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出一片新天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尹宗彬
这几天,在农七师126团土地整理项目区内,12连职工余刚面对300亩冬小麦,内心充满喜悦。2010年年初,这块地还是谁也不肯要的弃荒地,现在已经成为让其他职工眼热的基本农田。谈到这块地,余刚信心十足。在12连,2010年经过土地整理项目恢复的3600亩弃荒地。已被该连职工“一抢而空”。
12连连长杜建民高兴地说:“经过土地整理,零星分布的‘小块地’摇身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大条田’,一台机车从每天耕地100亩提高到200亩,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职工们的成本降低了,增收的信心十足,连队管理压力更是大大减轻了。”“经过土地整理,俺不再靠天吃饭。又可以机械化操作,团里真心实意为我们职工群众办好事,这日子呀越来越有盼头了……”职工徐春兰也深有感触。
仅2010年一年,126团已恢复弃耕地3.6万亩,缩埂扩边2500亩,整修中心引渠900多条,面积6750亩。仅用了一年时间,全团土地整理面积达到4.5万亩。经计算,可增加每位一线承包职工经营地面积20亩,增加收入4000元。
2010年。126团12连及14连“金三角”区域的土地整理项目区内,一块块昔日荒芜的弃耕地,经过改造,生机勃勃,面貌焕然一新。从年初谁也不愿意接手承包的弃荒地,成为现在基础设施完善、亩效益近千元、人人争抢的“香饽饽”。轰轰轰烈烈的土地整理热潮正悄然改变着126团农业生产的大环境。
126团地处农七师最下游,是一个水、电、路三到头的团场,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同时,由于历年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灌溉系统防渗率极低,职工们农业用水成本始终居高不下。高额的投入,使得职工们不得不将一些效益较低的农田放弃,全团弃荒地面积逐年上升,耕地面积从历史最多的16万亩一度下降到10.5万亩。
坐守大片的土地,却收不到应有的效益,团场的干部职工都一筹莫展。为切实改善耕作条件和生态环境,团场解决了耕地经营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和矛盾,提高耕地的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业增收、职工增收。
2010年年初,126团党委开始依据实际,着手规划土地整理项目。借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家土地整理项目的机缘,因势利导,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集约科学规划,在土地整理上“做文章”。在此基础上,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新的土地整理理念,汇集职工闲散资金,全力打造土地整理精品工程。在土地整理项目区内,团场与职工签订了10年至15年的经营地承包合同,使职工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针对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缺水、缺资金等制约因素,在复垦和整理耕地上,该团全面推广节水滴灌技术,使有效节水率达100%。同时,此次土地整理项目,团场只投资电力和水利的主管线建设,其余部分均由职工按照团场规定,自筹资金建设。同时规定:通过整理的中心引渠和缩埂扩边的土地,也由职工按经营地承包管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极大地调动了职工投身土地整理的积极性。在整理过程中,职工们坚持整一片、成一片、利用一片、收益一片,让成片的优质耕地为大规模的特色农业生产奠定基础。
“土地资源是126团最大的优势。土地整理前,126团职均拥有耕地约65亩,职工增收困难,如果将所有的弃荒地都重新收复,那么每个一线职工就能增加4000元收入……”团长王永安对此充满信心。
如今,走进科克兰木,过去地块零星分散,土地利用率低,沟渠道路无序、低效的情况已大为改观,水到田、电到边、田成方、林成网、沟渠相连、路路相通的高标准化农田到处可见,广阔的田野上,机耕路纵横交错,平坦笔直;排灌渠四通八达,流水通畅;田埂边林木葱郁,生机盎然。
土地整理项目的落实,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土地效益,也有效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经整理建成的标准农田已全部划入了土地整理项目区。
在土地整理项目区内,126团还通过科学规划和定位,实施园区带基地模式,建设千亩优质粮食、千亩特色作物、千亩全程机械化棉花种植等3个高新农业示范园区,并带动3个5万亩的基地。目前,高新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已全面启动,项目全部落实后,将使团场农业种植结构更加合理,可实现农业产值3亿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346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