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成都乒乓球俱乐部市场化运营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丽

  摘 要: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体育产业在经济领域中作为一支新生主力军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乒乓球俱乐部是体育产业的一部分,其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的市场化运营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优势与不足,为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的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实践全民健身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乒乓球俱乐部;市场化;运营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1-0038-02
  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多个年头,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经济结构不断地转型,体育产业也不例外,俱乐部的经营已度过了艰难的创业阶段,逐渐步入正轨。乒乓球俱乐部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以乒乓球运动的方式进行经营的一种娱乐场所、活动场所,按照市场运作规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享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体。本文对成都市部分俱乐部市场化运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为其他经营性俱乐部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研究对象。2015年至今在成都注册的企业独资乒乓球俱乐部。
  第二,研究方法。一是文献资料法;二是问卷调查法,即对成都金健体育中心、金牛体育中心、四川海豚、蓝天等10家乒乓球俱乐部的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的经营状况,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有效问卷95份;三是数据统计法;四是专家访谈法。
  二、结果与讨论
  (一)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人力资源
  1.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工作人员的年龄情况。通过对成都市数家经营性乒乓球俱乐部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工作人员年龄比例大部分主要集中在21~35岁之间,主要以教练员为主,大部分教练员都来自各高校的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和一部分在校学生。还有一部分为销售及客服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18~32岁之间。管理层年龄较普通销售人员、客服人员有相对偏高的趋势,基本范围控制在25~45岁之间。
  2.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工作人员的学历结构。学历在一定水平上显示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而工作人员的素质在一定水平上显示了俱乐部的水准与竞争力。调查显示,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主要集中在大学本科、大专、中学等文凭阶段,俱乐部教练的学历基本为本科,销售人员的学历大部分为大专及高中学历,学历层次较低。俱乐部的管理人员基本为本科或大专学历,专业大部分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或体育产业相关的专业。
  (二)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消费人群
  消费者是经营性乒乓球俱乐部生存及发展的根基。市场营销学认为,商品经营的职能是识别目前消费者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估计和确定需求量的大小,并选择本俱乐部的服务目标,决定适当的商品、服务和计划,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1]。从消费者的年龄划分、消费动机方面对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消费者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法得出,在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中,青少年人数占据比例最大,这其中主要为20岁以下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1%,其中大部分原因是青少年追求潮流、引领时尚、迎合时代的特点;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希望能通过参加乒乓球这种锻炼,让他们的子女养成比较好的健身习惯和健身意识,增强他们的精神意志和品质,同时家长也希望子女能有一项比较擅长的运动项目,能借此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21~49岁阶段的消费者占据总数据超过1/3,约34%。在这年龄段的消费者,其消费目的是为放松身心、锻炼身体;50岁及以上的老龄消费者,约占15%,他们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消遣时间、疏松筋骨、强健体魄。
  (三)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
  1.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的经营范围。在市场经济调控下,各俱乐部的经营各有不同,既互相竞争又相互促进。与较完善的乒乓球俱乐部相比,调查中的成都市经营性乒乓球俱乐部的经营范围就小了很多。通过问卷可分析成都市经营性乒乓球俱乐部的经营范围主要有培训、竞赛指导、器材销售、场地出租、会员招募、赛事组织与承办、广告等。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所有俱乐部均有所提供服务项目为培训,开设少年、成年等不同年龄大班是乒乓球俱乐部的创新模式,它能使得俱乐部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也更展示出俱乐部的魅力以及特色。俱乐部旨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后,当学员具备初步的运动能力之后。再经由教练员指导,学员之间相互进行实战对练,交流心得,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员们的手感以及球技,同时也加强了学员之间的友谊交流。在锻炼后的闲暇时间,教练员通过辅以规定落点、技术形态动作等趣味性的计分比赛提高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适当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也更有益于增强学员们顽强拼搏的运动精神。
