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扑灭大型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火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孟 煜

  本文在阐述了液化石油气成分、燃点低、易燃易爆等性质以及大型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爆炸速度快、温度高、破坏冲击力强等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在站位、火情侦察、冷却、扑灭火灾、堵塞漏洞等方面的具体扑救措施。
  液化石油气是工业和民用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燃料。由于它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性,在生产、运输和使用中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尤其是在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区,由于储罐集中、储量大,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灾难性事故。
  1979年12月18日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厂一座400m3常温球罐上环带焊接处突然裂开一个长13.5m、宽0.75m的大口子,大量液化石油气迅速泄漏,在一分多钟内气体扩散区域达42万多平方米,遇明火后爆炸起火,当即烧死27人,烧伤60多人(住院后又有7人死亡)。二次爆炸引发另外3个储罐相继爆炸,引爆15kg的储气钢瓶3000多只,烧毁站区及毗邻的全部建筑,还将66000V高压输电线路烧断,造成3个变电所、48个工厂断电停产2 6个小时。这次爆炸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9万元,线路烧断造成间接损失89万多元。
  1998年3月5日陕西省西安市煤气公司管理站贮气罐区一座400m3球型贮气罐底部阀门爆裂,导致液化石油气大量泄露,爆炸起火造成11人死亡,31受伤(其中9人重伤,抢救过程中又有3人死亡),罐区内2座4 00m3球罐爆炸烧毁,4座1 00m3卧罐报废,7台液化石油气槽车烧毁,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对液化石油气的灾害进行分析,总结液化石油气发生火灾的扑救措施,有助于我们了解液化石油气的危险性,对化工消防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性质及火灾特点
  
  液化石油气的英文名称为liquefied pet roleumgas。简称LPG。液化石油气是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石油气主要由催化裂解和热裂解生成。催化裂解气的主要成份是(%):氢气5~6、甲烷10、乙烷3~5、乙烯3、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5~12。热裂解气的主要成份是(%):氢气1 2、甲烷5~7、乙烷5~7、乙烯16~18、丙烷0 5、丙烯7~8、丁烷O,2、丁烯4~5,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2~3。这些碳氢化合物都容易液化,将它们压缩到只占原体积的1/250~1/33,贮存于耐高压的钢罐中。液化石油气的闪点低(-60℃),爆炸范围较宽,点火能量小,点燃后形成黄色火焰,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热(发热值约为92 100 KJ/m3~1 21400kJ/m3)。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物质,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即爆炸,爆炸速度快,爆速2000~3000m/s,爆炸威力大,1 kg液化石油气的爆炸威力约等于4~10kgTNT炸药的量,破坏性强,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的爆炸极限(体积)范围为:甲烷5.3~15%、丙烷2.2~7.3%、丙烯2.2~9.7%、正丁烷1.9~8.5%、异丁烷1.8~8.44%。液化石油气具有较高的膨胀系数,在密闭容器及管道内,温度升高会引起压力升高,从而发生超压物理性爆炸。
  为提醒人们及时发现液化气是否泄漏,加工厂常向液化气中混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或硫醚类化合物。一旦有液化气泄漏,立即闻到这种气味而采取应急措施。
  液化石油气气态时比空气重1.5~2.5倍。由于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因此,一旦液化石油气从容器或管道中泄漏,不象相对密度小的可燃气体容易挥发与扩散,而是象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滞存,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因此液化石油气储存场所不应留有井、坑、穴等,以防聚积,引起火灾。组成液化石油气的全体碳氢化合物均有较强的麻醉作用。若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浓度较高,从而使空气中氧含量减低时,就能使人窒息。中毒后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四肢麻木,接触高浓度时可使人昏迷。应迅速将伤员脱离现场,解衣宽带、保暖、吸氧。
  
  液化石油气火灾的扑救
  
  1、占据有利位置
  消防队到场后,在现场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消防官兵和消防车辆应在着火罐上风向或侧风向处集结待命,将车头朝向可撤退方向,并保持消防车道畅通,以便消防车能够随时迅速转移阵地或撤退。
  
