、教学及社会普及转化外,还应向企业(或文化产业)转化。目前,CALIS特色库子项目共享平台已经构建,并向社会提供服务。而要实现向企业(或文化产业)转化,首先必须建立“特色资源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在制度、管理体制、经费等方面为特色资源成果转化给予充分保障。也就是指从国家(如CALIS)、各省(如JALIS)、和区域(如江苏省高校区域教学联合体)特色资源成果进行战略重组,运用共享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开放、高效的特色资源成果转化保障系统。另外要保证立项的合理性,在转化平台基础上,便能顺利和便捷的完成成果转化。通过对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整合与建设,既可补充缓解建库资金的不足,又可扩大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社会影响,提升数据库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次,以行业协会为平台,向企业开展数据库推广和利用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图书馆对行业服务主要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以行业协会为平台,开展特色数据库推广和利用更为容易一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文献信息咨询委员会挂靠我校,我馆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这一工作,但是主要是以社会效益为主,适当的收费是为了补充缓解建库资金的不足,解决请人录入数据、职工加班费或

协调等杂费,“以数据养数据”、“以库养库”。
  
  4.3逐步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科学合理的特色资源评价体系是促进建库质量规范向标准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存在有重数量、轻质量问题,至今尚未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科学的、实行分类的特色资源评价体系。应逐步制定评价意见、规范手册,正确引导,以促进建库质量规范向标准化发展。
  特色库建设评估指标,除了权威性、特色性、实用性、科学性、共享性外,可持续性也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同时,还应具有稳定的硬件、软件环境,高效的服务体系。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去评价:
  ・权威性。内涵丰富,有建设价值。具体看:①有无较高学术价值;②是否有用户需求;③是否能纳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范畴,除对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外,是否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有促进作用;④对重点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⑤资源的学术性和理论价值得到深度挖掘,有利于对特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特色性。特色数据库建设选题论证充分,特色明显。首先看选题论证方案是否建立在科学的需求分析、用户调查、专家评估基础上。具体指标包括:①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否均体现“特”字。主要看选题是否基于本校相关重点学科的长期积淀,能否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和高等教育特色;②是否以特定专题、交叉学科或前沿学科为建设对象;③在全国范围或地区内是否具有独创性和竞争力。
  ・实用性。资源揭示充分,数据内容丰富。主要看:①数据库建设的完整性;②对特色资源是否进行了很好的整理归纳(包括馆藏资源、灰色文献采集、购买数据库资源、学校教师及学生提供的各种数字资源等)。
  ・数据可用性。主要看:是否采用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数据库是否突出了再利用的目的,整体设计类目是否清楚,检索手段是否方便、高效、好用(如:是否有分类检索和相关资源检索,有一般检索也有高级检索和跨库检索等)。
  ・资源类型丰富。主要是:所建特色数据库的资源形式,是否以全文型或者多媒体数据库为主,提供多种模式的服务。
  ・数据量充足。同时是否注意了特色库的维护和积累,能不断有新数据补充。
  ・开放共享性好。特色库可否面全国或全省或地方高校开放,并成为其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数据库之一。
  ・建立有评价机制。特色库建设最终目的在于利用,因此,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就要注重数据库使用情况以及用户的反馈意见。主要是:是否建立有数据库文献检索命中统计管理系统、被下载利用文献统计管理系统、在特色数据库的访问页面设置访问流量统计等。
  ・具有稳定的硬件、软件环境,具有高效的服务体系,与馆际互借服务和推送模式相结合的网络式的文献服务体系。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希望有更多的特色数据库能得到挖掘和建设,更多的特色资源得到推广与利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