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辉琳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将高校毕业生纳入与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并重的三类重点就业群体之中,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就业。对高校和就业服务管理部门而言,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当前一个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制度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以上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扩招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入“素质”教育。急剧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与其他群体就业矛盾交织在一起,使社会和毕业生自身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一)就业供求总量上供大于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存量已大大增加,但与其相对的岗位需求却增长缓慢。高校毕业生这一人力资源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也即供求关系上的“供大于求”。
(二)传统主渠道吸纳能力明显减弱。长期以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渠道。但随着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调整和人员精简,以及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安置就业主渠道作用已明显萎缩。
(三)择业期望值与岗位需求间的差异。高校毕业生的薪资及职位等择业期望值与岗位需求相悖,是目前供求选择的主要矛盾之一。
(四)供求错位加大就业难度。一是区域性差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多集中在大中城市或沿海开放城市等人力资源充沛地区,当地资源浪费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而相对落后的区域或城市、乡镇在人才政策、薪资待遇等方面缺乏吸引力,人才需求缺口亦逐渐增大;二是专业性差异。现行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滞后于经济发展与岗位需求,导致趋于饱和或不适应需求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三是职业选择差异。追求收入高、待遇好、相对稳定的职业,是高校毕业生择业首选。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有着主客观不同侧面的错综复杂性,需要多层面分析研究。
(一)从客观层面对其就业的制约因素上看
1、有经济发展上的制约因素。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而不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这一特点导致高技术高知识产业吸收高学历层次人才岗位不足。科技岗位需求不足、就业科技含量不高是高校毕业生学非所用、错位就业等就业问题的直接原因之一。
2、有分配制度上的制约因素。垄断行业与一般行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管理技术阶层与一线工人等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分配收入差别不断拉大,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趋之若鹜地挤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电力、电讯、银行、证券、烟草、石油等优势行业,是分配差异导致非理性择业的深层次原因之所在。
3、有薪酬冲突上的制约因素。调查显示,近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学费飙升到每年近万元。教育成本的提高使半数以上本科学生就学期间花费了家庭相应时期收入70%以上,有的还出现透支得情况。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后仍面临着基本生活、解决住房、结婚生子、更新知识等较长时间的生活与事业压力。这一现实,必然促成高校毕业生选择职业时对高薪酬的渴望。择业时对一些薪酬水平低、工作条件不够理想的岗位持排斥态度,由此造成就业困难。
4、有教育体制上的制约因素。现行教育体制下,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仅立足于自身的师资条件,招生和专业设置脱节或滞后于市场需求,导致高校学生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供求失衡;在高校扩招中,一些高校由于教学设施设备等硬件不足、师资力量跟不上及实验条件简陋,导致了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素质降低。
5、有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制约。在当今的高校学生中,不少人不能将个人的理想抱负、职业发展与国家的前途、事业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在职业选择上,“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幢房”是价值观在择业心态上的外在写照。据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人数占总数的80.8%,在县、镇和农村就业的仅占19.2%,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约有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
三、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今后一个时期内,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涉及诸多方面,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需要社会、高校、毕业生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一)国家要加快增加经济的发展。在提高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同时,社会要给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创造就业空间、发展环境和用武机会。
(二)政府要落实和完善就业政策,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
1、国家要制订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促进高校整合优势资源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政府要进一步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向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投入。
2、鼓励引导学生到基层、偏远地区就业,落实完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目前国家推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措施,开辟了一条西部和基层引进人才的新途径,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3、不断提升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较为准确、及时的市场需求信息。扩大对高校毕业生信息传递和供求匹配的空间,促进自主择业、合理匹配。
(三)要切实发挥职业指导的择业导向效应。各高等院校,结合教学实际,针对社会需求,加强就业研究以及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行业企业的沟通。制定指导规划,分段组织实施,针对学生在不同学年、不同专业及不同心理区分层次并有所侧重,做到阶段性和连续性有机结合,促进在校学生综合素质与择业能力的提高。指导目的就在于,首先要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立足现实,把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的实际接轨;其次,要帮助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再次,毕业生要树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思想。
(四)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一入学就要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看看人才市场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可以从侧面进行一定的引导,然后根据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这样毕业生才不至于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同时,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求职技巧。求职技巧是一种学问和艺术,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比如言谈举止,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慧.大学生实现就业与创业的战略研究[J].辽宁教育,2006 (6)
[2]张艳萍.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出路探索[J].学理论.2009(11)
[3]杨正莲,周政华,郑功成.政府应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J].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2)
[4]陈劲松.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高校对策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8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