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地理环境先天短板等因素制约,使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方面无法如期有效推进。通过阐释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基于平凉市崆峒区这一欠发达地区典型中小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并针对现阶段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推进此类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6.005
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非农产业的转移和集中。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崆峒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农业人口向市民转化现状,以及对其中产中的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农业人口市民化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崆峒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
1.1崆峒区人口现状
平凉市崆峒区目前下辖1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大景区,共有252个行政村、19个城市社区。截至2017年底,该区常住总人口53.09万人,人口密度264 人/平方公里,有回、满、藏、布依等30多个少数民族。在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33.5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3.11%,在平凉市五县一区一市中首屈一指。
1.2崆峒区城市化建设进展情况
城市化就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农民向城市转移并逐渐变为市民的一种过程和状态。虽然农村人口的转移并不完全等同于市民化,但是,就目前市民化这一实际过程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最主要的人口变量。崆峒区近年来,以建设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兴旺发达、适宜创业居住、独具特色魅力的中等城市为目标,规划上坚持高起点、建设上坚持高标准、管理上苛求精细化,城市面貌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当前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43平方千米,城市常住人口达到32万以上,“一中心两园区”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四纵九横”的道路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功能完备,发展后劲足、前景广阔。该区树立了建设陕甘宁交汇区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宏伟目标,先后投资数十亿元,建成新民路、南门十字、解放路、世纪商业广场、宏达国盛、世博伟业等大型商贸设施和物流基地,培育形成了建材、机电、家具等26个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城区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成为周边地区主要的商品批发集散地。
2崆峒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问题
从崆峒区城镇化建设进展情况来看,虽然崆峒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依然呈逐年递增态势,但实际转移人口的比重仍然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缓慢,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制度上的障碍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成为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核心问题。许多农民不想农转非,农民工不仅在城市打工的收入有限而且无法享受我国户籍制度所附着的就业制度、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教育培训制度,养老、医疗等问题都存在保障缺陷。有些農民虽然在城市收入可观并相对稳定,但依然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和宅基等体现农民身份的个人权益。
为了保证当前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党和国家继续施行30年不变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一方面这样就使得土地成为最后为农民兜底的有限资源;另一方面也成为束缚农民使之无法摆脱的“枷锁”。土地流转制度方面的缺陷,也使得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因缺乏流动而凝固沉积,形成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受到阻力。
平等的就业和收入分配秩序在城乡之间还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虽然同样的城市用工,但对农村转移人口的用工管理不规范,雇佣者和劳动者之间签订劳动的合同的现象比较少见,更多地停留在口头约定。即使签订了合同,一般来说期限较短,内容上也不能做到双方充分商讨同意,雇佣一方表现出绝对的强势,农民工普遍工作时间长,维权难、程序繁杂,职业病现象严重,并且一旦有工伤事故发生,维护自身权利的渠道和方式较为单一,甚至常吃“哑巴亏”,社会对农民工的支持力度不足。
以上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农民不愿长期在城市工作而是选择阶段性或季节性留在城市打工,阻碍了农业人口市民化的转移。
2.2传统乡土观念和环境因素
传统乡土观念直接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国社会原本就是一个很纯粹的农业社会,在自然经济形态主导之下,农民安土重迁的意识根深蒂固,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相对较为保守和落后,要拥有自己的宅院,生活用品由自己生产得来,死后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思想普遍存在。这一观念成为和商品经济时代城镇化发展趋势非常抵触和矛盾的思想意识,严重阻碍农业人口的转移和身份转化、生活方式脱胎换骨。再加上1949年后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实行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对这一思想意识形成了固化、加强的作用,目前破除这一意识,尚具有十分的难度。而这种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市民对农业转移人口在观念上根深蒂固的偏见和行为上狭隘偏激的歧视。如何在市民心中真正接受和认可农业转移人口的价值、承认农业转移人口是城市的主体构成部分也是农民所担心的问题。
2.3农民自身素质的约束
目前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水平仍以初中毕业为主,而且职业素质偏低,缺乏转移就业或转岗就业的技能。虽然国家目前大力倡导和支持职业教育,但老一代农民工目前还处于主力阶段,没有参与职业培训教育的意识和条件,新一代农民工普遍受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较重,特别是网络和信息化时代之下,有一股消极的“亚文化”状态对青年群体影响较大,普遍存在“不劳而获”或者“轻劳而获”的现象,不注重知识和财富的积累,也就很难具备在城市长期稳定生活下去的底气和条件。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工作、生活中处于两种文化的边缘,在心理上产生疏远感或“过客心理”。加之受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影响,使其自身就业竞争和生产能力普遍降低难以真正实现市民化生活。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得农民很难融入城市社会,不愿长久的在城市安身立命。 2.4城市建设的不完善以及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平凉市崆峒区中心城市建设进展缓慢,房价收入比过高,公共资源供给不足。由于近几年城市流动和常住人口增长较快,现有城市容量略显紧张,城市房地产不发达,且存在大企业垄断现象,致使房价出现过快上涨,目前已达平均工资的三至四倍,这是农民进城落户,转变为市民的最大障碍。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管道老化,水、电、路问题频发,教育、医疗资源供给不足,洪涝、污染灾害频发,给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困难和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農业人口转移无疑会加重城市基础服务设施的负担,给城市进一步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虽然目前多数区域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上学并无太大困难,但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持续增加,入学压力势必逐年放大,再加上教育资源的相对不公,随迁子女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会持续迫切化,城市在此方面的运行压力将逐渐增长。
3崆峒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
3.1各项制度改革
一是要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迁移模式的转化,全面引导和促进条件具备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定居,并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将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向城市全体常住人口实行全覆盖,甚至将公共财政资金向新进城人员进行一定的倾斜;增加教育资源(校舍、师资)的资金投入,结合我区实际,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便利;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农民工培训制度建设,社区也可提供一些家政服务、保洁和福利机构等公益性岗位;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在制度上保证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享有同等的就业、教育、住房及社会保障,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二是要加快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相关规定,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合理的土地转让价格,通过流转,一方面理论农村生产关系,实现农民土地的相对规模经营;另一方面使进城农民也能掌握一定的资本,将其转化为在城市平稳健康生活下去的资源。
3.2加快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经济
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全方位拓展城市空间,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经济,为农业转移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农业人口来城务工,并通过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系统,能够使他们愿意长期居住在城市。政府部门还要统筹城乡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要素聚集、转变发展方式,给足前期发展动力,这样就能够实现“用优质城市形象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农民市民化促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提高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达到加快崆峒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 J].改革,2005,207(5).
[3]王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8).
[4]陈怡名.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71(10).
[5]姜雅莉.农民市民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0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3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