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摩擦现状、动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在双方经贸密切合作的背后,贸易摩擦事件不断升级,这对中欧双方经贸关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也给不景气的全球经济更添阴影。在已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规模、产品领域和地区分布三个层面探析中欧经贸摩擦呈现的新趋势,然后选取中欧贸易摩擦中的焦点问题,研究中欧贸易摩擦的现状和动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欧盟;贸易摩擦;经贸关系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2.019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发展,我国在对外贸易领域取得突出成就,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经过长期的探索,双方在经贸、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员往来等众多领域展开互惠互利合作,总体上形成长期稳定战略合作格局。然而,随着欧债危机爆发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中欧经贸合作中的不利因素正在逐渐凸显。中欧贸易摩擦就是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中欧贸易摩擦中的焦点问题,研究中欧贸易摩擦的现状和动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中欧贸易摩擦的特点
中国是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但是随着反经济全球化和欧债危机,中欧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从2016年欧盟官方发布的对外贸易处置案件来看,中国一直位于欧盟通报的首位,中欧贸易摩擦是欧盟对外贸易摩擦的重要来源。
伴随金融危机的持续扩散和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中欧经贸关系中不利因素不断扩大,欧盟针对中国存在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并有不断强化的趋势。当前中欧贸易摩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长期以来中国出口的产品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也因此遭到本土企业的疯狂抵制。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年以来,中国始终是全球范围内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反倾销调查案件针对中国展开。作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摩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涉案的产品和金额不断上升。自中国宣布改革开放,重启对外贸易开始,欧盟即对中国展开反倾销调查,此后40年几乎从未间断。2016年欧盟向全球共发起98件大型立案,共向中国发起10件,超过立案总数的10%,欧盟向全球发起的立案调查数量并没有在增加,但是对中国的调查增多。中欧贸易摩擦的涉案金额也在不断扩大,2010年欧盟对华发起大规模反倾销涉案调查,涉案金额超过40亿美元, 2016年欧盟对华贸易摩擦涉案金额超过130亿美元,可见贸易摩擦的程度越来越深。
1.2 贸易摩擦所涉领域不断增多
欧盟对华贸易摩擦涉及领域不断扩大,同时涉及摩擦的产品不断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化。从2000年到2015年中欧贸易摩擦的涉案产品情况来看,涉案产品从原先的皮革类、纺织类等初级产品扩大到数据存储器、光伏组件、集装箱检测设备等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
1.3 南欧、西欧和东欧的国家趋向于贸易保护,也是欧洲国家中对中国采取贸易制裁最多的地区
以西班牙、法国、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体系健全,但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较高,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物美价廉,对本土企业生产发展造成严重冲击,引起本土企业的强烈不满,为保护本土工商业,西欧国家最热衷于对中国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这样不仅打压给中国一出口产品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也打压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积极性。2016年第一季度,西班牙就对中国发起34项调查,已经超过2016年中国-巴基斯坦贸易全年贸易摩擦事件的总和。从纵向的角度来看,2006年至2016年这十年间对中国通报总数前5位的欧盟国家也都来自南欧、西欧和东欧,以西班牙、德国、法国、匈牙利、斯洛伐克为主,前5位的国家发布的通报数占总数的50%。由此可以看出,中欧贸易带有强烈的地域划分色彩。
2 中欧贸易摩擦的焦点问题
2.1 反倾销问题
在欧盟对外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已经成为欧盟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在1995年-2015年被欧盟指控和倾销的地区主要有中国、印度、韩国、台北、俄罗斯等,而中国是欧盟反倾销的首选对象,占反倾销总数的37%。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涉案产品比较集中。化工产品、纺织品、贱金属及其制品、机电产品反倾销调查数占欧盟对中国反倾销总数的85%左右。
从2016年欧盟对华反倾销各类产品来看,冶金工业占比最大,达到62.5%,其次是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和造纸业,各占比12.5%。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措施旨在通过具体技术性条款的规定保护劳工权利、消费者权益和知识产权,促进国际贸易健康有序发展。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水平、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发达国家往往采用隐蔽性的技术标准阻碍具有低价优势的发张中国家出口产品进入,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比于反倾销和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长期性、隐蔽性、不公平性,处理难度更大,对处于技术弱势的国家造成的伤害打击更大。欧盟是世界上运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最频繁和严格的地区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欧盟指令和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涵盖工业品加工、制作、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了我国出口企业成本,并对相关优势产业造成严重伤害。
2.3 动物福利壁垒
欧盟是动物福利最积极的倡导者,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动物福利保护体系。近年来,欧盟将动物福利与贸易相挂钩,构筑了动物福利壁垒体系。
