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乌兰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的知识、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是创新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爱因斯坦曾说过:“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于个人、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进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任何一个生理、心理正常的人都有其创造力,然而,先天素质只是人的创造性思维发挥的自然基础,而后天的培养与实践则是人的创造性思维发挥的决定因素。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应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阐述:
关键词:数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一、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民主氛围,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诱发创新意识
陶行知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教师要想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数学课堂真正充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气氛,让每一个孩子都愿意积极地参与,从而诱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1、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创造的能力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树立起一个意识,那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创造的潜能,这样才会发现学生创造思维的闪光点,从而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孩子们在数学天空自由飞翔。
2、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就应该创造条件把“一言堂”改变为“多言堂“,让学生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及一些很宝贵的想法说出来。教师为学生搭建了这样一个可以表达、交流、对话、质疑的平台,无疑能够促使学生开启自主思维的大门,拓展思维的宽广度,发表独到的见解,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
例如:在教学完倒数的意义以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并且回答书中的两个问题:①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②1的倒数是几?0有倒数吗?生一:“把一个数的分子与分母调换位置就可以求出它的倒数。我认为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可这时同学们产生了不同的意见,生二:“我不同意0的倒数是0,因为一个整数的倒数是用这个整数做分母,用1做分子,可0不能做分母,所以0没有倒数。”就在同学们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时,又有人有了不同的见解。生③:“我也认为0没有倒数,可我是从倒数的意义考虑的。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而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我认为0没有倒数。”学生精彩的表述,独到的见解确实让我们感到真的应该还学生以空间,让学生从一个“听众”变为真正的参与者,这才是真正地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重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改变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合作,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育创新精神
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小组合作,自学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布鲁纳曾说过:“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自己探求新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例如:在教学长、正方体认识之前,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长、正方体模型,如:小药盒、牙膏盒、魔方等,这些学生身边的事物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同时在头脑当中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最初的空间概念。接下来,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长、正方体的本质特征及两种形体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切割萝卜认识了“面”、“棱”、“顶点”,既而再通过亲自的观察、触摸、计数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但是面的形状、大小、棱的长度是有区别的。最后学生把自己发现的规律加以总结,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从而完成对新知识地学习。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在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索中进行的,他们不仅准确地把握住了知识要点,形成了清晰的概念,而且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学生觉得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硬灌”给自己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与探索获得的,这样学生就会从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这种满足感会持续地鼓舞着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维训练,打破学生思维的束缚,培养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自身的创造力去教育和感染学生,打破那些条条框框,着眼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培养其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工程问题之合作问题以后,教师可以在教材安排的练习基础上,灵活地设计一组一题多问的练习以激起学生独立解题的强烈愿望。
一项工程,甲独做需要12天完成,乙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丙独做需要10天完成。
①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②甲、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③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上述条件再提出一些问题:
④甲、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⑤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⑥如果先由甲独做3天,剩下的由乙、丙合作,还需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
这样通过生生互动,以自问自答、我问你答、你问我答的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问题不再是通过教师的告诉才得以解决,而是学生经过了一番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通过一题多问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延展了合作问题这一知识点的辐射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对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并为之不懈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6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