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行政管理-T"部队伍素质及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兰玉英
[摘要]从学校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个体和整体素质现状还不符合应有的要求,为此,行政管理干部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同时,学校要建立健全机制,创造有利条件,培养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关键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素质;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211―04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高职院校从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数为1867所,高职高专院校就占有1147所,本科院校才720所。但是,高职院校必须把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才能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是与教学、科研一样保障高职院校主要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在转化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的同时,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起一支精简干练、科学决策和高效快捷的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一、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应有的素质
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是由一个部门的管理干部组成的组织,也是一个为了达到管理目标,由不同成员组成的能够发挥多种作用的系统。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素质应从干部个人素质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要求。
(一)行政管理干部个体成员应有的素质。行政管理干部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学校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学校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学校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首先,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应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最基本的素质,它关系到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方向,是搞好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它要求学校行政管理干部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较高的理论觉悟和政策水平,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人为本,有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的精神,有较强的党性和法纪观念,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其次,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应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主要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服务、管理的主要对象层次都比较高,这就要求行政管理干部相应具有专业知识,能抓住教学、科研、后勤等工作的基本规律,科学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要把握现代管理理念,掌握科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对大量的信息和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能获取对自己管理有用的材料。最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应有较强的能力素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的能力素质,制约着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能,体现着管理干部从事其工作的能力大小。行政管理干部应具有协调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求。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表现为成员之间分工合作,从而显示出高效、和谐的整体面貌。部门是一个有机的工作整体,工作协调可以使各科室之间、上下级之间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提高部门工作效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大致包括人事、财务、办公室、后勤等部门,各部门之间有严格的分工,以保障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各部门工作要适应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紧紧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的需要,制订计划,确定目标,建立规范的管理秩序,以使干部跟上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步伐,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对部门的要求。各部门内部成员之间和部门成员之间能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取长补短,并能经常进行信息沟通、感情沟通、观点沟通。既重视发挥整体功能,又能在共同目标下发挥个人作用;既能在工作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又能够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相互监督,从而使成员在和谐优良的工作氛围中出色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二、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现状
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通过改革高专、成人高校、重点中专及部分职业大学扩大办学规模转型而来的。在升格为大专院校以后,一般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每个管理部门都设置了相应的岗位,以服务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经过合并以后磨合,高职院校总体上建立起了一支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框架。但是,从高职院校全面实施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来看,行政管理干部的工作理念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知识文化结构没有得到较好的提高,实际管理工作水平相当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管理层次,工作质量还比较差,导致行政管理体系的总体运作效率不高。这种状况,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首先,行政管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较低。由于高职院校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步子不快,岗位责任制未能及时落实,行政管理人员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处于被动状态,责任心和积极性发挥不够。一方面,他们没有很好定位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很多人还是按照传统的观念进行管理,不是把教师和学生作为服务对象而是管理的对象看待;不能主动地改进工作方法,没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不少人在工作中摆架子、态度生硬,在为教师和学生的服务过程中,时常流露出种种不合作、不耐烦的情绪。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这几年在教育改革中侧重教育思想、办学方向的论证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进修、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没有被激励和给予足够重视,与教学、科研人员相比,高职院校的教师随时可以脱产进修学习或攻读学位,而行政管理人员很少有这种机会;行政管理人员没有像教学人员那样可以参与评比“优秀教师”、“优秀教学成果”、“科技进步”等活动;行政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对滞后,不能做到与他们同届同步,这影响了行政管理干部的经济收入和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结构不太合理。行政管理人员大都对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金融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大部分行政管理干部学历水平较低。以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行政管理干部中具有本科学历仅占26.4%,专科学历占19.8%,中专及高中学历占53.8%;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人员年龄结构不太合理,表现为两头大、中间小的不合理的年龄结构。此外,行政管理干部的学校结构、学位结构等方面因学历的原因都不太科学,再加上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的培养和培训经费经常没有正常和稳定的来源,致使管理人员知识业务更新的机会很少。这种情况显然与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的管理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再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工作效率还比较低。目前,高职院校一些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观念陈旧,不能广泛而熟练地应用最新技术成果和现代化办公设备,工作多停留在简单地解决某一专项问题的经验管理水平上。同时,由于长期以来规章制度