中国是动物饲养大国,欧盟定制的一套高于国际标准的动物福利体系涉及动物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直接提高了我国肉类产品出口成本,且极大增加了出口难度。当前我国肉禽类产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但是出口量不足十分之一,出口到欧盟地区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动物福利壁垒的存在。 同时,动物福利壁垒也会波及对外贸易中的其他行业。皮革、中药等以牲畜或牲畜加工品为原材料的产品的成本也将大幅提高,而以中國本土食材为主的餐饮服务业也将受到冲击。 2.4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在判断一国出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及倾销幅度时,市场经济地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加快经济改革,其他国家可以在15年的过渡期内以“非市场国家”对待中国。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深入的市场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长足进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突出强调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毋庸置疑,中国已经完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对于“市场经济国家”规定的标准。然而直到2016年底过渡期结束,其他国家纷纷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欧盟仍然没有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给出正面回应。如果这些国家不承认市场经济地位将导致我国的出口企业在对外贸易摩擦控訴中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反倾销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并成为我国企业败诉的主要原因。
3 中欧贸易摩擦的原因
3.1 中欧贸易逆差过大
随着中欧之间经贸关系往来的密切,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总量不断扩大,但是中国依然长期保持着贸易顺差国的地位。自2005年以来,欧盟对中国一直都是贸易逆差,且近两年有扩大的趋势。伴随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的物品涌入欧盟各国,尽管消费者的效用大大提高,加上欧盟本不具备传统的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导致企业受到的外来压力越来越大,生存空间急剧压缩,政府政策迫于来自企业阶层利益诉求,必然对华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造成中欧贸易逆差过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双方统计口径的不一致进一步加大了误差。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口径,经由香港或者第三国转口而出口到欧盟的产品,不被计入出口中。而欧盟海关的统计口径是,中国大陆经由中国香港或第三国、地区转口到欧盟各国的产品算作他们的进口,而欧盟经由中国香港或者第三国、地区出口到中国大陆的产品却不计入其出口,这种不合理统计口径加大了贸易差距。
3.2 官方政策和意识形态以及欧美关系的影响
由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自二战以来美国对中国始终采取打压政策,其常以人权、政治体制改革等借口对中国展开贸易攻击。近年中国经济腾飞,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更令美方不安,自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其对中国的优势行业和产品采取了一系列贸易制裁,如2018年5月的“中兴事件”,2018年11月的“华为事件”,美国甚至表示2019年会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关税,种种措施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已经全面升级。而欧盟与美国在文化、价值观、政治理念方面存在诸多联系此欧盟在对外政策上一贯跟随美国的主张。因此,自美国开启贸易保护主义后,欧盟也开始联合美国,以一些敏感性话题为切入口,共同对中国展开贸易制裁,令中国对外贸易处境雪上加霜。
4 政策建议
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保持中欧经贸关系的良好发展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国内经济改革发展的必然。为减少中欧之间的经贸摩擦,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4.1 优化贸易结构,实现进出口产品多样化
加快转变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改变过分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的生产方式,增加对高新领域、服务领域的产品投入,扩宽产品的生产层次。中欧贸易集中于货物贸易,在此领域产生的贸易摩擦也最多。未来应拓宽贸易的领域,就金融、电子商务、信息科技等新兴行业展开贸易,同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层次,就双方互补的产品增加贸易往来,对于竞争性较强的商品寻求新的出口放或出口方式。
4.2 借助“一带一路”,加强中欧自贸区的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了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新平台,也打通了与欧盟经贸往来的新通道。同时欧盟计划建立的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自贸区,自贸区建设是国家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欧盟此举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中欧双方依托“一带一路”和中欧自贸区在基础设施、人口流动、金融合作等领域广泛的合作空间,应推动与欧盟的自贸区谈判,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努力在敏感领域搁置争议,在众多共同利益的领域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 傅东辉.一九九四年欧盟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情况综述[J].中国外资,1995,(05):54-55.
[2]王思璇.中欧贸易摩擦的趋势预测及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06):37-46.
[3]王伟杰.欧盟的反倾销政策及对中国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2012.
[4]孙静.中欧贸易摩擦的影响和对策分析[D].北京:外交学院,2014.
[5]郝洁.欧债危机下的中欧贸易摩擦新动向、趋势及应对[J].国际贸易,2012,(11):27-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2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