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津城市水资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兴
1、前言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版图扩张、人口激增、产业升级,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城市与水的相互影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日益凸显。下面,我以天津为例,在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和城市公共管理的角度谈谈几个城市与水的话题。
2、城市规模与水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经验总结,中国古代在城市的选址问题上是有着成熟的理论的。水对于一个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城市居民的饮用水要保证。在近代之前的城市饮水来源主要是江、河、湖等地表水和大口井开采的地下水。在当时的自然条件下,城市周边水系的自然水量、水质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天津的城市规模在我国的城市中是比较大的。而今,天津市常住人口1228万(其中本市户籍968.87万)的人口规模对现有的供水体系无论如何都是沉重的负荷。天津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之流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1983年9月引滦入津工程竣工通水,28年来,累计向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安全供水200亿立方米。2000年以来,先后实施4次引黄济津应急调水,缓解了天津城市用水的燃眉之急。
其次,城市的排水要解决。现在在污水处理技术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与运营模式。城市中的污水处理厂强化了水自然的净化环节后,城市的环境容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城市规模的激增几乎在压迫着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发展。
城市对水的依存度是比较高的。上游城市的排水直接排入天然河道,或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天然河边进一步净化, 成为下游城市的水源。对于己经超负荷运转的城市而言,在城市间设置足够的距离作为城市水安全的阻断器似乎愈发成为一种必要手段。我们应该以城市群为对象的区域来整体考量水资源的均衡分配,协调发展,避免上游城市的用水规划不尽合理对下游城市安全形成隐患。
我国正在实施的城市化建设,不仅仅表现在居民人口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在于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人们由于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对于水,需求的数最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城市化也使得居民生产、生活的固体废弃物、污废水、废气的总量迅速增长。在城市的供水、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能力处于“被增长”的同时,水源保护问题也日趋严峻起来。城市群的城市间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的城市如何避免上游城市对水源的污染,这己经不仅仅是一个饮水安全的问题了。
3、城市安全与水
城市供水不足威胁城市安全;水质污染威胁城市安全,排水不畅威胁城市安全,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威胁城市安全。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密度的日趋增高,城市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却在减弱。
因此,从国家安全与城市安全的角度考虑,在城市规划中,要把水资源的状况、城市供水能力、城市雨、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能力、环境容量、节水技术采用状况的动态信息作为城市用水规划的依据。在水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利用上要保有一定的余量。城市规模要以本地水系支撑为主,不要一昧的以调水提高供水能力来无休止地满足城市规模、产业规模的扩张。在城市规划中,应该以水资源等有限供给的资源为城 市规模的控制要素。在适度控制城市规模的同时,可以加大投入进行城市市政综合管网建设,将城市供水、电力、热力、信息、排水等城市管网综合到一起。以远期规划为依托,按照较大的重现期设计建造。
4、城市的环境生态治理与水
城市的气候和水的关系紧密。作为地表与大气的热交换的主要渠道之一。水循环不但承担着传热的作用而且在大气中通 过成云调节地球接受太阳辐照的强度。
这里着重谈一下城市沙尘天气的问题。天津春季的沙尘暴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根治沙尘暴天气就必须从源头上治理沙源地土地的沙漠化。在这里我提出以海水为依托,在坚持我国防沙治沙的基本方针的前提下,营造海水人工水体。以海水为水源,减少大风挟沙量,抑制流沙移动,以海水固沙为主,以耐盐碱植被固沙为辅助。
植物治理盐碱化土地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过去我们治理沙漠化土地主要的瓶颈是水,注重选择耐早植物,靠植物固沙。现在引海水,首先解决了水的问题,可以在海水固沙的基础上种植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的耐盐碱植物,逐步完成对盐碱沙地的改良。
营造人工水体,一方面增加本区域地表蒸发量,可以增加降水;另一方面,依托规模海水淡化,可以在有计划地减少地下水开采的同时,补充地下水,逐步恢复地下水水位。最终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在自然状态下的互相补给平衡。
人工水体的存续使对海水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建立以海水淡化为核心的盐化工相关产业链成为可能。在打造特色区域 经济的同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减轻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压力,可以使沙漠环境治理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在坚持输水治理,输水发展的前提下, 对本区域的原有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性建设。在旧有生态体系得到恢复以后,逐步减少输水量,直至停止输水。在河流上游环境治理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恢复河流的径流量,更好地服务于其下游沿流域各城市。
5、结语
城市与水的关系涉及到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国家发展无所不包。科学地理解城市与水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间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对水的了解还很不够。如何用科技的力最将城市建设与自然更好地融合,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9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