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创新资源空心化问题的形成机理及解决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显现,吉林省作为东北三大老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创新资源长期持续净输出致使“空心化”现象日趋显著。就理论而言,吉林省可凭借“相对落后”这一潜在优势实现资源回拢与经济追赶,而现实情况却与之相悖。从吉林省实际情况出发,利用物理学中的虹吸效应及场论可解释创新资源空心化问题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后发优势的释放及经济追赶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资源空心化;场论;虹吸效应;后发优势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5.003
1引言
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尤为明显。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极速发展的同时,东三省的经济却呈现断崖式下跌,吉林省尤为显著。截至2017年,广东省的区域生产总值已达89879.23亿元,可与世界第12大经济体西班牙匹敌,而吉林省为402.71亿元,仅相当于世界排名第139位的马维拉。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致使“强者俞强,弱者俞弱”,日益显著的马太效应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经过对诸多落后国家经济追赶实现历程的分析,美国经济史学家gerchenkron(1962)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为弥合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提供了可行路径。就理论而言,欠发达地区若具备充足的创新资源禀赋及技术承接力,通过技术引进与效仿,可在规避研发不确定性风险的同时有效节约时间成本,充分激发潜在优势,改善地域经济的趋异性。但我国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改革初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顺梯度资源配置原则促成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繁荣,政策、市场双重导向下大量优质资源向特定区域的持续单向流动以及发达地区资源集聚后扩散效应的不足,致使诸如吉林省等落后地区的创新禀赋不断流失,空心化现象凸现。欠发达省域的资源枯竭与禀赋匮乏在抑制自身后发优势释放的同时,也严重掣肘“共同富裕”最初设想的实现,使我国陷入区域间经济势差不断加剧的窘境。综上所述,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充分平衡发展,本文将视线聚焦吉林省,试图在追踪创新资源空心化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激发其后发优势的释放,以破解“空心化”危机。
2吉林省创新资源空心化现状及形成机理
作为东北三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吉林省不仅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通过发展汽车、石化等产业,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从近年经济数据来看,却不见往日辉煌。追根溯源,一方面,吉林省传统产业占比八成以上,随着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接踵而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其长期徘徊于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低端,产业转型难以实现。另一方面,自改革以来,我国资源呈定向流动态势,区域间创新禀赋的非均质分布致使经济势差难以弥合。吉林省在忍受自然资源不断输出与日渐枯竭等问题的同时,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失亦愈演愈烈。要素流动的逐利性加之补偿机制的非对称性致使吉林省域失业率攀升、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创新资源空心化的加剧严重压制了组织结构与技术创新的活跃程度,使得产业升级与经济赶超愈加困难。根据上述分析,探寻吉林省创新资源空心化的形成原因对明晰经济追赶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及寻求破解路径至关重要,因此,下文将基于梯度转移理论与场论进一步阐明“空心化”的形成机理。
2.1梯度转移理论下创新资源空心化的形成机理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梯度转移理论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Vernon(1956)等人创立的工业发展过程所适用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根据梯度转移理论,产业发展要历经初创、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而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该区域主导产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一般而言,若区域内创新活动频繁,所属产业大都位于极具潜力的初创阶段,就将其归于高梯度地区;反之,若区域内创新资源匮乏,以传统夕阳产业为主,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实现资源集聚与产业升级,则属于低梯度地区。