  2、火情侦察
  若罐区外附近有小山坡、高层楼房,可居高临下侦察火情。由火场指挥员率侦察小组进行火情侦察。向该单位领导、安全技术人员索要储罐区平面图,查清燃烧罐处于罐区的位置、储罐区总贮量和储罐数量等。弄清消防车道、水源和罐区周边情况,固定和半固定灭火设施、灭火剂类型和贮存量。以及当地的风力风向、燃烧罐的容积、实际贮气量、与相邻罐、建(构)筑物的间距和起火时间。
  
  3、冷却保护,防止事态扩大
  火场指挥员到场后要区分轻重缓急,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由于储罐中的液化气压力较高,因而在较短时间内,会有很大的泄漏量。另一方面,液化石油气从液态变为气态体积要扩大250~300倍左右,加上比重比空气重,易积聚在低洼处,不易在空气中扩散消除,往往会充满整个装置区,遇有明火即爆炸。因此扑救这类火灾应该首先扑灭罐区周围的火灾,接着对燃烧罐以及没有起火的相邻罐进行喷水冷却。与燃烧罐距离小于燃烧罐直径1倍的相邻罐,在热辐射的作用下,一段时间后极有可能引发爆炸、燃烧。因此,对小于燃烧罐直径135倍距离的末燃罐要及时喷水冷却。若遇有风天,应加强对下风、侧风向处未燃相邻罐受热面的喷水冷却,并注意观察风向,一旦风向转变,冷却方向也要随之转变。消防员必须将水射到燃烧罐上部罐口或沿着完好的罐项部来回缓慢横扫,让水从上部流下来冷却罐壁,这样既省水又不留冷却空白点。
  
  4、审时度势,扑灭火灾
  冷却一定程度后,可使用密集水流分层射向火焰,其中一层直射火焰的根部,冲散正在燃烧的气体,用水流阻断火焰,使其窒息熄灭。如密集水流达不到预期效果,可用干粉扑救,干粉对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效果很好。这主要是干粉能夺取燃烧中的游离基,起到干扰和抑制燃烧作用。使用干粉灭火剂,应先对金属罐壁实施喷水冷却。喷射干粉时要选择在上风方向,干粉炮(枪)应直接对准火焰根部,以达到最佳灭火效果。以上两种方式都不凑效时,就必须加强火情侦察。如观察到火焰由红变白,由白变的刺眼,并发出“嘶嘶”的怪叫声,同时罐体设备有摇晃现象时,这是爆炸的预兆,火场指挥员应及时命令现场人员和车辆迅速撤离危险地段。
  
  5、灭火后迅速堵塞漏洞,防止气体继续扩散
  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时如处理不好容易复燃,因此,火灾扑灭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应及时堵漏是防止爆炸进一步发展和控制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如关闭阀门、用木塞、堵漏剂等带压堵漏,也可倒罐转移物料,阻止气体继续扩散,杜绝发生复燃或爆炸的可能性。
  
  6、加强统一指挥
  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情况往往比较复杂,一方面火场上有爆炸的危险,另一方面需要调用较多力量,因此,扑救时要在上级的领导下,统一指挥,严密分工,各负其责,统一行动,切忌各自为战,应在集中兵力和备足灭火剂的前提下,发出统一的攻击命令,力争一举将火扑灭。
  
  7、注意安全
  扑救卧罐火灾,水枪(炮)阵地应避开卧罐两端,防止卧罐爆炸时两端的封头飞出造成伤亡。发生爆炸时,消防人员应先就地卧倒或利用物体隐蔽,而后再跑步撤离。因其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扑救火灾时,一定要穿好防护服,防止烧伤烫伤。火灾扑灭堵塞漏洞时,又要防止冻伤,因液化石油气沸点很低(-42℃左右),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会从四周吸入大量热量,使容器泄漏处迅速降温结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18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