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农业产业化及其资本支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建中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在农业产业化诸多要素中,资本支持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要强化农业产业化的资本支持,培育农业产业投资家,建立多层次、多环节、协调统一的财税优惠政策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力度。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资本支持;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5)05-0006-04
  
  一、农业产业化: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
  
  所谓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一种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我国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了原有社区双层经营的局限,丰富了为农户服务的内容,提高了服务的水平,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的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2.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实现农业增效,要从多方面下功夫,但关键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这种经营方式改变了只从事原料生产的传统农业,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尤其是产业化的经营模式,通过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农户”的结构调整新机制,全面推进新阶段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3.农业产业化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农业产业化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通过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再依靠精深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创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参与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后,为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竞争能力,龙头企业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产品质量。近两年,我国政府正集中精力抓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一定要有农业的标准化;而农业的标准化一定要有农业的专业化;而农业的专业化又离不开农民的组织化。这一切,都与农业产业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凡是农业产业化推进好、有龙头企业带动的地方,农产品的质量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
  4.农业产业化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石。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人口较多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变。我国不可能走西方国家靠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推进农业产业化,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可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使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组合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这就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5.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3000多元,且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城乡之间很不平衡。农民收入上不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活就难以实现。发展农业产业化,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为农民进入市场创造了条件。通过公司加农户、批发市场加农户等有效形式,把分散的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连接起来,按市场要求带动农户生产,既可以解决农产品出卖难,使农民的初级农产品卖个好价钱,又可以通过多次加工增值,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还可以通过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或返还一部分利润等二次分配方式,给农民直接带来一些实惠。据统计,2004年,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6000多万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0%左右,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户均增收900多元。
  
  二、资本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
  
  无论是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新兴的亚洲工业化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农业产业化。他们在认识到农业产业化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更加意识到农业产业化在发展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因此,在诸如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都给予农业产业化以特殊的支持。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本支持体系,既具有战略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
  1.以资本支持来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增强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拉动力。优势主导产业具备区域资源优势、产品特色明显、市场占有率高、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等特点,如优质大宗农产品种养殖业、生态旅游农业、绿色食品、畜牧业、高科技生物农业、果林业等。它们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着联系市场和农户的纽带作用。若能以雄厚的资本实力支持这些优势主导产业率先发展,就可以对农业产业化产生强劲的拉动力。
  2.通过资金支持发展农产品商品基地,增强农业产业化的依托辐射力。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是主导产业的立足点。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培植必须落实在基地上,否则主导产业的培植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基地的合理布局、集约化经营、适度规模经营及生产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现有传统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并且能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创造特色品牌以及相应产品的精细加工和包装等方面,对主导产业提供有力支持。只有通过有效的资本支持,才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在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等群体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的连片生产格局。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系列化、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标准,最终形成稳定的生产基地,并把生产加

工基地建立与发展贮藏、保鲜、包装、运销等环节有机地连结起来。
  3.以资本支持来强化重点龙头企业,增强农业产业化的牵引带动力。由于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缺少―个中间环节――农业企业,因此有不少有见地的专家在设计应对措施时便提出了“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公司加农户”等有效形式,引导城市中的一些企业和公司与农民相结合,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种、养、加结合,产、供、销一条龙。因此,龙头企业已经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必须以雄厚的资本支持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如果能够有效地健全现有的资本支持政策,构建完善的龙头企业资本支持体系,多渠道筹集和运用资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营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好、辐射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优良企业及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就可以真正发挥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化的巨大牵引力。
  4.以资本支持来推动技术进步,增强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推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推动力。现代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从根本上讲离不开科技进步,实践中办得好的龙头企业都十分重视科技的投入和开发。因此,必须给予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科技进步充分的资本支持。要通过有效的资本运作机制,支持生物农业、新型种苗、农药、兽药、肥料、转基因、胚胎繁育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对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产量与品质,促进科研、生产、经营相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5.以资本支持来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农业产业化的整体联动力。健全的市场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培育却离不开资本支持。只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育和完善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并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运销中介组织及电子化信息网络市场;才能按产业化要求稳定销售渠道,减少市场风险,提高运销效率,保证运销增值。
  