随着生命周期的演进,生产要素及技术会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助力落后地区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但在践行过程中,梯度转移中期的虹吸效应往往不容忽视。虹吸效应最初用于解释虹吸管两侧压强不同时,液态分子在引力作用下自发由高压一侧向低压一侧流动的物理学现象。在经济领域中,它形象地用以形容优质要素资源的逐利性,即“高梯度地区持续吸引要素资源”的逆梯度转移过程。正是由于虹吸效应的存在,尽管发达省域极具创新禀赋,在技术水平与产业结构等方面也远超低梯度地区,却难以完成优质要素资源向落后地区的正向转移与扩散,而是凭借自身的经济地位與地理优势形成巨大引力,不断吸收低梯度地区仅存的物质及劳动要素,致使创新资源在高梯度区域发生又一轮的累积与聚集。要素的逆梯度转移确实有助于发达省域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随着高素质创新团队的创建及先进技术研发能力质的飞跃,实体资本的自我累积与物质基础的巩固为形成高梯度地区创新活动良性循环创造了条件,极化效应日趋显著;但这对类似于吉林省等处于低梯度的省域而言,却无异于雪上加霜,一方面,高梯度地区的扩散效应远不及其极化效应,加之制度层面尚未对低梯度地区建成科学有效的补偿机制,资源流向的非对称性使得落后省域创新资源空心化问题持续加剧;另一方面,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双重流失使得低梯度地区支持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日渐薄弱,这意味在扩散效应不足的情况下,落后地区由于技术承接力的不足对高梯度地区仅有的要素及技术反馈仍无法有效吸收,这亦使得空心化问题难以有效化解。
2.2场论下创新资源空心化的形成机理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资源的扩散亦是如此。在经济空间中,区域能力的参差促进了场的形成,不同梯度区域由于场的强弱即创新禀赋的差异产生了经济势差,从而形成了促进资源流动的压力,这便是极化地区创新要素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根本动力。 根据库仑定律,此作用力F可表示为:
F=kQqr2(1)
其中,Q:高梯度地区的经济势能;q: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势能;Q-q:高低梯度地区之间的经济势差;k:经济势差对作用力的影响系数;r:高低梯度地区的空间距离。
在不考虑空间距离的情况下,将F对q求偏导,可得q=12时,存在最优解,即资源扩散的动力最大。这进一步印证了资源要素的转移与利用程度与扩散地区与吸收地区的创新能力的匹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吉林省与极化区域技术装备、资本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是造成扩散效果不佳,后发优势难以有效释放的主要原因,是创新资源空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重要推手。
3吉林省创新资源空心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后发视角下,高梯度地区的经济进步仅能通过创新实现,而吉林省等低梯度省域可借力技术效仿、创新平台搭建等方式与发达地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充分激发高梯度地区的扩散效应,促进要素资源及高端技术的回流与反补,从而释放后发优势,弥合经济势差。但创新资源的顺梯度转移对落后地区的承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从技术层面来看,吉林省若想实现经济赶超,就应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充分认识智力资源的重要性,通过高精尖人才的引入及创新团队的建设进行自我学习与完善,从而实现扩散过程中资源技术到经济价值的高效转换。但技术突破的能力储备离不开制度层面的支持,众所周知,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尤其对我国而言,低梯度区域的技术与制度短板千差万别,通过统一化的制度建设或简单化的制度引入不仅难以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甚至会由于“制度夹生”阻碍创新红利的释放。因此,若想解决吉林省创新资源空心化的问题,只能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适宜经济发展的制度,如此,才能打通创新资源的流动脉络,通过自身资源禀赋的累积,在充分激发后发优势释放的同时避免后发劣势陷阱,实现经济的高速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从构建资源技术转移机制与完善市场建设两方面探寻吉林省创新资源空心化的破解路径。
3.1构建产业关联梯度转移机制,促进吉林省产业结构升级
构建产业关联梯度转移机制旨在通过建设吉林省与发达省域的沟通互动桥梁,完成与高梯度地区高端产业链的衔接与优质资源的置换,从而促进“退二进三” 战略的实施,助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为此,吉林省可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丰富与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并借力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支持,促进创新禀赋的对流,在持续建设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的同时,遵循“退二进三”策略,即在将传统第二产业向城市周边迁移的过程中,建设独具特色的产业对接模式,加速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与转移,从而创造良好的投融资及创新环境,将技术密集型产业引入腹地,推动各产业协同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1)建设跳跃式梯度转移机制,加速创新极化区域的资源扩散。
