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ERP系统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平

   摘要:随着信息化、大数据、云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大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相对于ERP系统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传统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在规模经济、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运营成本高、未形成经济规模,无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章介绍了ERP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企业ERP系统应用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并提出ERP 环境下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ERP系统;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一、ERP系统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它是一种集销售、采购、制造、成本、财务、服务和质量等管理功能一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消除生产经营中一切无效的劳动和资源,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以计划与控制为主线,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和工作。
   (一)企业ERP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ERP系统的建设,优化了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形成成本控制优势;其将企业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管理功能模块,再通过各种工作流程将各功能模块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处于不同管理功能模块的员工,根据相关的执行标准对其收到的信息进行统一、规范的处理,这样能够确保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对于业务范围广的大型企业,ERP系统不仅能够将所有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批量的数据处理,还能够节约冗余人员成本;若企业的ERP系统运营成熟、有待取得相应ERP系统管理经验后,还能够给企业带来经验曲线效应,甚至可以为其他同行企业提供管理外包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ERP系统管理具有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其能够从各种复杂的、大量的数据中挖掘企业的潜在信息资源,为高级管理层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ERP系统是以企业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以各业务流程为纽带进行搭建的,该系统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在制度,优化企业各项信息流、业务流等。ERP系统在实际操作中,只需要对不同岗位合理授权,操作人员就能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内控的执行效率、效果,也能防范人为操作错误、失误或窜通舞弊等现象的发生。
   (二)企业ERP系统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ERP系统开发、建设的基础,ERP系统是内部控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其将内控制度、业务流程以图形界面的形式展现出来,该种形式使得内部控制的实际操作性更强。ERP系统以内部控制管理为主线,很好地将企业基层业务单位、职能部门、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都必须严格按照该系统的要求进行操作。
   ERP系统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解为若干管理功能模块,同时对各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过程细化为不同的业务流程,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的权限授权,实现了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等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ERP系统也将原有的财务风险转化为了与信息化技术相关的风险,如:系统更新、数据库存储、系统操作权限授权、信息技术安全等方面。ERP系统不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的财务核算知识,只需要按照系统已经设置好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上传原始信息即可,实现了人机智能化、信息批量处理。
   二、企业ERP系统应用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 对财务风险控制的影响
   财务风险的类型、风险关键控制点、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可能的人员操作失误、窜通舞弊等,转变为对ERP系统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控制风险。这也对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推行ERP系统后,要求其不仅需要具备原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还要求熟悉与信息技术安全相关的知识。
   ERP系统应用的实施,抵消了企业多年积累的原有内部控制管理经验价值,新模式下对内部控制的管理经验将会从零开始;原有的内控管理经验曲线已不适用ERP系统应用。
   2. 对内部控制管理对象的影响
   由原来单一对人的管理,转变成对人和ERP应用系统的管理。企业推行ERP之前,内部控制管理的对象仅是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原内控管理通过对人的职责范围、权限的分级授权,实施监控,需由基层业务单位从下至上逐层上报审批,整个审批流程都需要人为进行督办,在执行过程中,漏审、漏批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且审批的真实性也存在一定风险。同时,业务的审批速度也无法保证,如果相关审批人员异地出差,则无法实时对其进行审核批准,这都将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ERP应用系统已经实现与移动终端(手机)进行实时信息交换,保证审批人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移动式办公。基于ERP系统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则是在ERP系统建设初期,将其内部控制制度、业务流、现金流等嵌入系统。只要保证各业务流程设计及授权合理,ERP系统初始设置准确,实际操作人员将无权对业务流程进行人为干预,则就能够保證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效率、效果。
   3. 对信息化安全的影响
   基于ERP系统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风险,如:系统操作权限授权、数据保密及备份、ERP信息系统升级等方面的风险。在ERP系统环境下,基层业务单位的数据访问权限需要特别授权,系统管理员在设置权限时若出现失误,如:超权限授权,将影响业务流程的正常进行,或导致涉密信息被不适当的人员获取。系统的数据库中存储有企业大量的信息,若出现被黑客攻击、系统瘫痪、数据备份等事件发生,都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ERP 环境下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策略    1. 完善信息技术的应用
   企业在ERP应用系统搭建初期,应选择ERP系统软件开发及售后服务经验丰富、实力、品牌、口碑好的供应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好ERP应用系统的服务器地点、数据库备份及ERP应急处理预案(系统瘫痪时)。在ERP系统推行初期,可先在小范围内内选取试点单位进行操作,如取得较好的成果,再逐渐进行大范围推广。
   2. 梳理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流程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其内部控制流程设计的基础,ERP系统需要根据健全的内控制度、流程来开发,若其设置不合理,将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企业应在ERP系统建设初期,提前梳理好原有内部控制制度、各项流程;重点关注制度和流程的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性。将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归类划分,再结合内控制度设置相应的业务流程,这都将有利于ERP系统对不同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设置不同的私有关键控制点。
   3. 制定新的基于ERP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从ERP系统建设初期到其执行过程中,企业都应当根据ERP系统的操作特点将企业原有的内控制度、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编写、修正。在修订过程中,要注意信息化技术安全方面的考虑。
   企业制定内控管理考评制度,将内部控制管理责任到人,制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人员职责,并以图表上墙形式张贴在办公区,时刻督促员工的行为。
   4. 核算型会计到管理型会计的转型
   大范圍推广执行ERP系统后,对企业而言将剔除大量的冗余岗位,降低人工成本、管理费。单就财务部门而言,如果企业原有财务人员千人以上,每年这些人员工资、保险及相关社会责任就十分庞大;而ERP系统大面积推广后将不需要原有庞大的团队,相关冗余岗位的人员将面临转型或转岗;企业就需要提前做好员工的转型/转岗等后续人才培训计划。
   总之,企业在有意向进行ERP系统内部控制管理之前,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生产经营规模、员工数量、原有内部控制制度及审批业务流程等,不能盲目跟风开展ERP系统建设,如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则不建议尽早采用,因为ERP系统对其而言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强行开展,不但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反而增加企业额外负担,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当前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大型企业实施ERP系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能够节约企业资源、降低人工成本,而且将加快了企业的发展壮大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陈鹏宇.ERP系统下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探讨[J].财会学习,2017(21).
   [2]刘守冠.基于ERP系统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商论,2017(36).
   [3]田毅.ERP 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5(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76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