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比较优势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瑞超
[摘要]我国区域发展有进一步拉大差距的趋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这个势头。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区域互动机制。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比较优势;区域互动机制
[作者简介]周瑞超,广西大学科技处经济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9-0053-04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过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许多国家现在地区发展也不平衡,如德国目前也还存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各国都在努力缩小地区发展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是一个综合性、组合式的概念,其基本内涵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形成体现因地制宜、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特色区域经济。二是各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实现畅通和便利化,形成建立在公正公开公平竞争秩序基础上的全国统一市场。三是各地区城乡居民可支配购买力及享受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人均差距能够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四是各地区之间基于市场经济导向的经济技术合作能够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和新水平的目标,形成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五是各地区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能够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各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实现协调、和谐的发展模式。对我国而言,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一、造成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历史原因
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是由历史和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等造成的。中国自古以来区域发展就不协调,发展的重心是不固定的。在20世纪上半叶,70%以上的工业和近代交通设施都偏集于东部沿海几个城市,国土面积占全国56%、人口占全国近1/4的广大西部工业产值只占全国的9.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毛泽东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有专门的一节论述沿海与内地建设布局的关系。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动工的694个大型工业建设项目,有472个在内地,在中西部集中建设了武汉、包头、兰州、西安、太原、郑州、洛阳、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吉林和成都等主要工业基地;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延续近十年的“三线建设”,通过新建、迁建除使重庆、成都、昆明、贵阳、西安、兰州、银川和西宁等西部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外,还在攀枝花、绵阳、德阳、遵义、都匀、凯里、酒泉、金昌等地形成了数十个新兴工业城市和科研基地。1978年以后,随着宏观政策取向转变导致的国家投资重点大幅度转移,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先行,入境的外资绝大部分选择了区位条件和投资经营环境较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等东部地区;改革开放激活了东部沿海地区市场经济意识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城乡多种类型的民营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推动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中西部和东北三省受传统体制的羁绊,迟迟迈不开大步,本土的市场主体发育缓慢,外部资金进入的规模有限;加之改革初期,上下游产品价格改革的不同步,使矿产、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占大头的西部和东北三省,在“双重利益”流失中,承担了较重的改革成本。上述众多原因及其累积因果效应,导致近20多年来,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均呈扩大之势。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现状
“十五”以来,国家出台了一些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使这些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总体上看,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
1.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1979~1999年,中部和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低1.2和1.4个百分点,而近3年这个差距又趋扩大。2001年中、西部地区GDP的增长率分别比东部地区低O.78和1.09个百分点;2002年,分别低1.35和1.36个百分点;2003年,分别低1.94和1.84个百分点。从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例看,1999年为58.7:27.5:13.8,而2003年为60.5:26.3:13.2。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和历史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仍将长期存在。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基本特征。
2.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凸突显。目前,在我国经济布局上,各类经济要素迅速向城市集聚,特别是向沿海大城市集中,这是市场配置资源在经济布局上的客观反映。点和面的发展不平衡,已使城乡差距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核心问题。199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2倍,2000年扩大到2.8倍。近3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扩大,2002年已达到3.1倍。此外,城乡差距的另一个表现是区域的不平衡性,总体看,发展比较慢的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更加明显。2002年,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是3.66倍,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差距上,消费及生活质量差距也在扩大,广大农村的公共卫生条件、教育整体水平薄弱的问题十分突出。由此看来,城乡差距迅速扩大,也是造成“三农”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有扩大趋势,如不解决将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的、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统筹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不统筹、不协调的发展是不科学的发展,也是没有前途的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六大鲜明地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推进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建设作为今后五年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区域发展过度失衡将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地区差距鸿沟、城乡发展割裂的矛盾,这将从根本上动摇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地区间发展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相对贫困地区所反映出来的群众生活困难、心理失衡、社会矛盾等相对突出,成为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的重要举措。
三、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健全区域互动机制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十五”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建议》进一步提出,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要求形成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安排好各区域的分工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大区域的比较优势正逐步凸显,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安排好区域分工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
1.发挥西部有色金属、水利电力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促进西部大开发。西部的有色金属产业、水利电力以及部分农产品生产在国内占有明显的优势。要大力发展与此相关的产业,拉长产业链。西部地区要根据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同的资源和物种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发挥自身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如特色农业、矿产资源业、水利资源开发、旅游业等,培养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公路、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以及电网、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打通西部地区与中部和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通江达海、连接周边的运输通道。改造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也才能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步伐。西部发展根基薄弱,要加快发展除了依靠自己外,还必须吸引外部资金,发挥产业优势,输出优势产品。
2.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活力,发挥粮食生产和畜牧业的比较优势,振兴东北。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只是由于体制等各方面原因,发展速度放慢了。要想方设法激活老工业基地的活力,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企分开,推进投资、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更大程度地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转变工业增长方式,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产品开发和深加工能力,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吸引国内外的各类生产要素进入东北地区,支持大型企业跨地区重组,加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协调。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把东北三省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现代农业基地。要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确定以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畜牧业为突破口,以园区建设为起点,重点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拉长产业链,发展产业群,形成集团军,实现三次产业搭接和融合。
3加强有色金属采掘和加工等四大行业,建设全国交通枢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是指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六省。中部六省的有色金属采掘和加工业、煤炭业、食品工业(包括粮食、畜牧产品加工业和饮料业等)、机械制造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各类专用设备等)等四大行业在全国占有较大产值比重和市场份额。要积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按照市场的需要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粮食的深加工,通过农产品加工业来带动种植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要用现代技术改造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传统产业,拉长其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业、先进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走信息化、能耗低、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新形势下,中部六省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在全国区域经济板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承东启西作用。要利用的交通优势发展各类专业市场。要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完善的现代服务业,包括法律、信息、技术、咨询、金融、保险等,为东西、南北相互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提供各种便利和保障,并以此促进自身的发展。
4.东部要发挥区位、人才等优势率先发展,并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对外开放程度大,科技教育发达,人才资源丰富,具有继续率先发展的优势和条件。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有利于壮大国家经济实力,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的科技整体实力。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东部发展水平较高,资金、技术和人才有向中西部扩散的要求,这对于中西部发展是一个促进。要积极促进东部投资和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以此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仅仅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是不够的,若没有有效的区域互动机制,将会导致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区域差距仍将无法得到遏制。必须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才能形成区域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这是为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作出的制度性安排。
1.健全市场机制。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的需要自由流动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才能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实现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目前,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我国各经济区域的互动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仍然存在,阻碍了产业的合理转移,影响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导致东部发达地区面临的能源资源瓶颈约束难以有效缓解,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着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对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健全合作机制。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多个区域经济圈。今后还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打破以行政区划为界限谋划发展的思维定式,逐步从按“行政区经济”配置资源为主转向按经济区域配置资源为主,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3.健全互助机制。东部地区要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长期以来,各方面加强地区合作与互助的努力与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今后发达地区还要继续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
4.健全扶持机制。国家今后还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要建立健全发达地区反哺欠发达地区的机制,加快欠发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若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到长治久安。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比较优势。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要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地确定各地的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区域互动机制。
[责任编辑:蓝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8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