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文化企业规模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民族文化自信,搭载文化产业发展快车,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作为文化大国,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背景,文化产业将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作为文化产业构成的重要部分,我国数量众多的民营文化企业在法治环境、融资通道、版权制度、企业家素质以及文化科技融合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民营文化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全球化民营文化企业规模化
我国文化企业中约2/3以上为民营文化企业,民营文化企业的总产值占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的比例已超过50%,在上海、北京、深圳及浙江等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民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先驱者与领导者。民营文化企业目前正经历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对民营企业在法治环境、融资通道、版权制度以及文化科技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现状
(一)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区域不均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经济创造的GDP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左右已经发展为当前的超过50%,民营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迅猛发展,这对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宝贵的契机,同时国家也逐渐让民营民办企业进入文化经营领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是近年来我国实现文化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各地的民营文化企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壮大,但目前来看,我国民营文化企业各地的发展并不均衡,有些区域发展速度较快,例如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地区以及沿海城市,而有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甚至没有发展。
(二)民营文化巨头企业产业渗透及引领能力较强
在我国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着民营文化企业巨头数量多、实力强、经营规模广的特点,在经营其他产业的同时,也经营文化产业,这类企业往往基础实力较强;同时新起家、注册资本较少、经营规模较小的民营文化企业数量同样较少,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民营文化企业主要以集约化程度较低的小型文化企业为主,以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浙江省为例,全省共4万余家民营文化企业,而其注册总资本仅为260亿元,据此推算平均每家民营文化企业的注册资本仅有600万元,其中还包括部分大中型民营文化企业,其数量分布呈明显的“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造成该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精神产品生产企业,其产品内容对技术层次的要求较高,并且在政府方面主要对其产生的社会影响规定较为严格,因此,民营资本对其的获利能力持怀疑态度,不敢贸然进场;二是文化产业的盈利周期较长,且在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铺垫,对于部分经济实力不强的民营企业来说,进场门槛较高。由此可见我国民营文化产业仍处于一个发展时期,经营能力与经营规模仍具巨大的扩展空间。
二、民营文化企业规模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一)法治环境不规范
首先是关于文化产业的立法缺失,当前我国的民营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网络、娱乐、影视、文化教育、培训及广告等创意产业,但是国家对于上述新兴文化产业除部分基础法规外,在立法层面中仍然存在不少的空白,且一直存在着以政策替代法律的现象,缺失相关法律对民营文化企业的保护与规范是民营企业规模化发展空间狭小的重要原因。
此外,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主要是利用产业政策完成,再细化为地方的行政规章及管理办法条例,但许多政策制度在制定时,往往缺乏深入的调研、评估与听证,进而导致政策的内容“不接地气”且在执行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价与责任机制。导致许多民营文化企业难以从产业政策中获得支持。
(二)民营文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淡薄
知识产权的监督保护不到位,对于大部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来说,知识产权是民营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知识产权的监督保护中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民营文化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差,自主权利观念淡薄,对版权保护的认识肤浅;第二是国内市场环境中盗版与微侵权现象较为突出,以当前的手机游戏为例,当一款游戏取得较大的市场影响力后,市场中将陆续出现相同类型的游戏,甚至该现象还存在于部分行业内规模较大的知名企业中,类似案例的出现与我国民营文化企业的版权意识缺失密不可分,虽然对于企业而言可通过不正当竞争条例对有侵權嫌疑的公司提起诉讼,但对于数量较多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而言,其无法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及资金去完成维权,导致市场混乱。
(三)融资渠道不通畅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政府补助、银行投资、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等,但是,民营企业争取融资的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较多的困难。首先,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政策相对较少,而政府仅有的少部分资金扶持政策符合的主要对象也为少部分大型或国有文化企业,最终能够分摊到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资金较为有限,不能充分满足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需求;其次,在申请银行信贷时,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通常会缺乏护理的信用保障,而文化企业最主要的资产就是自主知识产权与品牌价值,固定资产较少,而自主知识产权与品牌价值又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无法作为企业的有效资产进行抵押,故对于我国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来说,既无足够的抵押资产又无充分的风险担保能力,导致其获得银行贷款难度较大;最后,虽然我国将文化产业作为今后的重点发展产业,但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产品的投入产出比较低,不稳定性较强,即使能够盈利,其形成规模化盈利的周期也较长,因此无法受到风险投资市场的青睐,故民营文化企业的投融资环境不佳也是制约民营文化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民营文化企业复合型文化经营人才缺乏,经营效益较差
