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采购合同的管理与风险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采购合同管理,是单位运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关系到单位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指出采购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几点改进措施,最后阐述了采购合同的风险控制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采购合同;管理;改进措施;风险控制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是集军品科研生产、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服务、医疗卫生为一体的研究服务机构。对研究所而言,采购是一项常规的经济活动,做好采购合同的管理工作,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避免相关风险。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采购合同的管理工作和风险控制措施。
  1 采购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前期分析不到位
  采购合同是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是后续采购活动的依据。然而,前期分析不到位,是引發采购风险、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研究所在签订合同前,没有进行市场调研,可能盲目选择供应商,继而影响采购合同的履行,影响研究所的正常运营。
  1.2缺少独立管理机构
  在研究所的管理工作中,物资采购的作用更加突出,要想识别风险、规避风险,首先应该建立独立的管理机构。目前研究所的管理,将重点放在了科研生产、医疗服务上,对采购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没有建立独立管理机构。在此影响下,管理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增加了风险事件。
  1.3管理体系不完善
  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会促使管理工作混乱无序。对于企业单位而言,合同风险管理是一个重要内容,但通过制度指导风险管理工作,没有类似的参考经验,大多停留在喊口号上。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会影响采购合同的管理效率,滋生出许多风险隐患。
  2 采购合同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2.1增强管理意识
  研究所在采购合同管理上,首先要增强管理意识,做法如下:第一,组织领导和管理人员,学习合同管理的知识,结合研究所的自身情况,确定科学的管理思路,能指导采购活动的实施。第二,放眼国外,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创新采购合同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满足研究所的发展需求。第三,在研究所内部加大宣传力度,促使职工认识到采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2.2构建专门机构
  在采购合同管理上,构建专门机构,是实现管理精细化的前提。首先要合理选择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工作要以提高研究所的利益为核心,确保采购行为按照预设目标实施。其次要引进有技能、有经验、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采购合同管理的主要力量,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管理水平。最后,该管理机构的建立,应该和研究所的发展战略相结合,不能影响正常的运营秩序,并对未来管理工作的方向进行调整。
  2.3完善管理体系
  基于采购合同的管理制度体系,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人员管理制度,涉及调查、拟写、法律、物资管理等人员。以合同拟写人员为例,应该遵循自愿、公平、维护双方利益的原则,结合调查人员、法律人员的意见,对合同进行拟定、改进。二是会签管理制度,合同在拟定、修改、签署、履行的全过程,第三方应该严格监督把关,针对突发事件提供法律咨询,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三是问责制度,落实管理人员的职责,避免出现消极应对、推诿的情况。对于重大采购合同,如果管理人员履职不严,要追究终身责任,以降低管理风险。
  3 采购合同的风险控制途径
  3.1前期风险控制
  第一,资格审查。一方面对双方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主要是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直接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签订双方具有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采购合同才具有合法性、有效性。另一方面调查双方的资信和履约能力,包括经济实力、信用、不良行为等,从而规避合同执行时的风险。
  第二,合同条款审查。双方就采购行为活动达成一致后,签约时应审查合同条款,要将采购数量、质量、货款支付、履约期限、地点、方式等内容,均列入合同条款中。条款内容要简明扼要,不能出现歧义,突出实用性和效力性;重要的条款内容,可聘请律师进行审查。研究所为了避免纠纷造成的损失,可结合自身情况,编制标准采购合同,避免人为疏忽造成合同条款遗漏,提高合同签订的主动性,最大程度上维护自身利益。
  3.2中期风险控制
  第一,变更管理。履行合同时,应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提高合同条款的执行力。在履约期间,如果发现条款有误、不公平,或受到政策影响可能损害研究所的利益,应该和供应商积极协商,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变更。
  第二,纠纷管理。履约期间出现纠纷行为,应以合同规定或法律法规为准,双方协商后及时解决问题。如果双方协商后意见一致,可签订书面协议;双方协商后无法解决,则采取仲裁、诉讼等方式。
  第三,付款管理。研究所的财务部门,应该依据采购合同的条款,审核办理结算业务。审核期间,应对发票、合同、入库单等单据进行仔细审核,确保单据真实合法。没有按照合同履约,或者没有签订书面协议,财务部门可以拒绝付款,并向研究所的负责人报告。
  3.3后期风险控制
  第一,合同登记管理。采购合同的后期管理,主要是档案管理工作,分类归档时,应利用信息技术,对合同的制定、履行、变更等资料进行登记,实现全程管理、封闭管理。一般来说,合同档案可以分为招标文件、采购合同、验收报告等,可以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查询和使用。
  第二,评估履行情况。采购合同履行后,研究所应该建立合同履行评估制度,以年度为单位,在年末对履约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履约过程中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如此,才能查缺补漏,促进履约能力的不断提升,切实降低合同风险的发生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采购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做好采购合同的管理工作,才能降低采购成本。文中以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为例,分析了采购合同管理中的问题,必须增强管理意识,构建专门机构,完善管理体系。在合同管理的前期、中期、后期,积极控制风险,才能维护研究所的合法权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贾玉光.探讨项目管理中的招标采购及合同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9,(12):65.
  [2]张慧婷.浅析物资采购合同过程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1):197-198.
  [3]郑香.项目管理中的招标采购及合同管理方法[J].交通世界(中旬刊),2019,(1):208-209.
  [4]翁文灏.EPC总承包模式中项目采购合同管理与实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9,(11):279-2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72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