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学:走向语文教育新天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教育教学前线的一名教师,面对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教学改革,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中学语文新课程的课究竟怎样上?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知识是我们送给学生的,还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的?我们组织的语文课堂的讨论是否真的有效?带着这些疑问,我主动翻阅资料,积极向同行学习,并把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教学中的一些浅薄感悟综述如下。
关键词:中学 语文 教育新天地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从最初的导入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目标导学法,到后来的先学后教杨思教学法,自学、展示、反馈、评价的杜郎口教学法以及孟昭彬的有效教育,更新到目前流行的翻转课堂。面对这形形色色让人眼花缭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笔者认真学习过,也积极实践过,但课堂教学仍面临着种种问题和困惑。针对这些困惑,本人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中学语文课本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需要创立情感氛围
中华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流传至今,语文课程教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最有效的一门课程,从语文教育教学当中感受中国文人不屈不挠的品质“任尔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从语文教育教学当中感受武将誓死报国的品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感受“坐怀不乱”的品质,感受“一诺千金”的品质。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如何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学习其中的道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生活情趣,更要注重情感体验。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都不同,每篇文章的作者所处的时代都有变化,作者的情感表达也有不同。每次讲课都应为学生讲述写作背景与作者生平经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与情感的碰撞。创设一种情感的氛围,在讲述关于母爱的文章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关于母爱的歌曲,甚至可以将其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引起情感的共鸣。讲述关于故乡的文章也可以播放关于思乡的歌曲,让学生感同身受。[1]
二、教师创设“情境”教学
有一次语文课,笔者正在范读课文《生命生命》。不巧的是,有一只麻雀飞进了教室,笔者和学生一样再惊呼中停止了阅读,一是课堂有些失控,课堂秩序有些乱。笔者看到这种情形,灵机一动,何不来一堂情景教学。于是,笔者用黑板擦敲在了讲桌上,“同学们,我们的客人到了课堂来听课,我们是不是欢迎一下”,学生们笑了,此时由于学生的笑,惊到了麻雀,开始乱飞,一下撞在玻璃窗上,一名学生迅速把它捉了起来。“老师,我有鸟笼子,我养着它吧”。笔者接话道“这恐怕不行,它伤的怎么样还不知道呢?是不是请兽医看一下。”学生又是一阵哄堂大笑。“不用了吧,让兽医给小麻雀看伤,恐怕不行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嘛。”不知道是谁冒出了一句,又是一阵大笑。当前的课堂气氛已经形成,于是笔者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今天小麻雀闯进课堂来听我们《生命生命》这堂课,说明小麻雀似乎知道了什么,我们先别忙着怎么处理了,先请同学们接着老师读范文的进度,继续读文章,看文章能否给出处理小麻雀的答案?”于是,同学们静下来,认真读诵课文。在学生看完教材和教师的动员下,全体学生均同意把麻雀放归大自然。麻雀飞走了,但学生的心态则有了变化:保护生命就是保护自然,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命。一堂麻雀误入教室的意外事件竟然让我们这节课上的这么有滋有味,这真是“生活处处皆语文”。
三、打造素质过硬的语文教师队伍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将更有助于教书育人,同时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语文课堂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缺乏。改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被动局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努力,也需要语文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从知识结构、教学技能、技术手段,到职业道德、师生关系、人文素养,多方面提升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四、语文课堂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的作用不是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我们也不是万能的,什么都懂。我们教育学生的目地之一就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途径、渠道和方法等。就语文教学而言,在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渐领悟和积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学生就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这种习惯模式很重要。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尝试使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工具书、图书室,网络资源等获取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不断摸索和总结一些学习方法,当这种学习方法内化为学生的习惯时,学生就掌握了获取知识的能力。[2]
五、中学语文课本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仅仅对学生做到情感教育是不够的,这种方式是建立在学生愿意学习语文的基础条件之上的。我国的教育具有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积极地解决这个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中学与小学具有极大不同,单纯从语文方面来说,中学语文考得更为全面,更为综合,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斷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我国已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观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语文素质则分为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表现为内在的知识涵养,而语文能力的培养表现为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则是能力的综合反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实行多元化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语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面对中学语文教学这门艺术,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勤于反思、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才能把握规律,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万云武.语文教学研究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重读《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和设想》有感[J].中学语文,2010(4).
[2]刘文龙.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3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