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洪明

  摘要:90 年代以来, 国家教委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指导性改革要求。任何改革的进行都离不开对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同样,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恰当的分析和研究为采用恰当的改革策略提供了有用的依据。本文从独特的角度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因此,有的放矢的提出了几点改革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 策略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1. 学生现状
  最近十年,由于高校扩大招生,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导致了生源质量的相对下降。由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外语教学正处于新课程改革之中,尚没有能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英语教学的不利局面,尤其是高中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在外语学习的能力方面发展不均衡,学生之间的外语能力、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相差得十分悬殊。大规模的扩招使得某些大学生不珍惜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许多80后和90 后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很容易,不必努力。一些大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缺乏拼搏精神,主动性,被动接受知识和储备信息,不善于灵活运用知识,缺乏变通和创新精神。这些因素给外语教学增加了难度。
  2. 师资现状
  高校扩招导致教师紧缺,任课教师超负荷运转,工作量过大,进修和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较少,从而影响了他们知识的更新,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对下降。尤其是部分学生的学习素质的降低,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要求相对增高,致使教师的这些缺陷显露出来。一些院校出现教师年龄和梯队断档,由于教学工作的急需,许多高校安排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上台讲课,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有活力但缺乏教学经验,虽然花费很大的气力效果却不明显。
  3. 教学方法现状
  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法。公共英语课内容广,学生多,课堂上进行语言实践很难,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无论在教学内容的计划上,还是课堂言语活动的时间分配上,都占据绝对优势;而学生则被动地听讲,死记硬背、。这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忽略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4. 授课班型现状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有机会接受渴望已久的大学教育。然而,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急速增长, 学校班级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学校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及教学质量都面临着严重考验。其中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是否稳定, 是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有的学校由于教师短缺, 把原来一个自然班一个授课单位改为两个自然班合并上课, 使得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5. 考试评定制度现状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存在着以“考试为导向”的现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考试主要包括校内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校内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考核学生对某一阶段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主。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便于批阅,多采用答题卡的形式,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英语考试不过是背背单词、句子,忽视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些年来,不少学校把四、六级考试作为最终目的,在考试通过率上互相攀比,英语教学几乎成了应试教学。这种将考试显然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客观要求。
  因此, 如何在现有师资条件, 现有软、硬件设施条件下保持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稳定, 巩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相应的改革策略
  1. 改革教材,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科技的突飞猛进,教学内容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 改革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势在必行。我们不能因旧教材熟,好讲而紧抓不放,必须剔除那些陈旧的,过时的知识,否则它们就会阻碍知识的更新。
  2. 实行大小班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较多,班型过大的情况,实行大小班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兼顾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根据上课方式调节班级人数。以输入为主时,组织学生上大课,教师着重传授知识,并注重归纳、总结和知识的系统性;以输出为主时,把大班分解组织学生上小课。小班课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即如何使用语言达到交际交流的目的。小班课上形式多样的口语活动,使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语境中运用各种交际方式,达到训练交际能力的目的,并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
  3.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网络媒体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在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能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内心的感受,从而更快更好地投入新的学习过程。教师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本课对话情景进行部分改编,以便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创造进一步理解语言的条件。
  (2)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扩大英语教学的范围,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容量,是课堂内容更加充实教师借助现代化设备、教学光盘、电子课件等进行教学。在对学生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使用多媒体软件包将课堂词汇、课文内容、各类专题讲座以及巩固练习等制作成电子课件,通过多媒体投影和大屏幕展现出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大,重点更突出。从授课效果上看,多媒体设备和教学光盘的应用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开扩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演示的语言现象更加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促进语言由输入向摄入的转化。
  4. 改进和完善考试方式
  在英语教学检查中我们对本科生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终结性评价则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比如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实行:笔试(必要的理论知识) + 口试(语言运用能力) + 模拟现场操作(理论结合实践及应变能力) 的考试方法。较差的学生则可采取:笔试(必会的理论知识) + 技能比赛(专项技能) 的办法。总之,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能全面地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延伸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课外教学活动的优势。对于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来说,课堂教学是基本的教学形式,起主导作用,但课外活动对学生掌握知识、培训技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外指导,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落实并使之深化和个性化。
  下面是一些恰当做法:
  (1) 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
  学习经验交流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学习经验交流会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每年新生入校后,让高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给新生介绍学习经验,这样做既可让新生从思想上充分重视英语课的学习,又可使他们尽快掌握适合大学特点的学习方法;二是每年四、六级考试成绩出来后,让成绩优异者介绍学习经验,这样做既可树立典型,起到示范作用,又可使其他学生从他们的学习方法中受到启发。
  (2) 举办多种竞赛活动
  适当的课外竞赛对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是必要的。举办一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读比赛,英文歌曲比赛等。大学生思想活跃,多才多艺,通过这些活动来学习英语是他们乐意接受的形式。
  (3) 举办英语角活动
  英语角为学生用英语自由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很多在课堂上没有机会或羞于启齿的学生可以在这里一试身手。实践证明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英语活动,可以营造课外英语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扩大他们尝试自己能力的范围,增加教学活动中创造性活动的成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奎珍,张鑫.《浅谈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学》.电化教育研究,2000,4.
  [2]邱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探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1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