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教学与训练安全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素贞
摘要:针对散打教学与训练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文章阐述了散打教学与训练安全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分析了散打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和散打技术体系,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散打 教学与训练 安全
1、前言
随着武术事业的蓬勃发展,散打运动越来越受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在国家体委的支持下,经广大武术爱好者的不懈努力,散打在技术和理论方面日益完善,散打竞赛组织工作也日趋成熟。从1989年起,散打已被国家批准列为国家正式体育竞赛项目。同时,武术散打运动也引起了国际武术朋友的浓厚兴趣,散打现已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03年 7月,首届世界杯散打比赛在中国上海举行。国际武术组织也将散打列入今后的洲际和世界性的武术比赛的内容之一。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3、分析与讨论
3.1散打的概念及定位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散打是武术的组成部分,是一项互以对方技击动作转移的斗智、较技的对抗性竞赛项目。散打俗称散手,古称相搏、手搏、卞、白打、拍张、手战相散手等,由于徒手相搏相角的运动形式在台上进行,又称“打擂台”。散打是武术中徒手技击的训练方法和竞技方式,是拳术的体用实践,适用于各拳种流派的训练和竞赛,也可遵照一定的规则登台竞技,双方可以非程式化地使用踢、打、摔、拿各类技法,在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内进行徒手竞技练习或竞赛。散打是双方智力、体力、技术、技巧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能够锻炼人的各种感知觉和反应能力,提高身体灵敏、速度、力量、柔韧等素质。在拳术技法随机运用的结果中,比出双方技击的综合水平。
3.2 散打教学与训练安全指导思想与原则
散打教学训练保证安全的思路应是:遵循武术技击规律,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方法,限制散打技击的伤人后果;尽可能多地继承保留武术技击技术,吸收世界各民族可以为我所用的技术;尽可能少地限制技术手段的使用发挥;尽可能高地提高技术质量。“安全第一”原则:“我不伤害对方”而战胜对方,把握运用技术的“度”;“我不被对方伤害”而不输于对方,把握不顶、顺化避害的内涵;“我不伤害自己”,不因自身错误而自伤,为战胜对方奠定基础。
4、 对策及建议
4.1编写适用的教材
目前散打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过时,并且存在重大缺陷,编写适于基础教育阶段散打专项理论与训练的教材是武术散打教学与训练中预防人身事故发生的最基本措施。
4.2 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
在散打教学训练的第一阶段,采用以持续力用劲方式、柔克打法的推手训练方法,做到既学习训练踢、打、摔、拿等进攻防守技术,又无伤害事故发生。选用不伤人而战胜对手技术做训练手段,可以落实安全第一原则。
4.3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训练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训练的组织者、技术技能的传授者、学生训练的指导者,处于教学活动中积极、重要的主导地位。授课前教师应当全面系统地备课,在思想上提高其预防人身事故的重视程度,加强责任心;技能方面做到技术全面,动作准确,熟练掌握不伤人而战胜对方的技法,熟知每一个散打技法的危险程度及保护方法,制订科学、系统、明确的训练计划,具备教学能力,胜任教学工作。教师要认真组织授课,对散打训练各种方法讲解要详细、清楚、全面,避免学生因没有完全或正确领会动作要领而做出错误动作,导致受伤。在精心传授学生散打技战术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武德的培养和对安全规定的学习,让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按老师指导和要求进行训练。
4.4 加强散打基础学科的教学和体能训练
学生初学散打时,其运动力学知识多限于感性,其肌肉质量、力量也都相对较弱。因此,应舍得花一些时间先进行运动力学知识的教育,使其有限的感性知识上升为能主动在散打中运用的理性知识。与此同时,应循序渐进地强化其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以及体质、体能训练。要充分认识到,没有足够力度的有效击打“等于零 ”。
强化散打技术动作的研究和教学,即是对现行的散打技术动作进行透彻的研究,什么时候、在空间上处于什么样的姿态;从运动力学的观点,什么时候这套动作已经不可逆转,什么时候可变,即前面的动作仅仅是假动作;该动作的弱点在时、空上位于何处;它的攻击点在哪里,如何防范等,都要让学生一一搞清楚,并亲自体验。学生在比赛和训练中经常出现进攻、防守的直线进退,不能有效地动用步法左右、上下移动。原因在于学生不能很好地对比赛场地的三维立体空间结构作出观察与判断。要求教练员在训练中动用训练学知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4.5培养学生对散打技术动作的预见能力
“预见”是运动员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超前行动的能力。优秀的散打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对散打技术动作的预见能力,可根据比赛的情况、不同对手做出最佳的判断。在散打技术动作教学训练过程中,要反复强调大脑对动作预见的重要性,重点训练运动员对动作的预见能力。由于有了对对方动作的预见,即使我方遭到对方打击,但被打击部位在大脑的指挥下,肌肉组织做出了抵抗:通过肌肉紧张、打击部位神经组织预先适应一定力度的打击,使打击效果减小到最低。2002年散打王争霸赛 85kg以上级赵子龙对杨晓靖,杨晓靖占据主动。比赛中杨晓靖用右手直拳进攻,赵子龙预见其进攻意图后没有一味的躲闪退让,而是用右后高鞭腿快速、迅猛攻击其头颈部。此时,杨晓靖大脑正处于进攻状态,对赵子龙的进攻动作没有预见,没有防守。当赵子龙的鞭腿打到头部时,直拳的进攻动作还没有完成。导致杨晓靖当场晕倒,赵子龙以击倒性优势获胜。
4.6 做好准备活动
在散打训练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使学生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克服肌肉的生理惰性,增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将身体从头到脚、由表及里地充分活动开,防止损伤的发生。
4.7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训练场地、器械及其安放,要符合散打训练的要求。另外,要加强医疗保障工作,教师和学生都应掌握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和一般性损伤的处理办法。
参考文献:
[1] 王凤阳,等,武术散手采用技法与竞赛法则[J],搏击,2002 ,11
[2 ] 王凤阳,等,武术搏击持续力与爆发力辨析[J ],台湾武林,2003,151
[3] 王凤阳,等,辨识抗击打能力探寻不受力技法[J] ,中华武术 ,2004,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1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