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机化推动现代农业进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农业奋斗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机的推广工作,作为基层农机推广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工作素质,加强指导和创新,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业现代化;指导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9.15.0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趋势越来越严重。而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机化的成果、发展过程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1农业机械化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市场的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并相继颁布了很多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政策法规。但在基层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能够在农业生产方面提高效率,为农户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更能解放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而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
2存在的问题
2.1机械化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机械装备量及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农户手中所拥有的机械多数是以中小型机械为主,缺少大型机械。这种情况虽说能做到在生产时使用了农用机械,但不能做到连片作业。另外,在生产过程中,产后的机械保有率较多,而配合生产专业性的机械较少,且配套的机具较少,档次和质量也良莠不齐。
2.2区域化划分严重
不同的地区所使用的农用机械也不尽相同,不同区域的土壤成分、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机械化水平存在差异。如我国的西南地区,地理条件差,多数以丘陵地貌为主,经济上的发展也较为缓慢,致使这些地区的机械化使用水平不高。而北方地区地理条件优越,适合大中型农用机械的应用,机械化水平则较高。
2.3专业化的机械设备不足
不同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也不同。目前,我国的小麦在生产过程中,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以及收割已基本全面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其他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的使用率并不高,例如,水稻的生产,在北方地区基本上也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针对于山区及丘陵地带,并没有适合这些地区所使用的农用机械。另外,对于农业机械的维修和售后服务方面,基层的农机推广部门做的还不到位。有些地区的农机手只会使用,并不注重机械的维修和保养。
2.4机械化保有量有限
在我国部分地区,还存在着农户买不起农机具的现象。虽说国家在相应的政策法规方面给予相应的补贴,但由于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有限,农机价格偏高,导致一部分农民买不起农机。即使一部分农民购买了农机,由于其自身文化程度限制,所购买的农机只能完成简单的农业作业,并不能发挥出全部的生产潜能,同时还会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农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从而影响农民经济效益。这些都大大地影响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热情,制约了农机的发展。
3发展策略
3.1调整结构
针对于机械化水平不高的情况,相关部门应作出相应的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作业的机械数量,以及其与农具的配套比例。而作为农用机械的研发部门,也应该加大研发力度,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生产方式研发出适合当地使用的农用机械;另外,要在中小型农业机械使用的基础上,鼓励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发展。以期能够解放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不仅能够投入到社会的其他行业中去,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更能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
3.2大力推广新型农业机械
要想将新型农用机械大力推广,就要发挥基层农机推广部门的职能作用。不仅要将机械的推广落到实处,更应该在机械后期的维修与养护做到全面。不仅要做到三大作物机械作业方面的推广,其他的农业生产方面的机械也要得到有效的推广,例如,养殖场、人工草场的建设等方面,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产业机械化的研究。
3.3深入贯彻补贴政策
作为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在把相应的农用机械推广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同时,还要把国家的相关补贴政策传达到农户手中,使农户能够深入了解到国家的相关政策,从而调动农户购买农用机械的热情。另外,大力推行跨区作业的方式,合理配置农机资源,提高农机的利用率。
4结语
农用机械化发展环境的改善随着政府和农民对其的认可和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政府颁布了很多有利于农用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支持和鼓励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机具,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而作为基层的农机推广部门,更要在做到全面贯彻相关政策的同时,把最新、最好的农用机械交到农民手中,以为我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94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