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对人才的培养发挥着巨大作用,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促进了当今知识结构愿望的实现。初中阶段是学生养成综合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数学又是建立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采取行为引导性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该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特点,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完善做出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行為引导 教学法 初中数学
由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态度和教学方式是脱不开关系的,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部分学生难免会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也不集中注意力,拥有较差的自我学习意识。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却具备高可行性和师生互助的特点,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化为主动,形成一种自学、互学的学习模式,为此,本文论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特点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施可行性较高
行为引导型教学具备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功能,主要从三个方面有所体现。第一,能使学生适应学习。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环境都是不同的,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够提高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意识和乐趣,有利于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到更多知识。第二,能使学生适应生活。学生适应了生活这个大环境,他们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也会显著提高,他们自己会将书面知识和现实世界结合在一起,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第三,能使适应变化。无论是升学还是年龄增长的变化,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对塑造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格外有效,学生只有保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利于师生互助学习
单方面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并不是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重点内涵,还强调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助学习。在此教学法的理念下,要求教师不再是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和学生一样的“学习者”,在主持班级纪律的同时,教师还要完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将知识应用到现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令人惊叹的表现和创新作品,这些优秀的课堂生成也是需要老师去学习收藏的。例如,在用配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时,第一步通常都是先在方程组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但却会有学生提问,为什么不在等式两边再乘以一个二次项系数呢?经计算,第二种方法的计算量更小,写起来也更直观。这就是学生的自我创新,能让老师在课堂中收益良多,因此要求老师每节课都要对学生的课堂生成进行总结,促进师生间的互助学习。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方案
(一)重视课前引导,改善教学方法
要想保证课堂内容的优质,就必须课前设计好预习提纲。在行为引导的教学过程中,时间不够已经成为常态,而这个问题的产生基本就是因为没有提前设计好预习任务。教师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都是以一节课为一个单位,要求在45分钟内,让学生全程参与进学习、处理任务的过程中,以便于他们汲取足够的知识,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消化[3]。与此同时,在设计课堂任务时,还要注意结合多种方法,例如设置悬念法、温故知新法、实例引入法、提问质疑法等。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老师可以设置悬念,让学生将自己的年龄乘以2再加上8,说出得数后,老师就可以立马说出学生的年龄,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再正式开始解方程的教学,让学生领略到解方程的神奇所在。不管导入哪种方法,时间都不宜过久,一到五分钟即可,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整体构建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高。
(二)精心设计第一节课
每一门课程的第一节课都格为重要,尤其是初中数学,对学生今后逻辑思维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若想把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引入课程,必须要精心设计好第一节课。课前要与班主任沟通,对每个学生有个大概了解,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提前安排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给班级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学任务尽量在本节内完成。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因而会出先各种问题,部分教师会因课时不够加快教学进程,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疑问。为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问题所在,对课时内容进行耐心的反复引导,切不可草草结束。
(三)教室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开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课程时,班级人数最好不要超过40个,这样在进行小组学习时,小组个数也不会太多,利于组织教学。教师应该尽量安排每个学生往前坐,后排的座位空开,利于学生进行课后活动,也方便他们欣赏后面的黑板报和学生的优秀作品。数学老师还必须借助要班主任的管理引导能力,与他及时沟通,在班主任的大力协助下,保证课堂纪律的合理有序。
三、结束语
实践表明,行为引导型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向改革,具有高度的可行性,有利于师生互助学习,需要教师认真备课,站在学生的角度钻研教学大纲,设计好课前任务,精心设计好第一节课。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鼓励他们多思考并且给予足够多的动手动脑机会,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教学过程中,为他们建立一个和谐、民主、合作、友善的良好学习氛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安毅.浅议“行为引导型”教学法[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8, (03).
[2]何昭伟.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有效地学习数学[J]. 东西南北:教育, 2017.
[3]陈丽英.培养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行为[J]. 考试周刊, 2017,(86).
[4]周美华.如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1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