  三、金融创新:农业产业化资本支持的基本路径
  
  融资困难、资本支持不足是目前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基本的路径就是大胆进行金融创新,广拓融资渠道,多方融资,尽可能以风险成本社会化的方式对农业产业化全面实施资本支持战略。
  1.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农业产业投资家。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产业投资基金作为基金的一部分,对扶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可以体现对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的重视程度,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具体化体现;可以有效地缓解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资本需求,减轻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巨大投资压力,使部分农业投入资金逐步从银行贷款、行政拨款转变为直接融资;可以将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引入市场机制,引导并保证社会资金用于效率最高的龙头企业的发展上。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的大体运作程序可以为:首先由省市级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联合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几大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成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的发起设立和经营管理。基金发行结束后,允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然后,根据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投资期限相对固定及其投资人利益的有效保护等因素,投资基金的设立应确定为封闭式基金形式;投资对象应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证券投资为辅。为了刺激产业投资基金从事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的积极性,并减少其投资的风险成本,应制定产业投资基金所投资企业的上市优先制度。美、日农业产业化投资公司迅猛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投资公司所投资的企业,一般在3至6年即可在各自国家的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如果农业产业化投资公司所投资的企业能发展成功公开上市,投资公司便可以将其持有的股票在证券二级市场出售,解决流通性的风险;而股票上市后的价值往往远远高于投资公司原始投资成本。当然,能上市的企业毕竟只是少数,如果中国现代场外交易市场建立,可以鼓励大量企业在“中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挂牌。
  2.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来开创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本支持的新格局。目前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呈现出财政、银行、企业负债运行的格局,居民成了大债权人。银行的信贷资金受安全性、效益性等商业经营原则的限制;政府的财政支持受其可以调动资金资源的限制和投资领域的限制。而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大都属于以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为主的比较典型的竞争性产业,所以不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支持对象,也不属政府财政适于进入的领域。那么,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投入资金就只有运用有效的直接融资手段,调动城乡居民手中掌握的资金。因为,股票市场融资的潜力巨大,一般首次融资即可达几亿、几十亿,同时还可以通过配股和增发新股,连续不断地筹集资金。更重要的是筹集的资金可以长期使用,且无需偿还。利用资本市场不仅可为农业产业化有效融资,而且还是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突破口:(1)上市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备形式,农业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水平上优于一般企业,因此,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面必然游刃有余,轻车熟路,容易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实现较好的示范效应。(2)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保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农业产业,支撑农业后续发展。这对于财政资金与科研资金相对匮乏的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而言,意义尤为重大。(3)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壳资源”的优势,通过联合、兼并、控股等途径迅速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规模经济效益,通过“聚变”的途径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联合与滚动式发展。(4)上市公司通过与农户及其生产基地紧密衔接,有利于培养一批既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经验,又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的农业生产经营群体,从而为我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升级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立多层次、多环节、协调统一的财税优惠政策体系。应从调整我国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总体要求出发,把促进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保护和扶持农业的重点,充分利用WTO规则允许的不扭曲农产品市场和贸易的“绿箱”措施,明确农业生产、农产品交易、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财税政策倾斜对象,健全保护和支持农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特别是要抓住“人世”的最后过渡期,充分运用WTO规则不允许的“黄箱”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进一步挖掘税收优惠政策的潜力,加大发

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重点可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挖掘潜力:(1)充分运用投资抵免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和促进企业通过引进外资、利用民资和吸引工商资本等多渠道投资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提高外资和社会投资的比重。(2)可考虑研究制定税率或税基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集约化经营给予支持。(3)以产业政策为指导,可考虑适当降低目前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产品的增值税优惠税率,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业附加值。
  4.重构金融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考虑:(1)重组县域信贷体系。根据目前实际,重组县域金融机构的主要思路有:①抓住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这一契机,在国有商业银行中推行金融控股公司制,改一级法人为多级法人,以增强基层金融机构的独立性,使其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同时,将国有商业银行的县域机构改造为独立的地方银行。②以地方或经济发达县为单位,新设一批民营银行。③积极引导地方性商业银行、合作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2)创建政策性金融体系。为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①从现有政策性银行派生出面向农业产业化的贷款部门,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要求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融资比例。②新设农业产业化政策性银行。即在有条件的省市,可设立由地方财政出资或担保融资的农业产业化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地方财政发债或担保发债来解决。(3)健全担保体系:①要建立多元化的担保体系。②要尽快壮大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③明确担保行业的监管法规与管理制度。④建立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
  5.通过招商引资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资本支持。面对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招商引资制约因素增多、工作难度增大的新情况,为了加快“三资”投向农业产业化的速度,可考虑如下对策:(1)把握机遇招商。2004年上半年开始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对有些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对农业等相关产业,特别是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鼓励支持的。随着宏观调控的系列措施到位,随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必将有更多的资本投向农业领域,这对农业产业化的“三资”引进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把握机遇,通过强势推进争取更多的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2)用足政策招商。2004年和2005年中央1号文件都是高“含金量”的文件,其中资金支持农业的政策,对于吸引“三资”很有帮助。因此要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为“三资”进入农业产业化开发提供政策支持,真正做到对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的中外客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一视同仁,使农业产业化基地成为吸纳“三资”的凹地。(3)创新观念招商。要在依据政策的基础上,敢于、善于创新观念,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进行农业产业化开发。要通过土地治理、土地复垦、规范土地流转,在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为招商引资争取更多的土地利用空间,鼓励引导已在农业产业化基地投资的中外客商追加投入,扩大经营规模,并通过他们积极开展以商引商活动,进一步激发多元化投入农业产业化的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7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