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民主模型”的理论超越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 昱 贺武征

  摘 要:“民主模型”通过改变公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力图实现公众与政府、科学家之间的平等交流。公众主体性的确立是这一理论目标得以确立的前提。“民主模型”具有理论深刻性、实用性和人文性。
  关键词:民主模型;科学传播;公众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1-0020-04
  
  “民主模型”是英国公众对科学专家约翰,杜兰特在继本世纪60年代提出“缺失模型”之后建构的又一重要科学传播模型的理解,是西方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的产物。同时,“民主模型”的建构又为科学传播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方向,它强调公众通过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形成与科学家、政府间的平等交流,从而实现科学传播。其传播促使公众形成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激发公众关注科学技术的热情和兴趣。科学传播的过程从单向线性传播模式转变成了几方面共同参与的动态循环模式。“民主模型”的建构使公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公众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寻求者,从科学技术的旁观者变成引导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者。政府和科学家再也不能将自己的态度强加于公众。公众的态度由公众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价值观念来决定。“民主模型”对公众主体性的强调展现出了现代科学传播理论发展的精彩篇章,所以,本文拟通过挖掘公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内涵来阐明“民主模型”的建构所带来的理论超越性。这一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西方公众科学理论发展的理解,而且为国内科学传播理论的研究开拓了思路。
  
  一、“民主模型”的理论深刻性
  
  在“民主模型”中,公众的角色、地位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公众主体性的形成,构成了一个利益群体。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公众才可能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成为主动的寻求者,从被动到主动的这种转变使得西方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的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科学传播理论发展的目标、建构的方式和产生的影响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围绕着公众利益群体的形成,“民主模型”在三个方面体现其理论发展的深刻性。
  “民主模型”首先使科学传播摆脱“科学+传播”的理论窠臼。把科学传播理解为“科学+传播”是一种简单的经验认识,传统的科学普及理论就是受这种认识的影响。“缺失模型”仍然把科学传播看成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是一种对公众的灌输。“情境模型”把科学传播过程视为公众对特定情境的理解过程。这里,传播的内容扩大了,但内涵却没有改变。只有“民主模型”才从更深的层次上展开了科学传播的内涵,在“科学+传播”的理论框架中,传播体现了一种强制关系,公众被放在受众位置上。只有突破公众的受众角色,科学传播理论才可能摆脱“科学+传播”的经验认识。这一点明确地体现在了“民主模型”中。公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寻求,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科学传播对于公众来说成了一项有趣并有意义的论坛活动,它使公众的思想得以表达,公众的素质获得提高,更使公众的利益得以维护,就是在这种公众的兴趣和公众所表达的态度相互交替转化的动态循环过程中,“民主模型”诠释了科学传播。
  其次,“民主模型”还突破传统的科学传播理论建构方法,传统上,指导实践的理论模型总是等到理论本身的全部内涵予以揭示后才得到进一步展开。如果等到从理论上给出科学传播是什么的时候再来建构科学传播模型,那么,有效的模型就永远不可能产生。一方面,理论本身会发生不断的变迁,另一方面,试图寻找完善的理论也是不可能的。“民主模型”作为科学传播的实践模型突破了传统的建构方法,即不去从本体上追问“科学传播是什么”,而是从“为什么要进行科学传播”和“怎样实现科学传播”人手探讨科学传播的合理性和可能性问题。科学传播的合理性和科学的合理性紧密相连。尤其是在“把科学看作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知识”的解构主义观点产生之后,为了维护公众利益的目标,同样也必然促使与之相关的科学传播模型不断调整。
  最后,“民主模型”的建构展现出了西方科学哲学的理论发展线索。克莱姆克对科学哲学给出了初步的定义:科学哲学是通过对科学的目标、方法、标准、定义和理论进行逻辑的、方法论的分析,从而试图理解科学的意义、方法和逻辑结构。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最初是逻辑分析,后来逐渐增加了历史研究和社会学分析的方法,并且其研究对象也不断发展。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变化也影响了科学传播模型的建构。“民主模型”突出地显示了科学哲学中的科学划界对科学传播理论发展的影响。实证主义为科学知识的划界提出了实证的标准,在实证主义哲学下,科学知识只能由经验或逻辑来确认而与交流传播毫不相关。“缺失模型”(deficit model)的建构应合了这种哲学。在“缺失模型”中,科学传播成了机械的输入与输出过程,“情境模型”修正了“缺失模型”的机械性,认为公众对科学专家的信任是情境化的科学知识形成的关键。这样,“情境模型”就把公众对科学家的态度和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联系了起来。科学知识的交流和传播也就成了确证科学知识的手段,这种思想正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产物。在SSK(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将常人方法论引入对科学工作的考察,“常人方法论者的科学工作研究所关注的是科学中的社会秩序,集中于对自然科学能力系统的经验分析,以便揭示科学家是否也像日常行动者一样努力通过各种权宜性的活动和方法来产生科学活动的社会秩序”。有些研究者如林奇就在实验室民族志考察中将实验室科学活动描述为“现场工作”和“现场交谈”。可见,“情境模型”更贴近SSK的视角。“民主模型”的建构在某种程度上则体现出后SSK研究的理论成果,在建构主义者那里,主观性的因素被推到了极点,这就必然导致科学知识本身丧失了客观性。科学传播被单纯地引入到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中,这就取消了科学传播相对于科学知识形成的独立性,科学传播的内涵遭遇到被片面化的危机。“民主模型”的建构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说,是对建构论影响下的科学传播理论的革新。“民主模型”将公众提升为一个和科学家平等的利益群体,公众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流被融入科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这样,科学的划界既不按实证主义所订立的僵硬的标准,又不像科学知识社会学中建构主义那样随心所欲,而是一个多元决定的复杂体系。科学传播贯穿于科学知识的专业生产和科学知识的社会化整个过程。
  
