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人好做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藤 荒
现在提中华的文化复新,就尤其是要学习和研究汉唐文化,当然唐朝是少不了的。
近来有兴趣看看唐朝的历史,尤其是对于唐朝的文化很有兴趣。在唐初的时候,因为士族生活优裕,他们不必要靠自己的辛苦的劳动为生,所以有时间把兴趣放在作诗上。且他们以此来表现自己是士流的一种手段,也就是作诗。如果不会作诗,当时就不能很好的参与社会活动。加之,唐朝以科举取仕,科举就是要作诗。“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以取仕,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
因此,作诗,一是可以提高地位,二是可以作官。并且后来因为不能作诗便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就不能做官,更无疑是推动作诗运动的大踏步向前。因此出现不少好的作品。现在我们所能读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能还是一小部分,因为很多被历史遗忘了,被历史所淘汰了。就像一条河,水不停的向前流,有一部分还在小河里流的时候就已经走向异路了,有的总算汇到了大河里,但是没有能一直向前走,到达海洋。唐朝这些诗作,是被公正的时间所裁判,或被淘汰,或流传至今。被淘汰掉的是不必为它们可惜的,因为一代代的人在阅读着这些诗作,判明好与坏,好的东西才会一直被代代的人,珍如至宝。有好作品流传至今的诗人大多是有高远的思想抱负的,或是有远大的理想的。这些理想,绝对不是为一人一利,而是以天下为公。
作为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必须先要有高尚的抱负,尽管有的人是迂阔不切实情的抱负,但是有了抱负才能产生高尚的意境,高尚的意境才可能产生高尚的作品,才会流传下去,被后世人所传诵铭记。可以举出很多诗人作例子。举杜甫为例,他在唐朝是一个大家,现在人们还在读他的作品,还在研究他的诗作,还在推崇他,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作,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忧天下的精神和心怀,但是这些都是通过他的诗作来传载的。他的成功不能不说是因为他首先有高尚的抱负。他自比稷与契,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当然,他的这种抱负是迂阔的,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事实远不如他想的那样顺利,使得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坏人坏事采取“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的态度。但是,他的高尚的意境却也因此而产生。我们知道的他的名句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虽然立志要做高官,可是他对于政治的看法确实是十分天真的,他希望自己文学出众,“立登要路津”,所以他也算是一个不懂政治的人。但是,他要做大官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自己要很好的去享受富贵,而是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可是,在李林甫、杨国忠擅权的那个年代里,这样的政治理想是完全不合实际的,所以他实现不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有人评说他对朝政不满,因为他的儒家思想便“不忍便永诀”,含有批评的意思。我认为他这样是做得好的。不懂政治,不适合于政治,也不是自己所最擅长的事情,为什么还要一味的做下去呢?一个人表达自己的理想,包括政治理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方式是很多的,不能因为一条路走不通了,就认为再也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人生一世,总是在一条路关闭的时候,会打开另一条路,只是看你发现没有,只是看你愿意不愿意去走。政治与从事政治只是一种生态。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让人很钦佩的,但又有对皇权的愚忠。
无疑,做官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地位,更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当然有的人未必是这样的。
唐朝文人大都想做官,可以举无数的例子。王勃,唐初四杰之首。六岁便能作文,不到二十岁应举及第,屡到官门前献颂,是一个不安于卑位的浮躁人。想依傍圣人,可是却没有自立精神,一心想做官。他不满当前的小官职,最后小官也当不成,失职游荡流落,渡海溺死,死时才二十八岁。
李白,感到惶惑无前途。作诗“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长生与死,是李白心中的一个矛盾。不求小官,在做大官,大到宰相一类的大官,但是没有希望,是他的第二个矛盾。前一个矛盾是第二个矛盾的引申。因为,他首先是想做官,做大官,这个希望不能实现,他才求第二个,想长生不老,想做仙。正如他的《送蔡山人》“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拖。”但是,李白不是很适合做官的,因而政见太差了,也就是政治能力太差吧!他在南陵《别儿童入京》诗里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对妻子说这些豪言壮语,只能说明他对仕途险恶的无知,以为自己才大,做个宰相之类的官哪不是个探囊取物,手到擒来的。可是事实远非如此,他是不懂政治的,所以,他想做大官却永远做不了大官。
白居易因为其妻杨氏是牛党重要人物杨颖的妹子,因此被算作是牛党,在官场一直过得不好。他被迫放弃做官,但是求名之心却仍极浓。
可见,唐代文人想要做官却是实情。因为做官才有出路,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尤其是政治理想,同时又能提高自己的地位。做官后自己的诗文可以让更多的人知晓,让更多的人传诵,在那样一个资讯不发达的社会里是当然的事情。如果不能做官,大多是穷困不堪,潦倒一生,大概做官就有一切吧!这也许就是一个时代的文人的宿命吧。
社会发展是多元化的,一个人的发展也是多元化的。人一生最重要的是选择。也许在唐朝一个文人没有多大的选择机会,除了做官和写流传于后世的文学作品外没有其他的出路了,并且从事文学创作并不是一条独立的出路,尤其是在那个重士人,重做官,而不重视更多行业的社会里,严重的思维缺陷阻梗着更多的文人的发展,所以,大家就几乎只能在一条道上奔跑不息。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潮流,可是这个潮流把人们都带着而去,不管你适合还是不适合那条道路,所以很多的人只能被淹死。我认为那个潮流是世俗的潮流。一个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的,未必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是时代潮流让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不能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历史淹没了的一切,一定会被人们重新思考,让下一代的人生活得更成熟,更具思维与行动的独立性,不再完全拘束于世俗的潮流而不明不白地被淹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67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