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思政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的高效思政教育中,对于学生的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应给予思政教育足够的重视,完善管理模式,创建出能够促进大学生发展的管理方法,提升对高校学生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思政教育 管理水平 策略 高校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市场在选择人才时,不但需要人才能够掌握全面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求人才具有优秀的思政素养和人文素养。高校是为市场输送人才的重要领域,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发挥出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对大学生的管理水平。
1.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
思政教育是当前各阶段学校的重点课程之一,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可以通过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政品质让学生能够全方面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对于当前的高校来说,提升思政教育的管理方式,为我国经济的建设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再结合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和完善,提升对学生的管理水平。
2.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方式比较落后,不符合时代的发展
高校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学生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发生着改变,然而,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却并没有改变,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特别是一些相对偏远的高校,在管理方法上更是传统,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学生对管理存在排斥心理。
2.2高校对思政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实际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养成健全的品格。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高校并没有给予思政教育足够的重视,思政教育对学生没有产生真正的影响。教育资源上的不充分使得对学生的管理面临很多的困难,同时,由于对学生人文法制方面的渗透不到位,使得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只是表面的现象。
2.3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随着教育的普及,高校也不断的在扩大自己的招生规模,致使高校的大部分经费和精力都耗费在了对学校的建设中,从而忽视了对师资队伍的完善,导致高校思政教育方面缺乏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很多思政教师都是由非思政专业教师或辅导员来替代,无法将更专业、系统的思政理念渗透给学生,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3.思政教育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
3.1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管理保障系统
3.1.1完善高校学生管理保障系统的背景
目前,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的重视使其发展的越来越迅速,然而,随着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招生规模也不断的加大,导致当前的教育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学生的需求。因此,国家要加强对高校教育的经费投入,丰富高校的教育资源,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拓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1.2在思政教育模式下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之,恶劣的环境将会对思政教育的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国家才会提倡政府部门要提供德育教育工作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的需求,加大对校园“软环境”建设的力度。高校要积极举办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来从精神层面上感染学生,使学生能转变自己的观念,提升对职业的认同感。比如,高校可以多宣传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创业历程,让在校生树立在校踏实学习,离校努力拼搏,到岗敬业奉献的信念。
3.1.3加大力度建设思政教师队伍
高校需要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思政教师队伍,对此,高校必须积极为思政教师创造外出进修的机会,提升教9币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对思政教育工作的热情,使得他们能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符的优秀人才。
3.2高校要明确自身的办学方向
高校的办学方向应该是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路线。所以,高校要时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能够享受勤工俭学、贫困帮扶、就业指导等服务。高校通过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怀和爱心,让学生能主动的接受思政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3.3高校思政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
3.3.1从不同维度确定教师的角色功能
从社会心理学方面来说,人们希望教师能扮演多种角色,如教育专家、辅导员、心理专家、朋友和领袖。而对于高校的教师而言,还多了一些角色期望,如就业指导者、人生指路人、创业分析师等。因此,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需要结合专业的特点来明确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首先,教师是体现高校办学理念的首要人物,要积极的完成高校部署的各项任务。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高校想要存活和发展,就必然要结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创建与之相符的办学理念和思路。作为教师,就需要从高校发展的整体角度来开展教育工作,做好执行有力。其次,教师是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致力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集体性的活动。集体是学生学习中的主要形式,集体的氛围对学生的品质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谐、优雅、愉快的集体氛围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还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眭。
3.3.2思政教师在职业规划中的作用
思政教师要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做好及时有效的引导,学生职业规划的效果直接影响日后的就业和高校的发展,所以,高校教师要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状况,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学生必须及时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在价值,明确人生方向。作为思政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我、职业机会、现实条件等做出正确的分析,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最终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想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3.4合理建设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
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且艰巨的教育工作,需要在校党委的带领下组建学生管理部门、学生党团活动等思政资源,强化各部门的交流与协调,分工合作,使得各部门都能明确自身的职责,实现高校内部多方的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结合高校自身具有的特点,学生在校园内容接受思政教育之余,高校也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多参与实习活动。学生在校外参与实习的过程中,思政教育如何持续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如何开展是高校需要及时处理的一个问题。对此,高校要积极与学生实习所在的企业进行及时的沟通,在企业中成立一个临时的学生管理部门,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接受思政教育,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专业产生深厚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三观等。
3.5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和管理意识
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都离不开高校的思政教育,学生自身的社会行为标准语高校的思政教育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希望和未來,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将良好的道德素养循序渐进的渗透到学生的心中。高校可以积极开展公益教育或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上的公益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不但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具有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符的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养等。由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思想的不断变化,高校必须在思政教育模式下,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管理方法,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创建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系统,进而在不断实践中有效的提升学生管理的水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13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