一般而言,创新资源在地域上遵循邻近式扩散原则,这意味着在邻近低梯度地区尚未做好承接准备的情况下,极化地区的扩散效应会大打折扣,而通过跳跃式梯度转移机制的建设,可使创新资源及先进技术可打破地区牵制,率先辐射至软硬件环境相对配套、技术承接与吸收能力较强的省域,从而加强极化地区与吸收地区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使扩散效应得到更有效的释放。为解除资源诅咒,摆脱长期净输出下的经济疲软状态,吉林省应通过人才引进、创新交流平台建设等手段加強自我学习,同时根据自身产业结构特点,寻找适宜的技术引进与产业对接区域,推动新型合作方式的演进,加速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建设与新兴产业的引入,为资本、技术、人力等资源禀赋的跨区域回流与高效吸收创造条件。
(2)打破省内机制间要素流动壁垒,提高资源价值转化率。
为提升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吉林省应破除省内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间的要素流动壁垒,重新定义各个主体在创新活动中的位置与作用,通过各主体组织边界的相互渗透与相互作用,形成混合型组织机制,在利益互动中衍生出创新网络中的新角色与新职能,从而实现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与价值转化率的攀升。具体而言,首先,在技术创新与研发方面,吉林省可通过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结合,推动高素质人才、高水平技术等资源禀赋的聚集,加速科技成果产出;国有企业与大型集团可借力自身研发部门,承担技术输出角色,提高资源到技术的转化效率。其次,作为技术到经济价值蜕变的重要一环,应给予技术应用与技术研发同等重视,如科研机构作为先进技术的持有者,可通过技术入股创办衍生企业,提升技术的通用性与产业化的同时,助力新兴产业集群的产生于建设;企业可借助新水平的飞跃技术合作协议的形式,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实现彼此之间优势互补,优化产业中的资源配置。
3.2完善市场建设,为创新禀赋的集聚创造条件
(1)调整生产要素价格,促进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
吉林省应充分发挥初级资源丰富的相对优势,适当调低生产要素的价格,借此吸引优势产业的入驻,实现产业链的升级。具体而言,可通过调控省内处于市场供给位置企业提供给生产环节企业的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成本,为高附加值产业赚取超额利润创造机会,达到吸引新兴产业的目的。根据资源逐利的特征,优势产业的建设将带来优质创新资源的集聚与竞争关系的加剧,省域内创新禀赋的累积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势必会加速产业内的创新与产业间的联动,并促进新业态的衍生,从而进一步驱动资源的回流,释放后发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入驻——创新要素回流——创新能力提升——高附加值产业建设——创新要素回流的良性循环。
(2)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马克思认为,与市场供求、价格变动等多种因素密切联系的竞争机制,可以有效促使资本由低利润率部门流向高利润率部门。可见,市场竞争机制是调整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为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吉林省应解除企业的进入壁垒,打破大型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加剧各产业内的市场竞争。在竞争压力下,企业会迅速完成资源整合、技术研发,以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吸引资源禀赋的流入,从而释放创新红利,助力“空心化”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云中.论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的依据、内容和特点[J].经济评论,2004,(01):31-38.
[2]GERCHENKRON A.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120-176.
[3]黄蕊,金晓彤.我国区域经济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的解决路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与重构——基于后发优势理论视角[J].经济问题,2018,(10):1-7+46.
[4]杨振凯.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5]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190-207.
[6]虹吸效应[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96414.htm.
[7]汪治兴.基于场论的创新资源空间扩散机理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8]方大春.后发优势理论与后发优势转化[J].生产力研究,2008,(17) :21-23.
[9]郭将.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和制度支持[D].上海:同济大学,2006.
[10]段利忠,刘思峰.技术扩散场技术扩散速度模型的理论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3(3):45-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5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