  二、“民主模型”的理论实用性
  
  “民主模型”作为指导科学传播实践的理论模型,其建构围绕着科学传播的实践展开。它的功能性相对于“缺失模型”和“情境模型”显得尤为突出,“民主模型”的指导性不仅是给予政府和科学家的,更是给予公众的。公众在“民主模型”中成了实践

群体。“民主模型”把科学传播引入公众的社会生活,这就使得“民主模型”超越了学术研究的领域,进入到现实的社会生活领域。科学传播进入公众的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公众的社会生活。科学传播越来越成为公众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主模型”在充分体现科学传播对于公众的意义之外,还展现出科学传播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独特作用。科学传播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只是对科学技术成果的扩散,而且将其渗透到科学技术的生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上。由此可见,一旦公众成为科学传播的实践主体,科学传播不仅影响着现实生活,更反过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
  首先,透过“民主模型”可以发现科学传播为公众这一实践群体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海德格尔曾说,“科学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在世之在的一种特定形式。”可见,科学深深地植根于生活之中。一切科学,其合理性都将要在生活实践中受到检验。“而我们对世界的科学认识。都基于我们所生活的周围世界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活动所体现(或显示)出来的生活形式”。这其中更深一层次的表达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的态度和思考能获得生产性的应用。”在“民主模型”中,科学的态度和思考是通过公众参与科技决策来实现的。公众的这种参与活动不仅仅只是一时的兴趣,而是对科学方法予以思考后付诸实施,进行练习和操作。用培根的一句话来说,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应当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的生活”。而事实上,科学在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的同时,科学传播活动也就成为了公众生活的一种方式。
  其次,透过“民主模型”还能看到科学传播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新途径。科学传播对如何将求真与致用结合起来,对培养科学知识创新人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民主模型”所强调的就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激发思维、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灵魂,科学精神不立,科学认识和科学创造也必然匮乏,而科学精神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科学方法的掌握。梁启超早在90多年前就慨叹道;中国人“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太呆了,太窄了,且不说那些鄙视科学的人都把它看成器用、末技,就是相对尊重科学的人,还是十有八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结果的价值,而不了解科学本身的价值,他们只有数学、几何学、物理、化学的概念,而没有科学的概念”。“民主模型”恰恰蕴涵着在传播过程中实现科学精神方法和具体技术的一体化这一目的。“人们正是使用了各具特色的方法,才获得了各不相同的知识”。于是,人们在传播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创造了科学技术。
  最后,透过“民主模型”可以发现科学传播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动力。在“民主模型”中,科学传播与科学评价相结合,并把提高科学家的社会声望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相联系。而公众在这其中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社会声望是衡量某一阶层或职业角色社会地位的指标。然而,科学家的社会声望与学术声望同一般的社会声望不尽相同,它反映了特定社会科学价值认知的程度和水平。巴伯曾说:“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与开放阶层体系有一个重要的联系。尽管把人们吸引到特殊职业生涯有许多不同动机,但在开放阶层体系中授予任何既定职业之声望程度,在人们对向他们开放的各种职业之中做出选择时,是一个重要特别的因素。”而公众的支持是科学家取得社会声望的重要途径,公众可能在两方面关注科学家并支持科学家的行为,一方面,公众关注的是科学是否被误用,科学的误用所引发的一系列恶性社会后果,使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这一道德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们普遍认为科学家比常人更清楚他们的发明、创造的潜在价值,对发明成果的应用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更具有预见性。因而,他们也应肩负更重要的社会责任。问题的关键不是科学家是否应对科学的应用负责,而是他们如何履行责任。换言之,社会能否为科学家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条件。“民主模型”中公众和科学家、政府的平等交流,实际上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履行责任义务的平台。另一方面,公众关注科学的合理布局。宏观上看,科学的合理布局取决于国家、地区的科技政策导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的布局是由社会的客观需要决定的。社会的奖励能够引导科学家角色的交叉和转换,促进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科学体系是严格自我控制的系统,它本质上拒绝一切非科学因素的干扰,但是,科学系统与社会系统又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互动。科技成果必须面向社会,并服务于社会。默顿早已指出科学声望是科技奖励的一种形式,从而也属于科学自我控制的手段。因此,当社会系统作用于科学系统时,有效地用“科学声望”这一调节器会带来巨大的收获。而公众应该成为促成“科学声望”的主要力量之一。在“民主模型”中,公众作为实践群体正是被赋予了这种力量才成为了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三、“民主模型”的理论人文性
  
