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翠 丁 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0)12-0186-02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充分发挥大学校园文化这个载体,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为学生营造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为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创造条件。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如果说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话,那么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启发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并不脱离实际,而是与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思政工作者要借助于它所特有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功能作用于学生的精神层面,以调节他们的情感和心理,促进其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具有以下功能:
1、素质教育功能。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因此,高校校园文化首先是一种“育人”的文化。高校文化除通过课堂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之外,它还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大学生学会交际、掌握技能、懂得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让他们在组织和参加活动中,锻炼意志和品格,增强协作和团体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陶冶情操,使他们成为各方面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2、激励和诫免功能。校园文化深刻稳定地体现了校园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理想和信念,它起着一种趋同的作用,能对广大同学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有形或无形的约束作用,使学生向大家共同遵循的价值规范靠拢,并促使广大同学不断进取,向优秀的榜样学习,同时自觉抵制少数不良因素的侵蚀,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社会功能。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它不是孤立封闭的体系。校园文化建设受礼会环境和民族精神的深刻影响,它构建的目的是为幸I=会培养人才服务。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然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并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讲,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树立历史责任感,并乐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实践功能。校园文化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党团日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学雷锋”活动等,使大学生亲身体会、了解社会。从而认识我国建国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使学生在实践中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一系列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如网络文化活动、学生社团、各种社会实践等)已经成为高校一道道绚丽的校园风景线,但从总体上说,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仍然缺乏和谐性,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二、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一系列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如网络文化活动、学生社团、各种社会实践等)已经成为高校一道道绚丽的校园风景线,但从总体上说,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仍然缺乏和谐性,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文化价值取向偏失。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求我们不光重视物质文化建设,更要重视精神文化建设。目前,各大高校合并,强强联合,都比较看重本校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建设,相对忽略了人的精神文化营造。
(2)文化层次偏低。如今大学生的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但他们尚未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文化选择有盲目性。这时,非理性主义文化、享乐主义文化等乘机侵入校园,强大的文化负面影响刺激着校园文化的创造主体。校园里的文体活动常年不断,但高品位、高质量的还不多,校内刊物、电台、文艺演出,反映浅吟低唱的个人感受多,反映积极进取的内容相对少,反映小圈子生活的东西多,而反映社会和改革开放的内容少,反映平俗的流行文化多,而反映高雅文化的少,校园文化还处于自娱自乐的低层次状态。
(3)形式主义。这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就事论事多,在表层的、技术的、局部的方面加以设计与操作,缺乏应该的丰富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度与广度。比如领导工作往往形式化,一旦发了命令却不顾其实施的效果和反馈,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真正的重视。思政教育课缺乏实践性,只顾在课堂灌输式的照本宣科,课外缺少实践锻炼,没有真正把思想精华渗入学生的心灵。校园文体活动自主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少,真正能带动全体学生、引起全体学生共同响应的活动少,而往往走走过场,偏重于娱乐,少精神境界的提升,很少注重活动本身对学生带来的实际有益效果。
三、建设“以人为本”校园文化的措施
1、完善日常规章制度,实施人性化管理
大学制度文化对校园人起约束作用的同时,其本身也是为校园人服务的。一所好大学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人性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首当其冲的便是与校园人关系密切的校园日常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校园日常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广泛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在理解和尊重广大师生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惩戒制度以及与广大师生利益紧密联系的日常管理制度等,创设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做到制度与人的对话。
2、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机制
管理科学、民主是促进高校各项工作和高校校园文化蓬勃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的管理能通过组织和协调他人的共同活动,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实现系统预定的目标,也可以使人为的因素降到最低。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近年来已是大学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以人为本的行为文化建设首先就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富有个性特色的品牌式文化活动,是校园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塑造的过程,更是学校塑造大学精神的有利契机。
4、创设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网
以人为本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是校园精神文化促进人的发展和自由,而人的自由与发展要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才能更好实现。和谐校园的建设首先应该是人的和谐,相互关爱、尊重和体谅,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环境氛围。
5、树立良好的校风,塑造独特的大学精神
广义上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以及领导作风,它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中的精神,反映了一所大学最根本的精神实质,也是最具独特魅力的精神的凝聚。良好的校风就像一张心理契约书,在培养人才、凝聚人心和激发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塑造大学精神也就是要做好校风建设。
从校园文化的特点看,学生受社会思潮或时尚影响建立的社团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学生活动基本上是以班级和社团为单位组织的。因此,在组建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时.要特别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每个时期学生关注的热点,成立相应的社团组织,与时俱进地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在营造班级和社团文化时,要加强引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正确把握社会价值导向,把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而又坚实的阵地。
四、结语与展望
校园文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为学生营造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为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创造条件。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想搞什么就搞什么,而是要紧密结合学生的需要来开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体现以人为本。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牢周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充分发挥好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政治过硬、思想进步、德智体美全而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文献:
[1]徐岚.以人为本的哲学阐释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1):79―82.
[2]靳志高.思想政治教育越须贯彻以人为本要求[J].理论探索.2005(6):48―50.
[3]寇荷超,刘玉邦.以人为本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306--308.
[4]靳诺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J].求是.2004,(9).
[5]曹根记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关系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3,(11).
[6]廖小平大学德育中的“学校人”与“社会人”――当代大学的德育目标辨析[J].教学与研究,200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2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