从当前我国民营文化企业的经营现状来看,其大部分的经营人才均为自其它行业转入文化领域的商业人员,真正了解文化产业的运营模式且热爱文化产业的人才并不多,但是实质上,文化产业的生产及运营与常规产品的生产及运营类似,都遵循正常的运作与经济规律,尤其是在“互联网+文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市场变化莫测,文化企业需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能迅速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战略、不断学习并将知识转化为产品的文化人才,而一些学校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锻炼平台,导致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足。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过于浮躁,未能脚踏实地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积累,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较差;有的学生遇到问题习惯于逃避或随便应付,并不做深入研究,企图依靠他人为自己解决问题,坐享其成;有的学生对于市场的人才需求不够关注,对市场缺乏敏感度,导致无法明确努力方向并针对性进行培养锻炼。造成在人才市场中既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养,又具有创新能力,既了解产业发展规律及产业经营管理,又能针对现代文化企业的特点进行资产运作、经营管理、品牌打造以及文化市场的未来预期的专业性复合人才严重缺乏。 三、促进民营文化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治环境,加大民营文化企业扶持力度
首先,针对文化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或完善是促进民营文化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欧美日韩等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早已对本国文化产业的相关运行规范进行法律上的限制,因此,为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我国也应当尽早制定文化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我国文化管理规范的统一性与完整性。使中小型文化企业在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时有法可依,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化产业的风险投资可预测性增强,同时完善文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立法,强化对民营文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新媒体、教育、培训、游戏等产业的微创新进行保护,在完善自主知识产权相关立法的基础上针对文化产品的独创性进行详细规定,以提高中小型文化企业进行不断创新并完成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促进文化产业产业链的完整。此外,促进文化产业产业政策法制化也是政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是由立法机关对文化产业部门法进行制定,然后再由不同部门及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具体确定不同类别文化产业的具体优惠及扶持政策;其次是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机制进行优化,在对当地文化产业的有关政策进行制定时,可邀请当地民营文化企业代表及行业内专家共同参与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来,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反应民营企业对于政策的切实需求,提高政策的可落实性;最后是建立文化产业政策的评估及问责机制,在政策落地后,对其取得的效果及切实对民营文化企业起到的帮助进行科学评估,帮助当地政府对民营文化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二)突破中小民营文化企业融资瓶颈,发展文化产业新型融资体系
为促进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应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行扩宽与优化,首先是充分激活私募股权,通过私募形式吸引权益性投资例如个人、保险公司、风险基金及杠杆收购基金等进入中小型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中;其次是对文化产业资金进行调控,虽然当前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投资规模较大,但各类针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资金及社会风险贷款主要的流向通道仍是国企或规模较大的民营文化企业或是平台类民营文化企业,上述企业一般为已上市企业或实力较强,对于政府扶持资金及社会风险贷款的需求相对而言并非十分迫切,同时,大量的从事文化产业的生产及服务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现金流并不充裕,对于扶持资金以及社会风险贷款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难以上市,平台并不强大导致难以获得股权类投资。因此,建议政府在设立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政策时,应多考虑大量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诉求,将扶持资金向民营文化企业倾斜,帮助一部分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文化企业获得非营利性的资金支持,同时倡导社会风险投资多关注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加强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以帮助大量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发展。
(三)积极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文化产业联盟
文化产业园区基本的前提是文化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呈现,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创意,而创意灵感的获得往往来自于与其他同行相互接触的刺激,在众多的活动中特别是多样化文化聚会地点的出现,通常能充分提供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以获取灵感。因此,集聚地点的设置通常被考虑到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策略中。且文化产业园区应当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孵化平台中的一种产业链集聚形态,不单单是文化产业同类型企业的集聚,同时,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需要的资源配置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结合当前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强引导与调控,充分与当地优势文化品牌特色相结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区;此外,地方政府应当对当地有潜力的重点文化企业項目进行大力扶持,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文化企业,同时给予一部分具有技术实力及发展潜力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税收、水电、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打造文化产业园区,引导园区内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并不断完善区域文化产业链条,逐渐形成适应于地区发展方向的文化产业联盟,支持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
