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数字化清代档案文献数据库”通过评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中
《清代档案文献数据库》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于2005年年底正式启动的重点档案文献数字化项目,该《数据库》的第一期成果为全文数字化《大清历朝实录》和《大清五部会典》,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将于近期正式向海内外出版发行。
2007年11月4日,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成崇德、北大方正计算机技术研究院院长陈晓欧等著名历史学、档案学、版本学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对成果进行评审。
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出席了会议,对这一项目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这个成果不但是我们档案文献数字化的一个很好的成果,而且是档案编研和清史研究的一个很好的成果,是为学术研究做桥梁的工作。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档案工作,而且也是档案编研工作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和成果,她代表了我国档案数字化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我们今后应该对这类有潜力、有发展前途、对学术界贡献大、影响大的项目给予大力支持。”
清代历朝《实录》是利用原始档案,由嗣君设馆组织以编年体而辑成之先帝统治时期的大事记。全文数字化《大清历朝实录》共计3645万字,原文图像127971页。编辑体例以太祖高皇帝至德宗景皇帝十一朝《实录》为主体,并附录《宣统政纪》、《太祖圣武皇帝实录》(顺治写本的录校本)和《满洲实录》,以尽可能地维护历朝实录的完整性,使读者对不同文本间的差异有所了解。
清《会典》是记载清代国家体制和各部院职责权限及办事规则的最权威的典章类政书。全文数字化《大清五部会典》共计2610万字,原文图像85582页。编辑选以馆藏康熙朝、雍正朝《大清会典》(殿本),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和其《会典则例》(四库全书本),以及嘉庆朝、光绪朝的《钦定大清会典》和其《会典事例》、《会典图》的汉文单行本。以便于学者掌握清代典章制度的增损因革等情况,避免以往著书立说者大凡以光绪朝所修《会典》为本的疏忽。
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版的纸本《清会典》,俱为光绪朝版本,而新近由线装书局出版的《大清五朝会典》,也仅收有康熙朝、雍正朝《大清会典》和乾隆朝、嘉庆朝、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以及嘉庆朝、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图》,而缺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和嘉庆朝、光绪朝的《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略去近三分之二的内容。因此,全文数字化《大清五部会典》弥补了以往纸本刊行的不足。
专家组听取了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邹爱莲馆长关于项目提出与启动的情况介绍,以及项目总执行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络信息中心王光越主任与项目合作方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张福煜高级工程师所作《结项报告》及成果演示,一致认为: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全文数字化《大清历朝实录》和《大清五部会典》,是进行清代历史和典章制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具有切实的社会利用需求,极具实用性和市场潜力。
2. 该项成果制作从档案文献的特点出发,将保真作为档案文献数字化的基本原则,其采用的原文图像和数字化文本页面相挂接的模式,实现了两种页面的对应切换,使读者可以即时对全文检索的结果加以核对,以避免数字化难以完全消除的人为错误,同时,其勘误功能设置还可使读者纠正在阅读中发现的错误,实现对产品的动态管理,在使用过程中使差错率趋向于零,从而保证档案文献具有的权威性凭证作用。
3. 该项成果版本取材完整、权威,并针对学者阅读习惯和历史档案文献特点,编有原文本卷次目录或时序目录(时间索引),方便读者浏览。另外,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前古籍数字化的最新技术,其强大的全文检索功能可实现字字可检,即检即得;软件操作方便,功能选项较为完整,能满足使用者多用途检索和阅读历史文献的要求。
4. 该项目阶段性验收材料齐全,经现场检测,数字化校对后的档案图像和全文数据质量较好,错误率为万分之三以下。该项目产品化流程完备、管理完善、产品界面、包装设计符合产品内容性质。该项目软件编码与国际标准接轨,注重开放性,并很好地结合了历史档案文献的实际情况。
专家组认为,该项成果是档案文献工作者和古籍数字化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创造的成果,与目前海内外同类数字化产品比较,在数据采集和系统功能方面达到了先进水平。其问世不仅为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供了新途径,也标志着我国清代档案史料的刊布进入了信息化的新阶段。?荟
(作者单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00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07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