  现代学术的细密分类虽有助于研究,但也确实给“通识通学”带来了屏障。不过,学科间的相关性和互渗性又给善于思考、乐于求知的人类带来打通的“金钥匙”。诚如沈致远先生所说:“科学好比是一艘在雾海中夜航的轮船,需要人文来导航。科学越发达,航船越大,速度也越快,如果缺乏正确的航向,就更容易触礁,”但问题在于,寻找怎样的人文来导航,如果是“以人为本”的人文,那么,就可以与科学相辅相成,造福人类,让科学之船驶向金色的彼岸;如果是希特勒的纳粹人文,那么,就只有触礁沉船的厄运,“民主模型”为科学传播向着人文方向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与此同时,公众在科学传播的实践过程中,也上升为一个文化群体。
  公众是“民主模型”的核心主体。然而,公众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仅是一个利益群体、实践群体还是一个文化群体。在公众主体那里,利益和人文是统一的。公众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就是要将科学技术知识的客观真理性和为维护人类总体利益的人文价值统一起来。“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要求尊重人,重视人的幸福、人的权利、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尊重人格独立和平等的文化精神。对科学传播来说,注重人文理念更是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科学传播不能仅仅停留在信息和知识的层面上,必须深入到较高层次的人类理解和人类智慧的境界。“民主模型”为科学传播的人文发展指引了一条道路。在“民主模型”中,公众参与科学决策提供给科学发展更多的人文关怀。由于公众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以感性的方式接触周围的事物,这样,公众就容易摆脱工具理性的枷锁,站在更加公正的立场上审视科学。在“民主模型”中,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人文性表现为公共领域中的科学成为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合理性基础,并基于此提高公众的科学判断力。
  “民主模型”的人文性一是表现为公众的参与使得科学决策更加公正,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然渗透着人文精神。在普遍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下,公众对科学的判断最终要使科学以社会价值为方向,亦即科学要以社会认为符合人的尊严和有生活价值的方向来发展。对于这一问题的哲学思考并不能现实地改变科学发展的方向。因为价值观念只有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才真正体现出其意义。所以,通过理论思考得出的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需要转化为公众的观念。公众只有内在地具有了这种价值观念并参与决策,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站在社会价值立场上认识科学,接受科学的作用。
  二是“民主模型”的建构借鉴了更多的人文方法,实现了真善美的内在统一。公众作为实践主体,就需要利用科学传播来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判断力。而科学素养和科学判断力的提高则有赖于科学文化感受力的增强。将人文艺术的元素融入科学传播是加强公众的科学文化感受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民主模型”强调公众不是“粗浅地学习”科学知识,而是“深刻地认识”科学。科学美感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对真的判断力。按照理性文化去感受科学、死记硬背这种精神文化的顺序,科学的美学作用和独特点根本得不到发挥,根据对“认识”的定义,艺术认识活动虽然不独立地提供对现实的理论摹写和反映,但是,“艺术却能够在科学认识向需要它们的人的传输过程中。强化并以某种方式深化这些科学认识”,将公众放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科学已经为西方科学传播学者所重视。所以,“民主模型”不仅要让公众认识到科学在当时有效的物质效应、价值以及实践的必然性,而且要使公众在精神领域享受科学独特的美感。“民主模型”隐含着把对世界的理论掌握与对世界的美学掌握以及实践一精神掌握统一起来的意蕴。
  
  责任编辑:戴群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6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