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视角下中国幼教市场师资培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东升
[摘 要]我国幼教市场发展迅猛,师资缺口大,高师院校必须加强职前教师教育的管理,为市场培养合格幼师毕业生。文章探索了从职前幼师生到职后幼儿园教师的一体化师德教育策略,在注重综合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基地上,特别强调对幼师生加强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提升其对人生价值感和职业幸福感的正确理解,从源头上促进幼儿园教师的队伍建设。
[关键词]幼师生;幼儿园;师德;学前教育;师资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9175
随着政府与全社会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日益关注,中国的幼教市场无论是数量还是内涵都有了迅猛的发展。近几年,幼儿园教师的师德问题成为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新入职教师的失德失范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幼儿园的新教师主要来自于各级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师毕业生,所以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师德教育,促进幼师生的师德成长,就成为从源头上加强幼儿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幼师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态度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幼儿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通过分析幼师生的个人成长经历,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来探索促进其专业素养和师德成长的有效策略,为中国幼教市场培养合格幼师毕业生。
1课题研究的背景
11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猛的时代背景
从数据上看,2018年,我国幼儿园数量为268万所,比2016年的255万所增加了51%,比2008年增加了953%,而且据保守估计,未来十年还将增加10万所左右,幼教市场的体量将一步扩大。
从内涵上看,“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到80%。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基本完善。投入水平显著提高,成本分担机制普遍建立”。“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以滿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2幼儿园师资薄弱的行业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幼儿园数量的快速增长,师资缺口逐年增大。学前教育原本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奠基阶段,但目前却成为整个教育链条上最为薄弱的一环。各行业工作状况、待遇差异、择业理念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也都在或多或少地影响幼儿园教师的择业意愿和职业态度。
一方面,园所数量倍增;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的流失率明显偏高,许多幼儿园每年都要招聘相当数量的新教师,尤其在民办幼儿园中这种状况尤为严重。当前在幼儿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教龄五年以下的新教师几近半数。可以说,为了集中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各地幼儿园发展迅猛,新教师在幼儿园师资总量的比例正在迅速提高。
13新生代幼教人的成长背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健全培训课程标准,分层分类培训150万名左右幼儿园园长、教师;建立普通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质量认证和保障体系,幼儿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科学保教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待遇保障进一步提高,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以“90后”和“0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幼教人已经走入幼教一线,他们的职业态度和专学素养,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必须关注新生代幼师生的群体特质。他们在学习方式、职业态度、专业行为方面都打上了时代烙印。比如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注重自我价值实现,勇于创新,强调独立,但又缺乏挫折历练和坚韧毅力,而且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职业规划意识较差。必须探索适合他们的师德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完成职业认同和师德成长。
2促进幼师生师德成长的“校·园合作”探索
为了提高职前教师教育实效,探索通过“校·园合作”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在培养幼师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增强其职业体验,培养其职业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规划正确的职业发展路径。
21职前职后有机融合,提升职业认同
当前的师范院校虽然已经对实践教学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职前与职后两段的教师培养仍未有效对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前偏“空”,职后怕“生”的实践难题。在职前,师范生往往只闻理论之声,难见实践之行,感觉“空”;到职后,由于缺乏实践能力,面对家长和孩子时非常怯“生”。理论知识无法与幼儿教育实践真正融合,影响了其师德成长和专业发展。针对这种现状,提出“校·园合作”模式,邀请本市幼教界达人和名师走进课堂,提前从职后介入职前培养,通过短期的微课程、讲座或直接参与专业课程教学等途径,对职前的幼师生施加师德影响,帮助师范生提高职业意识,明确职业规划,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自身就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教育案例,他们的工作成就感、职业幸福感、人生价值感直击学生的内心,他们的专业实力令幼师生震撼和崇拜,成为最有效的师德引领,提升了同学们的职业认同感和专业忠诚度。
22三个阶段依次递进,加强师德实践