  2.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的各经营项目收入占据比例。目前,我国乒乓球俱乐部的项目开发暂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经营潜力和经营内容上都比较薄弱和单一。并且,大型的商业性比赛以及俱乐部产品标准等方面无特色,不够新颖[2]。经营手段方面各俱乐部也缺乏创新意识,经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无服务营销意识,不注重对俱乐部整体形象的设计、包装和开发。调查得出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是培训费用,占据总收入的61%,是俱乐部的核心收入;办理会员的收入占比20.4%,是俱乐部的第二大收入;而赛事、器材、饮料、散台分别占总收入的5.9%、5.98%、2.51%、4.3%,是俱乐部的边缘收入。
  3.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的宣传推广。由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上看,成都市乒乓球俱乐部在市场推广以及宣传工作上没有做足。其主要宣传方式为在人流密集处派发宣传单、在各场馆内外设立背景板、在场馆内摆放有宣传信息的储物箱、在综合搜索网站如58同城、赶集网等发布信息,使一些潜在的消费者能接收到俱乐部宣传信息,借此来提高俱乐部的知名度,在宣传与推广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然而,通过调查结果得出,随机大量派发宣传单,没有专门去定向市场大力宣传;宣传单不及时更新、储物箱易拉宝上资料内容有限不显眼、背景板上内容板式不够突出,资料投入有限,这些方式都不能及时和较好地展现俱乐部动态,这导致了整个宣传力度变得很弱势,收到的效果也较差。
  三、结论与对策
  第一,在营销策略及发展战略上,需对市场进行细分,切忌盲目跟风。首先,乒乓球运动的市场宣传还须加大力度,也须加强引导,让市民的健身消费意识更普遍更深入。其次,俱乐部要加强推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动力,这方面要做到加强宣传和深入教育,让消费者建立健康的、适度的消费观念。与此同时,现有的教育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来深入消费者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引导引领不同年龄段的潜在消费者,向他们传输健康积极向上的消费理念。
  第二,提高俱乐部教练员的素质与综合实力,加强人员、资源管理。成都市内在经营性质的乒乓球俱乐部内,很少的教练员持有国家级证书。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大部分俱乐部所聘请的教练员,多是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这些教练员知识层次虽然较高,但是其缺少执教经验,执教时间也很短,这极大地限制了教练员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因此,学历和能力要相互结合,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升。针对这类问题,俱乐部与体育院校各相关学院可以多进行沟通与联系,从中挑选高素質的健身教练人才。并且定时定期地对那些有意向的教练员进行培训、实习,给他们一个能提升自身能力的发展平台。通过这种模式,能较大地提高教练员的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第三,提升乒乓球俱乐部的组织与管理者的水平,切实加强行政管理。当前成都市经营类性质的乒乓球俱乐部管理者的基本现状:经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综合实力一般,既熟悉体育又精通管理的综合性人才较少。经营管理者是乒乓球俱乐部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作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须及时跟踪企业运行方向,当其偏离发展目标时及时进行有效的、有力的调控。最后,对企业的未来管理者须做出合理的、详细的规划,这就更考验管理者的经营组织能力与管理理念。经营管理者是整个乒乓球俱乐部的主体,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决定着其管理行为以及管理结果的能动因素,也是开展管理活动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因此,乒乓球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者须根据整个体育产业市场的内在需求,来确定并针对性锻炼提高体育高校教练员的综合实力,通过专业性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借此提升管理者的综合能力与管理经验[3]。
  第四,强化核心竞争力,凭借产业特色吸引消费者,提供新颖特色的服务。“现如今的健身群体,比较注意也比较着重体育锻炼和娱乐休闲两种相结合的模式。因此,在面向消费者群体时首先着重的就是从特色上着手,制定锻炼与娱乐两相结合的运动方案。”[4]再经由专业的教练员进行详细、细致的讲解。此外,通过视频、网络等先进技术的配合,以这种特色的服务来吸引不同年龄段的有着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将能很大程度上整体提升俱乐部客流量和效益。
  结语
  一个乒乓球俱乐部内部体系的中坚人物,在俱乐部的管理以及发展中起到关键性指导作用。在俱乐部经营过程中,应该开展更多的盈利项目,形成球馆自身的特色,以达到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阳.山东乒乓球俱乐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10,(5).
  [2]  邹玉玲.江苏省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现状调查与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2).
  [3]  朱娜.沈阳市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2006.
  [4]  钮力书,黄志玲.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现状浅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8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