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文向度与科学向度的统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少军 韩秋红

  摘要:马克思登上哲学舞台伊始,就深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愫,这种情愫逐步生长,最终构成了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内核。这种对新人道主义的追求始终处于人文向度和科学向度统一的路径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马克思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正是体现在这双重路径统一的向度上。
  关键词:人文向度;科学向度;马克思主义新人道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12-0031-04
  
  高扬自我意识、崇尚自由精神、寻求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和谐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作为理想人道主义者的基本价值取向。从超验走向经验,以实践本体解构逻辑本体,马克思为自己的实践人道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石,这种人道主义至此已经不是西方传统的形而上的人道主义,而是科学的实践的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将人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批判非人的资本主义制度,谋求工人阶级的解放,并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诉求。马克思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中找到了人道主义的理想归宿。然而,这种必然性中的价值归属,恰恰代表了马克思思想中人道主义的科学路径和人文路径,最终这双重路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得到了典型的呈现。
  
  一、追求自由和价值的人文激情章程
  
  马克思主义新人道主义作为人道主义思想的继承,首先贯穿其中的是对人类幸福的关怀。这最初表现在1835年他中学毕业作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但是,“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尽管如此,马克思倾注其一生精力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工作,他尽自己的毕生力量将自由播撒给了贫苦大众。这种思想在马克思早年就呈现为浓厚的人文精神,构成了其新人道主义思想产生之初的人文向度。
  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研究期间,马克思曾一度倾向于德国古典哲学。但是,随着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马克思逐渐认识到这种哲学的缺陷,开始从对应有的认识转变到重视现有的认识。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正是这一转变的开端。马克思说这篇论文是献给一位“深怀着令人坚信不疑的、光明灿烂的理想主义”长者,而“唯有这种理想主义才知道那能唤起世界上一切心灵的真理……理想主义不是幻想,而是真理”。
  在博士论文里,马克思高度赞赏自我意识哲学,表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马克思指出,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两位哲学家自然哲学的共同基础在于:他们都认为无限的原子永恒地在虚空中运动着,形成无数的天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在虚空中运动原子的不同组合而成。不同之处在于“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虚空中有三种运动:一种运动是直线式下落;另一种运动起因于原子偏离直线;第三种运动是由于许多原子的互相排斥而引起的。承认第一种和第三种运动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共同的;可是,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却把伊壁鸠鲁同德谟克利特区别开来了。”在马克思看来,德谟克利特正是囿于对原子的这种认识而把一切归结为必然性,强调决定论,扼杀了人的自由。而伊壁鸠鲁在以原子的直线运动表述了原子的物质性的同时,又以脱离直线的偏斜实现了原子的形式规定,从而打破了命运的束缚。伊壁鸠鲁说:“被某些人当作万物主宰的必然性,并不存在,无宁说有些事物是偶然的,另一些事物则取决于我们的任意性。”他还说:“在必然性生活是不幸的事,但是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种必然性。通向自由的道路到处都敞开着,这种道路很多,它们是便捷易行的。”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表现了原子本身所固有的“能动的原则”,确立了自己自由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其有价值的思想是崇尚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但马克思不满于伊壁鸠鲁对自我意识的自由所作的抽象的消极的理解。
  博士论文虽然表达了马克思对自由问题认识的新成果,但总体上还只能看作马克思经历了这一问题比较深刻的思辨过程。莱茵报与德法年鉴时期的工作和研究,马克思思想更趋于成熟,他对自由问题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写作了《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等。这一时期,马克思从简单的对自由问题付诸理想性的追求到开始了经验性的思辨。
  此后,马克思写作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深入思考了人的解放问题,对应有与现有问题的思考臻于成熟。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曾说过:“政治民族制之所以是基督教的,是因为在这里,人,不仅一个人,而且每一个人,是享有主权的,是最高的存在物,但这是具有无教养的非社会表现形式的人,是具有偶然存在形式的人,是本来样子的人,是由于我们整个社会组织而堕落了的人,丧失了自身的人,外化了的人,是受非人的关系和自然力控制的人,一句话,人还不是现实的类存在物。”“在这些权利(人权)中,人绝对不是类存在物,相反,类生活本身,即社会,显现为诸个体的外部框架,显现为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马克思认为,人的真正解放存在于人的真正自由自觉的现实生活当中。他指出,自己的哲学就是要为无产阶级服务,为一个“新世界的到来服务”。在这里,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科学向度开始歧出于人文向度了。
  
