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庆市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趋势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深入研究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和新变化,对于在新时期趋利避害,合理调控城市化进程让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够真正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红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一、重庆市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现状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重庆市坚持城镇化、工业化双轮驱动,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农村人口市民化的趋势愈加突出。据2018年重庆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7年重庆市年末户籍总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08年的3257.1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3389.8万人,十年间增长接近133万。在户籍总人口增加的大背景下,重庆市人口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改变,城镇户籍人口呈上升趋势。2008年至2017年,农村人口由2349.7万人减少到1753万人,城镇人口由2907.4万人增加到1636.8万人。
  非农产业吸纳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从就业的空间分布来看,城镇就业比重持续提高,2012年,全市城镇就业占比达到52.4%。从就业的产业分布来看,2008年至2017年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上升,从840.24万人上升到1239.67万人,非农产业就业占比从56.3%上升到72.3%。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1)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趋势明显,转移态势保持平稳增长。全市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潜力不断提升,转移就业的规模有所扩大。从历时数据来看,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占比自2013年以来均保持在半数以上增长,由2013年的56.4%上升到2016年的56.6%,这表明重庆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规模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呈增长态势。从共时数据来看,2016年重庆市劳动力总量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3%,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占全国劳动力转移数量的2.6%,可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劳动力总量的比例较为合理。
  (2)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性增强,就业收入有所提高。全市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时间增加。平均从事当前工作时长呈递增趋势,由2011年的3.69年增加到2016年的4.94年,务工时间以2-5年为主,1年以下的占少数。可见近几年常年外出务工已占相当比重,流动频度有所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逐年增强。农村劳动力务工收入呈上升趋势,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村家庭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2011至2016年,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不断提升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高出全国人均水平503.6元。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2013至2015年外出务工与本地务工年均收入相对比值分别为12:5、13:8和12:7。
  (3)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提高,就近就地择业趋势日益明显。服务行业逐渐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第二产业就业数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第三产业就业的数量则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劳动力从事制造业人数下降,第三产业中转移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农村劳动力本地就近择业呈上升趋势。2011至2015年东部地区吸纳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比重由50.6%下降到43%,减少了7.6个百分点。2011至2015年时间内市内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比重由37.4%增加到46.4%。
  二、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偏低,返乡创业瓶颈有待破解
  一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总体偏低,就业工种技术含量不高,就业缺乏竞争力。从职业来看,体力型和低技能行业就业比重较大,2016年从事制造业占29.3%,建筑业占31.2%,住宿餐饮业占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9.9%。从工时来看,农民工工作时间相对较长,2016年每个月工作22天以上的占77.9%,每天平均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97.1%。二是返乡创业难度较大,积极性有待提升。2017年全市农村累计转移劳动力为819.6万人,返乡创业人数累计为52.7万人,仅占6.4%。据2016年重庆市扶贫办的调研结果表明全市农村劳动力农村创业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技术风险大、人工和机械成本投入高和农业投资回报率低三个方面。
  (二)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就业结构分布有待调整
  一是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以30-50岁之间的青壮年为主,占比超过五成,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群中,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占70%以上,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25%,整体上文化素质偏低。二是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不足。2011至2016年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非农专业技能培训的占比不超过35%,且这一比重处于小幅下降的趋势。六年间接受过农业和非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比重由41.75%下降到39.81%。三是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不足,第二产业就业过剩。受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带来城镇新增就业部门产生数量不足以及产业升级过程中机器对劳动力的替代排挤效应影响,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程度不够,全市农村劳动力主要转移到以建筑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就业。从市内就业的结构看,2015年农村劳动力第二产业就业的占比达68.4%,第三产业就业的占比为31.6%,低于第二产业就业占比36.8个百分点。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未健全,权益保护有待加强
  一是農村劳动力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就业信息服务网络有待健全。2011至2015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和自发的形式就业的比例占93%以上,通过中介组织介绍的比例不足2%,而通过政府或单位组织外出就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2.17%降到2015年的1.04%。二是农村劳动力用工管理缺乏规范性,权益保障有待加强。从合同签订情况来看,2011至201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村劳动力比重下降,没有签订用工合同和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二;从社保缴纳情况来看,受自身参保意识、就业流动性以及企业利益驱动等综合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低,险种较为单一。2015年农村劳动力参加基本保障比率分别为:社会养老保险为16.48%,工伤保险为25.52%,基本医疗保险为16.85%,失业保险为11.64%,生育保险为4.98%。   三、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破解农村劳动力创业瓶颈,提高就业创业质量
  一是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积极促进产业链的优化配置,让农民工在不同层次产业劳动力市场中实现就业。利用“互联网+”的新模式改造传统农业产业链,扩大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加快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步伐.二是强化创业财政金融服务,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金保障。完善财政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办的微型和鼓励类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力度。对农村劳动力创业初期按规定给予开业补贴、租金补贴等优惠扶持。三是加大创业宣传和信息服务,激发农民工就地就业创业积极性。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引导农民工智慧就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全方位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就业创业政策和全市用工信息的知晓度。
  (二)健全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是健全面向全体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动员技工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统筹推动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加快构建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针对农村劳动力特点,大力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按规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实施分类培训。指导各类培训机构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三是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紧紧围绕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过程中提高能力、顺利就业、依法维权的需要,建立健全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以培训促进就业、就业引导培训、维权稳定就业,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维权意识,促进平等就业和素质就业。
  (三)强化农村劳动力权益保障,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一是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对农民工的免费服务制度、就业援助制度、失业管理制度、对特定农民工群体的专项服务制度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二是推进改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实施梯度的社会保障政策,在市城乡社会保障转移接续的基础上,整合各项社会保障项目,实施针对所有进城人员的最低社会保障及在此基礎上可选择的保障制度。三是加强法治建设。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建立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创新创建行政部门多元化调解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行动,对全面稳妥化解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欠薪隐患案件分工负责、综合治理。探索将企业欠薪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进一步落实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29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