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东敏 刘芯言 王希
摘要: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增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协作互动意识。根据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教师在实施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设计学习目标、学习共同体、学习任务、学习过程这四个关键环节;另外,在评估环节,协作学习模式强调过程评价、自我反思评价,突出评价的多元化。
关键词:建构主义 学习模式设计 形成性评价 多元化评价
一、协作学习模式的含义
协作学习(CL)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协作学习模式真正契合了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应产生于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的相互作用中。
要想合理设计并顺利实施协作学习模式,教师必须了解建构主义理论中协作学习的本质特点:即协作学习具有学习的建构性、学习的开放性、学习的自主性和协作互动性的特点。
对每个学习者来说,其独特的经验世界,鲜明的学习个性和风格,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理解和解决策略,既是对教学的挑战,也是宝贵的学习资源,需要教师来“开发”,学习者则需要互相“沟通”、“合作”。
二、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的设计原则
协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很多,比如教师组织较固定的学习小组、定期的小组间的竞赛、学习者对不同任务的纵横交叉式合作等,
根据克伯屈(W. H. Kilpatrick)的“设计教学法”(Project Method),成功的教学活动包括四个典型的阶段:确定目的、做计划、实施、评判,以此为理论指导,下面就对具体的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详加分析。
1.教师采取合适的分组方式
首先,教师要控制小组的规模,以便确保各个水平的学习者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异质分组是较为普遍的分组方式,即把不同水平、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学生分到一组。教师保证分组后,小组成员既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又有互补的水平或性格优势。
其次,教师增强参与者的共同体意识。参与者必须明白:项目活动是大家的责任,成败是大家的荣辱,要想成功,每个人必须各尽其力,而且必须互帮互助。
2.教师加强对学习目标的设计
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协作学习模式中的课堂活动常常徒有表面的热闹而未能促成深层次的知识建构,或者学习者过分注意活动结果演示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学习这一核心任务。因此,教学中的协作学习开始就要有恰当的长期或近期的学习目标,要保障学习者的“做”是为了“理解”,为了“掌握”,不是为“做”而“做”。
3.教师合理设计协作学习任务
首先,协作学习的任务应该是结构不良的(ill-structured)、开放的(open-ended)。此类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给他们留有广阔的发挥空间。另外,基于学生水平的差异,协作学习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要有递进性。
4.教师明确协作学习过程、加强协作学习策略的指导
首先,围绕明确的协作学习任务,教师要规定任务完成的阶段时限和最终时限、最终呈现的方式以及具体的评分标准和评分方式。
其次,教师必须注意学习过程中互动策略的设计。教师可以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利用BBS讨论区、e-mail等手段增强师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互动,这种立体式的协作学习模式能最大化的保障协作学习的深入性和充分性。
三、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的评价方式
科学的评价体系既可以为改进和优化课程提供证据,又可以有效地评价教学活动的意义或价值。在设计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活动的目标、任务和过程来设计恰当的学习评价体系。
1.教师强调过程评价。协作学习旨在提高学习者的综合应用能力,而同时兼顾学习者协作、探究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评价过程中,教师除了把学习成绩放在核心位置上,还需要考虑到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资料收集能力等。比如要求学生建立集体项目档案袋,保留自己在各个阶段所收集的数据、活动计划、对活动的反思报告等,从而保证教师的监控贯穿活动始终,评估贯穿始终。
2.教师强化自我反思评价。协作学习的意义之一是通过在探究活动中的协作互动,学习者实现思维的外显化和精致化,但是学习者必须自我意识到这些变化,因此,学习者需要在协作活动之中以及之后连续地对自己的所做、所思及所得进行自我反思和提炼整合。比如教师设计自我反思评价表或学习者完成反思日志。
3教师突出评价的多元化。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实现小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标准多元化,教师需要设计多维度量规,规定学习活动应该达到的若干侧面的要求和表现等级。
四、结语
网络作为一种开放的信息环境,比传统教学环境更能支持灵活开放的互动协作学习活动。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协作学习的实现需要教师精心地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Brown, J. D.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 冯秀琪,朱玉莲.基于网络的项目学习的探讨[J]. 外语电化教学,2003,(10).
[3] 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1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