不健全,岗位职责划分不清,工作中扯皮推委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这些情况的存在制约着行政管理部门指挥、组织、协调功能的发挥,对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最后,行政管理干部创新管理的能力还不够。高职院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这对行政管理干部提出了特殊要求。目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创新意识不强,对落后、过时的事物不善于怀疑、批判、挑剔和否定;对事件的处理按部就班、没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独到的见解,有不少人轻易相信现成的结论和盲目崇拜权威;不少干部工作中没有自信心或妄自尊大,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或做事情过于轻率武断,不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没有掌握科学的分析问题和独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的途径
决定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一是每一位成员的基本要素,这是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水平的关键;二是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方式;三是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科学的分工与合作运行机制。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素质问题一般是由个人和学校两个方面造成的,为此,建设高素质的、适应高职院校发展趋势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应从个人和学校部门两个层面着手。
(一)在个人层面上,管理干部应转变管理观念,强化理论学习。培养创新能力。首先,管理干部应转变管理观念。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就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行政管理人员不论情况怎么变化,其服务的宗旨不可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要找准管理的定位,树立重岗位轻职位、重服务轻机关的现代管理新观念。要明确肩负的工作职责,确保为教育、教学服务及时、不缺位。要在立足大局、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始终保持高度责任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以自身的工作成果体现行政管理存在的价值,从而得到大家的认可。要以全校师生的满意程度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检验行政管理工作的衡量标准。其次,要强化理论学习。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既是管理者也是教育者。双重身份决定了行政管理干部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武装自己的思想,培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要学习管理知识。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行政管理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狭窄的知识面和线性状的知识结构已难以适应行政管理的需要,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应当掌握适应高职院校管理的多种知识,把握管理规律,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行政管理干部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学习和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以适应不同管理对象的需要。最后,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管理的能力。实践锻炼是培养行政管理干部创新能力的最佳手段和途径。行政管理干部的创新思维必须建立在拥有广博的专业、管理知识和对基本情况和具体问题真实把握的基础之上,决不能离开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去谈“创新思维”。行政管理干部一定要积极热情地工作,参加有关的管理专题讨论会,阅读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材料,把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强化培养分析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的决策判断能力、综合协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公关能力等。
(二)在学校部门层面上,要建立健全提高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机制。首先,部门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第一,部门要制订工作计划。部门工作按照计划行事,能使部门工作节奏分明、安排有序。各部门应该制订一套科学可行的工作计划来实现部门的工作目标,通过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部门成员明确达到的目标,也使每一个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第二,要加强工作协调。部门要明确工作任务由谁来完成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部门一定要做好合理安排工作、科学指导工作,本着求同存异、顾全大局的原则,明确各科室之间的工作侧重点和工作要求不同点,及时协调解决。第三,要注重领导艺术。部门领导要注意观察成员的情绪和行为,分析其原因和动机,与之进行平等的沟通和真诚的交流,认真听取、采纳成员的意见或建议,满足其合理要求;要注意强调团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使管理干部懂得相互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同事关系,更重要的是同舟共济、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是一个伦理共同体,要发挥与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第四,加强监督检查。部门要对照制订的目标和布置的任务及时检查完成情况,及时反馈信息,修正目标。部门要加大督察力度,适时通报工作落实情况,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部分工作不到位、不作为和发生失误的科室和个人要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责任。其次,要建立一套科学严明的管理程序。学校行政部门的工作程序性、规范性很强,必须通过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和行动准则,有效确保部门工作有序开展。第一,形成按制度、按程序办事的机制。制度是管理的灵魂,是部门管理的基础,是一种约束机制。按制度办事就是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在部门中一定要按制度管理,部门领导不要干预办事人员的工作。否则,一方面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又会产生没有主见、没有责任感的下属。按程序管理就是不能颠倒工作的主次和处理问题的先后顺序。第二,谁主管、谁负责。在职能管理上,按照岗位职责分工,对部门日常性工作和阶段性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办理谁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届职对正职负责,主办人员对主管领导负责的原则,使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第三,逐级管理、逐级负责。在部门中,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要认识到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少请示、多创新,逐级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部门领导应善于用人,善于调动下属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样样都要亲自管是小生产者的习惯。授权是部门领导将自己所属的权力及相应职责授予下属,是部门领导能力和智慧的延伸。每个管理者都必须明确完成工作目标不仅要有实干精神,更重要的是工作要有更适合的人去做,工作要有实效,要达到预定的目标。第四,有考核、有激励。建立有效的工作考评和激励机制是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保证。考核机制从干部的德、能、勤、绩、纪、新等方面进行,其目的就是让管理人员知道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心中有数。要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形式,选拔任用政治理论素质高,学术造诣深,群众威信高,熟悉高职院校办学规律和特点,有知识、懂业务的人到岗位上,从根本上提高行政管理干部的素质。同时,要切实关心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活和待遇,根据行政管理人员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在职称评定、晋职晋级等方面为行政管理人员解决后顾之忧,调动行政管理干部的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健全培训体系。高职院校要从自身的校情出发,制订行政管理干部的培训计划。要鼓励行政管理人员外出深造,通过继续教育促使其不断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管理理论及系统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根据本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定期举办管理研讨活动、管理业务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文化素质教育类培训等,或与国外发达地区同行进行合作与交流,培养行政管理人员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丰富的现代管理经验、高超的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提高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素质是现时代大力发展高职院校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管理干部自身朝着既定的素质目标不断努力和学校加大对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素质培养的力度,从而构建起一支科学、民主和现代的管理干部队伍,高职院校一定会成为人民满意的大学。
[参考文献]
[1]姜东国,行政管理干部整体素质刍议[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2).
[2]杨琼,高校行政管理干部创新能力培养思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3]仲文婷,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刍议[J],科技文汇,2008,(12).
[责任编辑:周志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6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