(四)培育民营文化企业家精神,强化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随着民营文化企业竞争日益剧烈,民营文化企业家虽有创新的动机,但由于其创新素质和能力较弱,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科学素质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方面。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企业家科学素质”,并指出企业家科学素质与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内在关联。这提醒我国民营文化企业家,不仅要重视文化素质,更要重视提升自己的科学素质,学会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在促进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地方政府应当结合当地文化产业特色及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文化产业人才政策,积极前往沿海等文化产业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开展招商推介会,吸引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文化企业或文化产业人才入驻,同时建立及完善对于文化创新人才的鼓励激励机制,培养符合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民营文化企业及文化产业带头人,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鼓励当地高校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并给予企业在招募高校文化产业人才方面一定的补助,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注重当地文化氛围的营造,不定期开展文化探索、文化讲坛及文旅活动等社会性公益活动,营造包容开放的社会文化氛围,吸引高端文化人才及规模化文化企业向本地聚集,既注重新兴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又注重当地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此外,还应结合当前科技发展的方向,加强新型科技创新对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利用科技手段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上,吸引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利用高新技术融合文化资源,帮助发展民营文化产业性业态,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形势的多样化及规模化。 虽然当前我国民营文化企业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但从总体来看,民营文化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促进民营文化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民营文化企业应当抓住当前各种利好政策的机遇,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打破各类束缚,不断完善自身体制与运营机制,重视企业管理与创新,同时政府也应当积极建立区域文化产业链,强化文化产业联盟,将土地、税收及财政扶持政策向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倾斜,帮助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化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施楷鑫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改革研究分析——以福建泉州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18(05).
[2]Hong XiaoA Brief Analysis of Financial Support to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athematical Finance,2017,07(01).
[3]谭劲松,雷超,闫成松文化产业发展要有“八大转变”[J].浙江经济,2017(05).
[4]郑超唐山民营企业发展中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唐山学院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6(02).
[5]劉贝,李根民营文化企业融资难成因及对策研究——以陕西为例[J].学理论,2018(05).
[6]陈端民营文化企业的跨国并购与业务融合“扫描”[J].中外企业文化,2017(01).
[7]吴欣晔浅析我国民营文化企业电视剧海外战略——以华策影视为例[J].商情,2017(03).
[8]刘丽丽,汪丹新时代下,民营出版企业发展的新路径[J].出版广角,2018(14).
[9]解学芳,臧志彭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控制力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18,41(01).
[10]赵星泽,徐文怡,张菡秋子产业链角度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8(35).
[11]江菁菁文化产业企业管理案例——光线传媒管理模式浅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13).
[12]郑婷婷,林宪生我国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2).
[13]湖南省民营文化产业商会成立顺应形势整合资源互助共赢创新发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7,51(02).
[14]王海兵,杨蕙馨中国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40年:回顾与展望[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9(04).
[15]Asibey Michael Osei,Agyeman Kwasi Osei,Yeboah ViviThe Impact of Cultural Valu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Case of the Kente Textile Industry in Adanwomase of the Kwabre East District, Ghana[J].Journal of Human Values,2017,23(03).
[16]范志忠,封雨汐互联网时代民营影视企业的产业融合与跨越式发展——以华策影视为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25(01).
[17]ZHU Hui,YANG Si-tingResearch 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in Dalian City[J].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2018,8(06).
[18]Asibey Michael Osei,Agyeman Kwasi Osei,Yeboah ViviThe Impact of Cultural Valu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Case of the Kente Textile Industry in Adanwomase of the Kwabre East District, Ghana[J].Journal of Human Values,2017,23(03).
[19]潘爱玲,邱金龙我国文化产业并购热的解析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20]郑海江,陈建祥从供给侧发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J].中国出版,2017(01).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企业家科学素质测评体系构建”(项目编号:JC18114)阶段性成果〕
(刘磊、刘维刚,江西理工大学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46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