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玉米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营养价值丰富,同时富含胡萝卜素、烟酸等。在全球各地玉米的种植很普遍,现代玉米种植技术的发展较为成熟,具备相对完备的种植体系,所以,目前主要将玉米种植的重心放在提高产量上。而提高玉米产量还有很多限制条件,本文将着重阐述玉米种植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植;科学种植;高产量种植管理
中图分类号:$5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9.15.007
1选地与整地
玉米虽然植株高大,抗逆性也较强,但具有水肥需要量大且不耐涝的特点。因此,种植玉米最好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排水性能良好的肥沃土壤。砂质土虽然通透性好,但肥力差、水肥保蓄能力弱;黏土则通气性不好,整地质量差,不易耕作。理想的土壤是沙质土壤。另外,玉米的耐盐能力弱,当全耕层土壤全盐量达0.41%、氯离子达0.061%时,生长不良。因此,对盐碱较重的土壤,要进行改良。
科学整地意义重大。不但可以打破浅犁底层,为根系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条件,还可以营造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玉米发芽生根。前茬收获后深耕灭茬,耕深为23~27厘米,随后进行镇压耙耱,以保证田面平整,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如果水利条件好,可在土壤上冻前进行1次灌溉,一方面可以通过冻融交替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可以调节用水高峰,以利于春耕整地播种。
2玉米的田间管理
2.1除草
除草主要依赖于除草剂的使用。对于出苗前的除草剂一般用乙草胺和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混合配比,对玉米地均匀喷施;对于出苗后的除草剂可以选用烟嘧磺隆悬浮剂和辛酰溴苯腈乳油混合配比,控制好药剂量,均匀喷洒即可。
2.2查漏补缺。移栽玉米苗
播种后、出苗前要随时检查发芽的情况,看出苗率是否正常,缺苗的地块也要及时移栽或者补栽。到了幼苗3~4片叶子时,要除掉病苗,及时补栽,合理密植。
2.3施肥
施肥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涉及玉米地本身的土壤肥力、玉米的品种特性、不同時期需要不同类型的肥料、施肥时的天气条件和施肥量等。通过对土壤的检测和对幼苗的观察,控制养分配比,最大限度地增加利用率,提高产量。
2.4灌溉
玉米植株根深叶茂,幼苗生长期多数处于高温条件,很可能缺少水分,灌溉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根据降水量、温度、土壤含水量等,通过合理的设施进行灌溉,促进玉米苗的生长,应该按照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时期开展科学合理的灌溉。
3其他注意事项
3.1及时去除分蘖
玉米会长出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在拔节前受水分、养分、品种等影响,会长出部分无效分蘖,这些无效分蘖会争夺养分和水分,长势甚旺,需要尽早去除,避免影响产量。
3.2松土与除草
中耕松土机械化是必要步骤,能够为玉米根部提供伸展空间,疏松土壤,帮助根部更好地分解有机物。同时能够起到锄草的作用,减少与玉米争夺养分的杂草密度,提高产量。
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预防玉米虫和玉米病的侵害。首先,玉米虫的侵害,玉米虫主要是粘虫和螟虫,可使用氯氰菊酯等菊酯类药剂,提前或者及时进行喷洒,开展防治行动。对于常见的玉米虫,应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并且控制药量,保证玉米苗的正常生长;其次,玉米病一般分为大斑病和小斑病。大斑病主要是作用于玉米的叶片和叶鞘以及苞叶,对于这种病的防治目前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要手段,同时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治疗为辅,并且要提前喷洒,混合药剂,大概每隔10天1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小斑病经常和大斑病同时发生。因为这种玉米病主要出现在叶片,所以统称叶斑病。对于小斑病的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选则抗病品种同时提高农业防治清洁工作,药剂可以在发病初期喷洒,混合药剂,7~10天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药剂主要是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配比。
5玉米成熟收获
在玉米达到成熟期后,需要及时收获。对于玉米成熟的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玉米籽粒的剥离层组织会变黑,基部出现了黑层;二是籽粒的乳线会消失,玉米成熟期大概分为三个阶段,在授粉之后至成熟之前,适当晚收能够提高产量,但早收或晚收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适时收获成熟玉米能够及时止损、提高产量、增加品质,最佳的收割时间随气候温度的变化有所不同,因地制宜。
6结语
在当前社会发展下,农业趋于自动化、集体管理化,如何在这种趋势下合理地种植玉米、科学的应用玉米种植技术、传播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是相关研究者与种植玉米的农民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玉米的种植需要随着时代的而变化有所改变,如何更好地让玉米种植实现高产,是需要相关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话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94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