  二、人的本质现实诉求的科学表征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饱含着人文激情,然而,这种人文激情又不同于传统哲学的考察,因为在马克思以前的关于人的思考虽然也如马克思一样饱含着人文激情,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激情,而不具现实性。在马克思这里,没有把人作为一个非历史的存在物考察,而是在社会历史当中、在人的真实的生活世界中考察现实的人的存在,这既是对前人思想批判的继承,又是建立在自己独到的基本哲学原则基础之上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新人道主义思想的革命性变革,在现实性的科学意义上,对人的本质的现实诉求构成了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维度。
  马克思已注意到了哲学与现实的相互关系,开始重视哲学在改造现实世界中的作用,从而使自己的学说与黑格尔的学说和青年黑格尔派学说区分开来。首先,马克思明确表示,自己是个无神论者。而在德国神学占据精神统治的情况下,批判神学无疑等于批判德国的神学制度和封建制度。马克思

借用普罗米修斯的口说“我痛恨所有的神”,他称赞普罗米修斯是“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在谈到自我意识哲学时,马克思说,“……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在哲学中,而不是在“定在”中,通过克服“定在”的羁绊“感到满足和幸福”,但生活在必然性或“定在”之中应是必然的事,而不应被看作是不幸的事,“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
  马克思既反对康德和费希特那种在太空中“飞翔”的哲学,也反对黑格尔从理念出发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抽象观点、青年黑格尔派陶醉于自我意识的决定作用的非现实态度。马克思认为,自我意识的自由精神只能在“必然性”中实现,两者的同一是具体的同一,自我意识应该是“感性的自我意识”。“正如原子不外是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的自然形式感性的自然也只是客观化了的、经验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而这就是感性的自我意识”。作为黑格尔的后继者,马克思认为,他的学生们“应该根据他的内在的本质意识来说明那个对于他本人具有一种外在的意识形式的东西”。凡此表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想已在实践理念的层面上展开了。
  莱茵报与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思想趋于成熟,他对应有与现有关系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在这期间,马克思已经开始了从理性批判的层面到“尘世”政治批判层面的转变。而在此后的研究中,马克思进一步定位了自己的哲学研究旨向,即反映时代和人民的声音。马克思认为,鲍威尔等人把犹太人的解放和其他人的解放归结为宗教的解放,既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马克思指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宗教幻想的世界里,是对现实苦难的逃避。产生社会压迫的真正根源不在宗教里,而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实现人类的解放必先诉诸政治解放,消灭宗教赖以产生的社会根源。马克思对应有与现有思考的成熟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运动的关注。马克思认为,创办《德法年鉴》的本意是要“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为了办好《德法年鉴》,马克思于1843年9月前往共产主义运动和革命思潮十分活跃的“新世界的首府”巴黎。二是马克思以德国为例,初步论证了人类解放的目标和途径,特别是第一次找到了实现“应有”世界的现实力量,即无产阶级。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类解放就在于形成一个被彻底的锁链束缚着的阶级,即形成一个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
  
