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问题。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慕课与翻转课堂的融合是教学改革的热点,本文构建了混合式教学具体措施:课程典型问题集、典型案例库和立体化教材资源库构建、MOOC或SPOC+线上线下交互活动、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范式,并提出改革意义,对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SPOC;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0-0184-03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
《学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本科教学是大学的立校之本,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和重中之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目前传统教育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课堂缺乏生气,学生到课率低、抬头率低、点头率低[1]。另一方面,不少高校从业者“传道授业解惑”责任使命感逐渐淡薄甚至缺失,缺乏对待教学的积极态度和全身心投入。2012年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一文中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2]因此,教育改革既是解决教育问题的要求,又是时代发展的潮流。目前,慕课(MOOC)、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教育改革的热点。线上线下教育的混合课堂教学,构建了“开放、共享、交互”教学空间。新型的网络教育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實践能力[3-7]。
信息化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价值,已经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然而,如何将网络学习平台与传统课程学习进行融合,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如何将其有效地应用于混合学习领域,还需要对此进行理论分析。
二、混合式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一)三种课堂特点对比分析
MOOC、SPOC及翻转课堂是新型教育改革的产物,其各自的含义及特点如表1所示。
(二)混合式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慕课(MOOC)、SPOC以及翻转课堂实践发展以来,如上所述,由于各自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单一的教学模式呈现的教学效率远远低于预想。鉴于此,本文基于三种模式进行混合模式探讨,以期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混合课堂是将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使用,以下具体介绍混合实施策略。
1.课程典型问题集、典型案例库和立体化教材资源库。首先,充分查阅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成果和经典案例,注重相关部门中收集鲜活接地气的现实案例来源,注重联系挖掘过去承担的诸多相关课题项目,组成典型问题集、典型案例库的第一阶段成果。其次,借鉴MOOC、SPOC等互联网+的平台,以及结合翻转课堂,在典型问题集、典型案例库的升级版得以明确的前提下,结合课程的理论与方法学框架,考虑纸质教材+教学网站+微信等传播介质,考虑主体知识、案例分析、习题试题库及答案、教案、课件、辅教材、配套支撑电子资料(如参考文献和其他相关书籍等)等内容有机结合,构建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2.MOOC+交互活动。网络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学生学习行为不受老师的“监督”,对于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其他网络资源的诱惑,影响课程学习,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因此,本研究构建了一套MOOC+交互活动模式下的教学体系,打破纯网络课堂师生分离的局限性。本模式下的教学以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展开。教学目标上重点围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目标、创新思维能力等;教学内容上重点以网络微课、专题案例解读以及在线测试题的设置为主。教学方法上注重专题或案例讨论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形式,课堂不再局限于学生课程视频的观看,还需参与线上讨论等完成教学任务。
3.SPOC+翻转课堂。SPOC是“后MOOC时代”在线开放课程的典型范式,为大学教育课堂提供了更具适宜性的在线教学模式,能够促进纯网络课堂、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但由上文可知,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究中将SPOC与翻转课堂加以混合,打破各自固有的局限,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另外,本研究给出具体的实施策略方法,重点围绕六个方面进行展开:其一,通过席明纳(英文叫seminar)的形式进行实施,主要是事前布置题目,同学们准备研究报告和汇报,用PPT或者由同学上台演讲学术研究成果,“席”首先要求大家坐在一起,“明”,就是由汇报方阐明研究结果和各抒己见,其他小组同学对汇报内容进行质疑和争辩讨论,最后“纳”,在讨论中各方思想达成共识。其二,采用“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方法”,即问答式教学法,针对课程知识点,采用激励助产(不断提问“为什么?怎么办?”等)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其三,采用“亲验式”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们到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单位和部门,通过现场调研观察,了解知识的实践应用。其四,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会议模拟,对学生进行角色定位,学生针对自己的立场发表言论。其五,采用上机操作实践的教学方式,上机模拟计算实践巩固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强化动手实践能力。其六,采用“一站到底”知识竞赛方式,分组进行知识抢答,最后能顺利突围到达下一轮或笑到最后的同学将得到物质奖励,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8-11]。
三、改革的意义
(一)混合式立体化教学提高学习自由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有限,时效性差,而借助网络课堂,线上线下课堂的结合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学生的学习时间也可以根据课程进展自行安排,学习时间的自由度很大程度地得到了提高。同时,网络课程并不是一次过的,当学生仍存在疑惑时,可以随时调阅课程进行研读,夯实所学内容。同时借助于翻转课堂,很多教学互动可以拓展到教室以外的地方,更提升了实践性,使学生学有所用,学而会用[11-12]。 (二)混合式立体化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混合式立体教学改革从形式上是线上下课堂的结合与教学互动模式的探索,课程学习与翻转课堂互动的准备虽然在时间上具备了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也提高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要求。同时,更注重亲验式学习,除了设置实践环节外,还要结合课程进行相应的启发,真正做到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提升。有助于纠正学生被动接受多、反思能力弱的问题,培养其探索、提问、质疑、反思的能力,促进养成主动学习的思维与习惯[13]。
(三)混合式立体化教学增强师生交互
通过这样的课程改革,可为“学生学习主动化、资源整合多元化、课程讲授多样化、学习支持立体化”教学范式形成提供鲜活素材和有益尝试;有助于改变“粉笔+黑板+课本”的平面教学手段和单向“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拓展为立体的、多层面的、多向的、互动的教学方法手段;有助于“教学双方共同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共同参与实施教学活动,共同评价教学效果”的参与式、研究性授课模式的形成[14-16]。
参考文献:
[1]郝兴伟,张强.翻转课堂教学:经验与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65-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5-01-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1667143.htm.
[3]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6,(01):59-63.
[4]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08):1-6.
[5]瞿振元.以MOOC发展为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6):2-4.
[6]李彦敏.慕课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行动研究——以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9):93-99.
[7]许涛.慕课背后的争议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15,(7):24-26.
[8]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7):5-16.
[9]谢红荣,赵红霞.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角色定位及转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2):38-40.
[10]张少刚.MOOCs:网络教育观念与学校管理制度的碰撞[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17-18.
[11]许涛.慕课背后的争议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15,(7):24-26.
[12]张国荣.基于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J].高教探索,2016,(03):87-92.
[13]李贵安,张宁,郑海荣,等.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61-65.
[14]赵金保,王嘉毅.高校教改应确立以过程变量为主的改革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6,(06):56-61.
[15]周远清.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大举措[J].中國高教研究,2003,(01):13-30.
[16]黄虹,魏宸,邹长伟.“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立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以“环境评价”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10):86-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