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下新天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道勃 李春林 鲁成帆
春暖花开的南疆,阳光明媚,苗木泛绿。我们自和田出发沿315国道西行,大约行至70多公里处,一座绿树环抱的新型城镇映入眼帘。这就是被和田人誉为“兵团人在新世纪绘就的新蓝图、新杰作;兵团在新世纪新建的第一个新型国营农牧团场”――农十四师二二四团。
大手笔绘就新蓝图
2001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站在开发新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战略高度上,在和田地区皮山县与墨玉县交界处划拨30万亩土地给农十四师开发建设。同年9月,农十四师皮墨垦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正式挂牌。2002年9月,皮墨垦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土地平整工程全面展开。
在兵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农十四师党委确立了皮墨垦区开发建设战略――建设特色林果园区、特色饲草畜牧园区、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生态观光旅游园区、中心苗圃园区和新型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林果业、果品加工业、饲草业、畜牧业(乳业)、食品加工业、建材业和药材业七大产业,构建南疆最具特色的林果基地、畜牧业基地和果品深加工基地。
“要把蓝图变现实谈何容易。”二二四团政委蒙忠战感慨道,“当年,这里全是沙包,越野车都开不进去,只能下车提着鞋子往里走。”
防风固沙是开发建设的当务之急。从2003年春季开始,农十四师在地方政府和驻地部队的大力支持下,每年投入约4万人在春秋两季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截至目前,二二四团已种植经济林8.5万亩、防护林1.5万亩。
2004年3月31日,经兵团批准,农十四师二二四团成立。
高标准打造新型团场
在谈到二二四团的开发建设时,农十四师师长李应良说:“随着开发建设皮墨垦区战略的实施,我们大力发展现代高新节水农业,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你看!”李应良边说边指向不远处的沙丘。顺着李应良所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一条条宛如蛟龙的滴水管线,顺着起伏的沙丘向远处延伸,一座巨大的全防渗沉沙池如同一颗镶嵌在昆仑山下的蓝宝石。李应良自豪地说,这采用的是当今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地下管网灌溉系统。该系统利用地势落差,实施自压滴灌、涌泉灌和微喷灌,只需拧开阀门就能轻松地完成全部浇水过程。目前,二二四团第一期开发的13万亩土地,全部采用了这一灌溉系统。
二二四团的开发建设体现出团部城镇化、连队小康化、开发生态化。如今,这里办公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区、住宅区、休闲区等合理布局,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美丽的城镇格局。从2003年起,该团镇区办公楼、教学楼、门诊楼相继投入使用,海月、朝阳、明珠、天翔等住宅小区已有不少职工入住,迎宾大道、友好路、西滨路等纵横镇区。住宅小区、公园、广场、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与开发区的绿树绿草渐渐融为一体,向人们鸣奏着绿色的旋律。
3年来,二二四团共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投资8.2亿元,累计实现生产总值3995万元。
有人这样评价,近3年对皮墨垦区的开发,等于再造了一个农十四师。
新思路塑造新形象
二二四团的新职工占全团职工总数的95%,大部分来自内地贫困偏远省区。几年来,二二四团在基本满足这些职工物质生活需求、保证其基本收入的前提下,下大力气抓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建设。几年来,每来一批新职工,该团都要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
职工乔建军一家是2003年来到二二四团的,现在,他们不仅住进了新房,还购置了拖拉机和农用机具。他说:“我现在不但基本掌握了果树栽培、修剪技术,还学会了机车的驾驶和一般修理技术。作为一名兵团职工,我感到很自豪。”
随着二二四团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许多有识之士来到这里投资办厂、经商、开展金融业务。
2002年,新疆国统PCCP管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永昌玻璃管有限公司入驻皮墨垦区工业园区。2004年,一家围绕红枣深加工的企业落户工业园区。2005年,共有10多家企业与二二四团签订了合作投资办企业意向书。同年,在第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博览会上,由农十四师组建的新疆和田昆仑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出产的“昆仑山”牌系列红枣,一举夺得4个大奖,当场就有7家单位与昆仑山枣业公司签订了红枣包装、保鲜、深加工、销售方面的合作协议。二二四团也因此成为杨凌农业高科技示范区之一。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头年,是开发建设的新起点、新开始。在采访结束时,李应良说,他们将把二二四团的第二期开发建设工程抓紧、抓好,在昆仑山下闯出一片新天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36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