  三、人文向度与科学向度的理论自觉
  
  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现实追求人的本质的重要契机,而费尔巴哈的哲学史是从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抽象原则开始的。在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无论是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还是费希特在自我原则的同一性中推演出一切的规定,乃至于黑格尔的“绝对理念”,都将意识的能动作用被无限夸大了,以至于消解了作为意识的对象的独立性。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对象在此丧失了现实性,真正的现实性没有立足之地,而抽象的思维却得以以现实性自居。马克思认为,这是黑格尔犯的一个严重错误。这种纯粹的自我意识哲学不能为马克思所接受,也成为马克思思想历程进入费尔巴哈的主要契机。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
  与黑格尔的抽象对象性原则相反,费尔巴哈提出了感性对象性原则,并用这一原则构造他的哲学体系。在费尔巴哈看来,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是“自我意识”哲学,即没有现实的对象的哲学,因而是虚假的哲学。费尔巴哈不想在纯思想中兜圈,他希望把对象世界归还给人,认为感性意识并不是抽象的感性意识,而是人的感性意识。宗教、财富等等不过是人的对象化的异化了的现实,是客体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因此,宗教、财富等等不过是通向真正的人的现实道路。然而,在费尔巴哈那里,归根结底人的本质就是自然界。费尔巴哈认为,代替唯心思辨的,只能是感性直观。费尔巴哈的“对象性”原则,只是一种感性直观原则,“人”仅仅是自然界意义上的,“人”所具有的唯一的社会性,就是所谓的“类本质”。但这也只是“爱的宗教”而已,并且也仅仅是从原则性的角度表述的。
  与费尔巴哈一棍子“打死”黑格尔相反,在马克思那里,黑格尔的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我意识的能动性,得到了批判地保留。虽然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但是,它的动性原则却被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下来。于是,费尔巴哈的“现实的感性对象的人”,在马克思那里,变成了“从事感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人”不仅被理解为感性的对象,而且同时是能动的活动者。在马克思看来,应把人与自然置于原初的、感性的或“现实性”的基地上而达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阐明。在这里,马克思将深深的人文激情投射到革命的实践活动中去。这种人文向度与科学向度的统一最为鲜明地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主要观点。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自我,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人与自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分割地关联在一起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的生活。因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一方面作为人的劳动对象,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为人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人本身肉体生存的手段。
  人是自然存在物,也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在《手稿》中,马克思就人的特性这样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人这种自然存在物,是一种“自为的存在”,可以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选择、调节、控制、改变和影响自然环境,使之产生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某一方向的变化,这就是人对自然界的支配。所以,人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且这两种特性在人身上又是交融在一起的。因此,人总是力图突破各种既定限制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对于人的这种“受动而能动”的特性,马克思曾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人所创造出来的或“再生产”出的自然界,获得了“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界”,是“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或“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这就是“人化的自然界”。“人化的自然界”是“自然界人化”的结果。“自然界的人化”表明了人的实践的、活动的过程。
  马克思还认为,社会是“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的统一。《手稿》中马克思不仅通过“对象化活动”来理解现实的自然界与人的存在,而且也指证了这种“对象化活动”特有的“属人的”性质,即社会性。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既然人的“对象化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而这一历史发展实质上不过是“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过程,那么,所谓人类历史就不过是自然界在人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是人自己成为社会的人的历史,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成为社会关系的历史,是社会的历史。这就是说,历史的,因而也是现实的、人化的自然界,是离不开人类历史、离不开人类社会生产的过程的;而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就是人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界,通过物质工业形成的自然界的历史。在这里,“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正是如此,马克思认为,所谓人类历史或人类社会不过是“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和自然界对人说来为人的存在”的历史或社会,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历史或社会,是自然界向人生成而形成的历史或社会。
  通观《手稿》中的马克思理论,我们看到,由于这一理论的由出本质地牵涉到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发动的那场颠覆全部形而上学的哲学革命,也由于这一理论的考评本质重要地深入到现代生活的根基处,同时,还由于这一理论的话语透露着马克思科学体系中的人文关怀,至此,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双重维度得以呈现为立体化的图景。如果说理想世界的构造是根源于人们否定现存世界、解决现存世界的矛盾的欲望,那么,马克思自然理论的理想祈向是基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违拗和人自身自然的伤害而生发的。因此,这一祈向不仅表明了马克思自然理论的批判维度,而且也体现了马克思自然理论的终极关怀。
  
  责任编辑:戴群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6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