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惠锋
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能否重视并且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各级党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导向,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应把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情况、社会发展和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情况、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提高状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其次要健全干部考核制度,把对干部的基本考察和政绩考核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与资源环境指标考核统一起来,把政府自身考核与人民群众满意度考核统一起来,突出对干部的实绩考核、全面考核及长效考核。建议在提拔使用干部时,对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不履行职责、不落实政策、甚至弄虚作假者不予提拔,对于不能按时完成指标任务的要慎重考虑,对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
各地实践表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潜力最大的还是结构调整。 一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优化升级带动转变。要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把好行业准入关,提高冶金、建材、石化、造纸、印染、制革、电镀、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增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建议建立能够科学反映地方政府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调整力度的测评指标,并将其纳入区域经济综合测评体系。
二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技术进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技术示范,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生态文明建设产品的推广应用。
三是制定和实施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通过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等各种经济杠杆,促进节约能源和污染物减排工作,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加快调整高耗能产品的进出口关税政策,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将治污成本纳入能源资源的使用成本,重点是电价、油气价格和煤热价格调整,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价格机制。完善资源税制度,实行按储量征收资源税。尽快开征燃油税,实施对低油耗、低排量车辆的扶持政策,节约使用石油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经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机制。
四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整体效益。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的同时,重视污泥分离及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提升监管水平
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能源、环境相关标准,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健全和修改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三是通过确立节能与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中的有关规定,增强标准的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强化超标排污、违法排污的法律责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此外,还要加快节能统计和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抓紧完善能源统计体系,规范定期公布制度。加强能源统计队伍建设,完善节能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尽快建成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网络,加快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对流域和区域实施跨界断面监测。加强各级统计部门的力量,尽快完善数据统计规范和统计网络体系。(作者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调研室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62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