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教学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学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连接教与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建立规范化、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教学管理;科学管理;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024-1.5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连接教与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建立规范化、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建立规范化、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突出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核心
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核心问题是对教学计划的科学管理。教学计划将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化了,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因此,它是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高等学校工作的基本条件。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应将教学计划的科学管理作为核心工作。可以说,对教学计划管理的科学化程度,是一所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水平的表征。教学计划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学计划制订的管理和教学计划执行的管理。前者的任务是通过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分析、人才需求预测和专家论证,充分考虑学校育人周期对人才培养超前性的要求,制(修)订出符合现实要求和专业发展要求的教学计划。后者的任务是提高对执行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和自觉性的认识,建立和完善保证教学计划实施的教学运行机制,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保证教学工作科学有序地运作。
二、健全制度、强化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一)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理顺关系
机构的设置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首先,明确校院两级的职责、管理权限与管理幅度;其次,加强教研室的业务职能,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管理中的功能;再次,精心调配教学管理干部并形成教学管理干部的梯队。
(二)加强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管理干部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
根据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教学管理干部应该热爱本职工作,熟悉教学过程和教学工作,懂得教育规律,教学管理业务熟练,研究和决策水平较高,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管理教学。为此,在教学管理队伍中,一方面要形成结构合理的梯队,使整个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和专业结构得到优化,并达到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岗位培训和在职学习,掌握教育管理基本理论与专门知识。
三、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手段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是教学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手段。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具有全程性、全员性和全面性。所谓全程性是指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的全过程都涉及到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所谓全员性是指教学质量的构成与全体学生、教师、管理干部、教学辅助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的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全面性是指教学质量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也涉及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对高校的教学都必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可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手段。
四、教学管理要实现现代化
教学管理不但要规范化,更要实现现代化。教学管理现代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条件。教学管理现代化的主旨是一切有利于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管理观念、管理体制和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一)管理思想现代化
新世纪呼唤教育创新,只有教育创新、管理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这是管理思想现代化的内涵。管理思想现代化主要表现在管理观念的几个转变:第一,人才培养模式由“狭窄性和单一性”变为“宽口径和多样化”。第二,教育观念由“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第三,授课方式中,教师由“僵硬呆板地教”变为“灵活多样地教”,学生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第四,实践教学由“注重学生们的实践经验”变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第五,考试目的由“单纯检验掌握的知识”变为“检验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管理方法现代化
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系统科学揭示了管理过程很多新的属性,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管理的认识,充分揭示了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的系统性、信息性和控制性。同时系统科学为管理提供了许多新理论、新方法,极大地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教学管理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的,但又是以计划管理、课程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信息管理作为管理对象而组成的,是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着的整体。这些系统结构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教学管理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的三大功能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管理手段现代化
管理手段现代化是现代管理重要的特征和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多样、综合化。教务和学生信息管理在教学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迫切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为此,各高校逐步建立了计算机综合教务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它是以学校教务处为核心,各院系为信息基础覆盖全校的教务和学生综合信息网,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全校教学管理信息的共享,并实现传输电子化、办公自动化、决策科学化,从而达到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手段来加强教学管理之目的。
五、教学管理改革中还应加强的工作
目前,在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践中,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在良好的教学秩序中高质量、高效率正常运转的同时一些工作还存在着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一)加强辅修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
辅修专业是培养宽口径、多样化人才的重要途径,能进一步拓宽专业面,使本科人才走向“通用化”。根据学分制灵活性的特点,各高校陆续制定了详细的辅修培养计划。在教学管理的运行中,应加强辅修专业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保证选修辅修课程的顺利进行,深化改革,内部挖潜,加强辅修专业的师资力量;在新生入校时就做好实施辅修学生计划的准备,正确指导学生对先修基础课程的选课,确保辅修专业这条能够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道路畅通无阻。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高校教务管理在使用计算机综合教务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以来,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该系统主要应用在课程、成绩、学籍的管理上。应进一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如教师教学的评估、课程体系的评价、考题的应用分析等都应实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且应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网”来收集、整理、分析反馈信息,分类归档传送到教务处及教学单位,起到上下沟通的作用。同时,这些反馈信息可以作为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另外要加强校际间的微机联网。
(三)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教学管理工作者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秩序,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效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精通业务、精于管理的教学管理队伍。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配置在改革中基本达到了要求,他们既有一定的学历和教学管理业务知识,又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已成为教学管理的骨干。今后应定期举办教学管理课程进修班,开展教育思想观念的研讨活动和进行管理工作的经验交流,提高他们对教学管理系统化、现代化、规范化的认识和学习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思想的积极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96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