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励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激励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之间具有内涵本质的一致性、逻辑关系的关联性、实施方式的相似性和目标追求的共同性。将激励教育运用到思想教育、专业教育、情绪引导、校园文化、管理制度以及學生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激励教育;大学生;就业软实力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地方高校在内涵式发展中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研究——以沧州师范学院为例”(编号:20180303030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月16日
   一、激励教育的内涵
   “激励”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方管理学中,意为激发、鼓励之意。这种行为的目的是给人以行动的动力,使人的行为指向特定的目标,并通过维系人的行为产生积极向上的结果。之后出现众多对激励理论的探讨,可以大致归纳为内容激励理论、过程激励理论、行为后果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将激励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则形成了激励教育理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陆续展开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尽管研究者对这一理论存在不同的解读,但仍然有着诸多本质上的共识和一致。那就是,激励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内动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成人成才;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本领,而是要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唤醒、激励和鼓舞;激励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包括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和自我激励等;激励教育有利于教育本质的回归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在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面临新机遇的形势下,这些研究将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积极影响。
   二、激励教育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一致性
   激励教育之所以能够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是因为二者之间具有内在意蕴和外在表现的一致性和关联性。
   (一)在内涵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激励教育着重学生内动力和内驱力的激发和调动,通过学生的主体力量实现健康成长和发展。激励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非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则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操守、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创新意识等,是一种良好的人格吸引力和行为影响力。二者都关注人的内在品质与涵养,具有隐性的特点;都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都关注人的基础素养,对人的职业发展具有相对持久的支撑作用。
   (二)在逻辑关系上具有关联性。激励教育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具有逻辑上的因果联系。激励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方法,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则是激励教育的重要目的。通过实现这一目的,可以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动力,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进而推动学生形成综合素质支撑下的硬实力。学生更高层次软实力的形成,又为激励教育提供新的平台和条件,并促进激励教育产生更加丰富的效果。
   (三)在实施方式上具有相似性。由于激励教育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都直接针对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培养,因此具有相似的实施理念和操作方法。二者都以尊重学生为前提,通过激发、鼓励等方式引导、调动学生自发性意识,从而达到自主成长和发展的目的。激励教育和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升,具有生动而丰富的内涵,实现方式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渠道,而是更加注重课外渠道以及第二课堂方式,如实践活动、竞赛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公益活动以及生活习惯的养成等,是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教育和培养,这些教育往往具有隐性化、情境性和动态性特征。对于这种综合性的教育,虽然应试教育难以考量,但对学生素质提升却具有实实在在的价值。
   (四)在目标追求上具有共同性。激励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则是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教育培养的目标来看,二者相通相融,有着共同的指向。激励教育的功能是促使大学生将外部刺激内化为个体的需要和动机,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将被动盲目的行为变为主动自觉的行为,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创造。而就业软实力的培养,可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人格吸引力和行为影响力,顺利实现就业和自身良性发展。因此,二者都直接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以及成人成才,在期望目标和落脚点上具有同向的研究价值。
   三、运用激励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途径
   由于激励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近年来,沧州师范学院重视发挥激励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把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感情激励运用到学生学习生活和学校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促进了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升,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将激励教育运用到思想教育中,以强化学生的成才愿望。激励教育关注学生的自我完善和素质提升,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激发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才具有推动作用。近几年来,沧州师范学院通过每年评选“校园之星”、宣传就业和考研典型、邀请校友作报告、建立政工干部联系班制度以及广泛开展谈心活动等方法激励引导学生的成才愿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当然,激励教育不等于片面赏识,还包括对错误行为的批评和对后进学生的鞭策,这样才是比较全面的激励教育。
   (二)将激励教育运用到专业教育中,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理想。学生的专业成长,不仅包括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涵盖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理想的建立。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来看,有一个从学业-职业-事业的发展过程。学校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和前端,树立专业理想,激发学生的事业追求是最终的目标。而要形成事业追求,离不开自身的内驱力和内动力,由于激励教育对于内驱力和内动力的激发具有巨大作用,因此应该在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主动运用激励教育以提高专业思想水平。沧州师范学院围绕培养学生专业思想,每年开展“魅力大一”教育和专业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专业体验和职业情怀,提高了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三)将激励教育运用到情绪引导中,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励教育能够使学生正视自我,正视周围环境,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優点和不足,能够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体验,使学生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并用恰当的方式适应环境,处理学习生活及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尊重学生,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把教育的外动力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动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四)将激励教育运用到校园文化中,以丰富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丰富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这种非量化的功效,不仅对于学生学习乃至对于学生的一生都可能产生深刻影响。沧州师范学院注重有形的和无形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教育资源。在有形文化方面,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优雅葱郁而富有诗意的校园景观以及齐越教育馆、洪昌美术馆、生物标本馆、文字博物馆、校史馆五个教学场馆,打造了组合式的项目激励格局。在无形文化方面,通过建设文化墙、考研墙、创业墙以及普遍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创新创业讲座、典型报告会等活动,形成了具有文化底蕴的校园发展文化。
   (五)将激励教育运用到管理制度中,以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奋斗精神。管理工作不是机械的、生硬的,而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尊重人、关心人为前提,要在管理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合理的激励方法,才能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沧州师范学院在课堂管理、宿舍管理、学生综合测评方面实施的一系列宽严适度、管教合一的管理制度,成为对学生激励的重要渠道。
   (六)将激励教育运用到学生实践活动中,以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和创新精神。由于激励教育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和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聪明才智,成为能担当、能创新、能够不断取得新成就的有用人才。沧州师范学院通过提供场地、强化实训、师生同台研讨等方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推动“双创活动”的深入,双创“孵化园”和学生创新团队多次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
   (七)将激励教育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情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与专业学习有关,而且与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行为息息相关。高校的教育管理必须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特别要注重针对学生个体不同情况,通过激励方法强化工作效果。为此,沧州师范学院建立政工干部、管理人员、党员教师联系人制度,开展常规性、人性化的关照与生活指导,通过自建的爱心基金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扶,涵养了学生的生活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珂,汪淳.激励教育法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4).
  [2]马军.初探激励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意义和运用技巧[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3]乐风,吴洛婵.第二课堂: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5).
  [4]陈乐敏.大学生激励教育的路径探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4).
  [5]秦峰,尹小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构成要素及培养策略——以九江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15).
  [6]冯帮,朱弟珍.教育激励理论再诠释[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7]顾娟.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情感激励的运用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000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