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创意,政府要当好“指导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舒明武

  从卖票到租船再到造船,在彭建虎创业“三级跳”中,南岸区政府可谓功不可没。这种政府作为,可能并不是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一句话,一个思路,一条信息,足矣。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点子、一个创意的背后,就是项目,就是商机,就是金钱。
  什么是创意?创意实际上就是人的智慧,是人解决问题想出的好方法。由于来源于人们的大脑,常常表现为对事物具有超前性、高瞻性、新颖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认识,所以称之为创意。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和企业是创业的主体,选什么项目、拿什么主意,政府这只无形的手是无须过问的。但是个人和企业在最初的创业阶段,还只是“襁褓中的婴儿”,要茁壮成长,除了阳光、雨露等必备条件外,还需要人们的精心呵护。同理,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同样离不开政府的创意指导。因为,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产业发展的规划者,掌握着各种丰富的信息和资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资源就是点子,就是财富。所以,政府为创业者当好“指导员”,以激发创业者的思路或灵感,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作为“指导员”,政府该如何激发创业者的创意呢?
  第一,设立持久的“创业金点子奖”。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政府有关部门可设立“金点子奖”,以鼓励创业者和广大群众开动脑筋,让更多的“新”、“奇”、“特”创意脱颖而出,出奇制胜。
  第二,经常举办创业创意研讨或者信息发布会。政府有关部门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与创业有关的创意研讨或信息发布会。在这样的研讨会上,每一个自认为有新创意的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产品”即新思路、新商机、新点子。经过这种“脑力碰撞”,说不定就能经常碰撞出创意的火花来。
  第三,构建一个“创业创意库”。政府部门可以出资面向全市甚至全国、全球征集关于创业的创意,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创意库”,凡是有创意的意见、建议均可入库,并给提供创意的单位或者个人一定的奖励,以此激励全社会人员出点子、想办法,让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动脑,积极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第四,建立一种开放性查询平台。政府有关机构在整合各类创意后,不是锁在文件柜里不管,而是要建立一种开放性的查询平台,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自由地查阅创意库的资料,借以从他人的创意中,捕捉激发创意的灵感。
  (作者系重庆市知名创意专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02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