笔者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过程,分别设定了职前、实习、职后三个阶段性的师德成长目标,层层递进。职前阶段的目标主要是“提高职业意识,确立正确的职业规划”;实习阶段的目标是“掌握职业技能,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入职初期的目标是“坚定职业信念,逐步体会职业幸福”。其中每个阶段又有不同的环节,职前以三个年级划分,分别侧重于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规划;实习阶段又分为四个环节,分别侧重于保育、配班、主班、组织教育活动等;职后第一年又依学期分为两个环节,侧重于职业感受和职业发展。总体来看,三个阶段分别抓住职业认同、职业实践、职业幸福三个关键词,融合“知、情、信、行”相统一的师德和师能,贯穿职前与职后,从认识上解惑、专业上指导、生活上扶助、思想上引领,让同学们在专业学习和综合素养提升的过程中增强实践能力,胜任幼教工作,从而体会到职业快乐和幸福。 23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激发内生动力
笔者在实践探索中,充分考虑新生代幼师生的思想特点,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说教为主要途径”的师德教育,以激发其师德成长的內生动力为核心,注重师范生的师德情感体验,内化职业信念。基于校内原有课程体系,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幼儿教育“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体会“这样做有多好”,即按照科学的教育方法去落实以后幼儿教师能够获得的工作成就感和价值感。尤其是一线幼教名师和我校的往届优秀毕业生们,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极大地激发起同学们对幼教行业的信心和向往,这种内在的成长动力比外在的成绩要求、纪律约束都要有效得多,毕竟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充其量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事物进程的作用。学生一旦有了这种内在的发展动力,就能迸发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4多种方式综合影响,培养师德情感
教育智慧要靠智慧去启迪,师德情感只能靠情感去熏陶。而这种熏陶靠传统的课堂灌输是无法完成的,我们课题组成员发挥各自专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享、专家指导、心灵驿站、集体谈心会等多种多样的面对面交流形式和微信、QQ等新媒体方式,让师范生成为师德修养的主体,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解答他们的思想困惑,激发他们对幼教职业的热爱。在职后阶段中,更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幼儿园营造浓厚的亲情氛围,既增强了新教师的归属感,又培养了同学们积极的师德情感。比如“师徒结对”“浓情爱心链”等活动,从情感到专业、再到作风,全方位地引领新教师成长,从细微处感受职业幸福。
3“校·园合作”促进幼师生师德成长的反思
31要充分发挥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优势
入职后的一线幼儿园教师,带来了大量鲜活的幼教实践案例,与学校的课程体系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同时,职前的老师也把教育指导向职后延伸,帮助毕业生度过入职后的第一年,因为这一年往往是新教师工作上、生活上、心理上矛盾冲突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坚定职业信念、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情感最重要的时期。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师德培养体系,能有效地帮助毕业生减轻入职焦虑,提升专业素质,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转换,胜任幼教工作。
32要注重培养师德情感这一核心要素
教师职业道德诸要素中,最核心的就是师德情感。“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在实践探索中,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幼儿园一线教师,都特别注重帮助学生感受幼儿教育日常工作中的快乐、育人的成就感,以及受到家长和社会尊重的责任感,进而深刻体会幼教人的生命价值感和职业幸福。
33要积极促进师德与师能的互相促进
师德是对教师职业的态度,表现为内心的热爱和积极的行为。师能是胜任教育工作的素养,以高超的专业技能为标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反过来,乐之者也必然会成为擅之者。我们也把一些职业技能作为师德培养的抓手,比如讲故事、歌曲弹唱、歌表演等,这些专业技能活泼有趣,更易于为新生代幼师生接受,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激发他们对职业的喜爱,享受这份工作。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京师教师教育论丛)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檀传宝师德建设:“对我们自己的”道德教育[J].中国德育,2017(1) : 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2011-12-1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27/201112/127838html
[4]索成林班主任加强人文关怀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 (8) :144-148
[5]许琳琳近十年来国内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研究述评[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1(8):10-12
[6]周海林师范生学习责任心、专业承诺和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 (8) :52-56
[7]易凌云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2(1) : 3-11
[8]胡燕红幼儿园教师幸福感调查分析——以河南安阳市幼儿园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 (1):101-106
[9]吴娟论我国幼儿园教师师德的培养[J].幼儿教育,2013 (3) : 187-188
[10]孟亭含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3):21-24
[基金项目]河南省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校·园一体化’促进幼师生师德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SJGLX690);河南省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学前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8jjxm001)。
[作者简介]赵东升(1970—),男,汉族,河南封丘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副教授,现任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副主任,研究方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604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