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间性理论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化间性理论思想源自与哲学,在国内普遍是由哈贝马斯提出的。国内文化间性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间性理论主要观点研究、文化间性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及文化间性理论作用研究。文化间性理论已应用于文学、美学、语言学、民族学、教育学、跨文化、政策、道德、体育、社区、企业等研究,主要应用于跨文化研究。
  关键词:文化间性;综述;平等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2.044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化间性理论倡导文化平等交流开始被更多的学者关注。作者在中国知网搜索篇名含有文化间性的文章共220篇,本文主要以此文献资料为基础,对关于文化间性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1 文化间性理论起源
  文化间性理论的主、客思想源于哲学思想,文化间性来自于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从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视域出发,揭示人的存在本体论哲学。车瑞(2007)、冯毓云(2010)皆认为:主体间性最早由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最初源于胡塞尔的主体交互性、马克斯·舍勒的人之存在的本体论、伽达默尔阐释学中的理解与主体间性的关系的理论,后经萨特、梅洛—庞蒂等思想家的发展,主体间性在西方得到确立。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霍尔首次提出了文化间交流概念,激发了文化间性思想起源。汤国荣、章锦河、曹晶晶、陈敏、朱顺顺(2018),王世靓(2017),王海生、杨桂兰、刘丽(2017),韩红(2004)、董秋华(2010)、言红兰(2016)柯依梦等,他们都认可文化间性理论来自于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其交往行为理论中的主体间性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蔡熙(2009)从逻辑上对文化间性的产生进行溯源,蔡熙认为:文化间性有着深刻的哲学根基,哈贝马斯在继承巴赫金的他者理论, 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文化间性理论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促进了文化间性理论的生成。他还强调差异理论是文化间性产生的基础。
  由此可见文化间性源自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思想源自于哲学,文化间性是由众多思想理论发展而来,主要有三个:(1)交往理论;(2)主体间性;(3)视域融合理论。国内学者普遍认同文化间性是由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
  2 文化间性理论概念研究
  2.1 文化间性的视域性
  关于文化间性理论内涵的研究较多,较为具有代表性的细致论述了自己关于文化间性理解的有以下学者。郑德聘(2008)文化间在多元化的沟通时,不会是整个系统进入彼此视野,而是引起对方关注的特定方面。文化间性中的对话交流,使作为不同主体的文化得到自识和互识,从而坚持自我文化独特性并开始产生与他种文化相识融合后吸纳生成的新文化。
  2.2 文化间性的动态性
  王才勇(2007),汤国荣、章锦河、曹晶晶、陈敏、朱顺顺(2018)他们则更为强调文化间性的动态性。王才勇主要表述了文化融合时是一个动态的状态,并且文化的间性特质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它是一种特定视界,基于此对文化间性的特定状态进行分析。
  2.3 文化间性的平等性
  蔡熙(2009)认为文化间性离不开主体间性、文本间性、话语间性,文化间性是一种强调文化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自身文化特质的过程中还与不同文化互动、交流的状态,不同于跨文化。跨文化只是单纯地指相遇在一起的不同的文化。汤国荣、章锦河、曹晶晶、陈敏、朱顺顺(2018)他们将文化间性视为文化变迁的动态过程,强调多元性,差异性,关联性,互动性,统一性,其中多元性是其它特性的前提,文化在差异中探寻可以进行从新组合的关联,统一性是文化能够求同存异的变迁。
  综上所诉可得文化间性强调以下特性:(1)差异性,差异是文化沟通的前提;(2)视域性,文化与文化不是整体都会进行沟通,引起彼此关注的部分文化进行沟通;(3)主体性,文化间性强调平等的对话,每个文化都是主体;(4)平等性,文化与文化彼此都保留各自特质。文化在保持特色的同时进行平等对话,文化变迁是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
  3 文化间性理论主要应用领域研究
  文化间性意在强调各种文化平等交流,当前已被应用于文学、美学、语言学、民族学、教育学、跨文化、政策、道德、体育、社区、企业等研究,主要归纳为:文学研究、言语研究、文化研究、美学研究四方面。
  文学研究,金元浦和周劲松分别将文化间性应用于名著《红楼梦》中国文化传播的研究及林语堂先生的《唐人街》对美国华裔文献的多彩性构建。周建国将文化间性用于戏曲领域,认为元杂剧《赵氏孤儿》由伏尔泰改编为《中国孤儿》,其轰动巴黎的原因正是保留了文化间性。
  语言研究,刘学蔚(2016)将文化间性用于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言红兰(2017)应用于壮泰谚语的伦理道德研究。韩红(2004)从语义范畴的认知机制阐释、文化机制阐释、语用机制阐释3方面对语义研究的学术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王海生、杨桂兰、刘丽(2017)在电影翻译認为电影翻译时应注意双方文化的差异已确保文化的流畅性。
  文化研究,王世靓、纪晓岚将文化间性用于引导当下团结中华民族的民族互嵌及其政策探析。车瑞(2007)用于民族文化研究。柯依梦在社区传播中使用文化间性思想。王平、宫丽艳(2015)应用在企业文化研究。王才勇(2007)从主体间性角度切入用于分析处理跨文化的逻辑思维。张矛矛、翟丰(2017)分析近现代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从“特质”“同质”和“变迁”3 个维度对中国和西方体育文化的间性进行剖析。
  美学研究,邓桂英(2018)应用于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的探索。冯毓云(2010)基于实用主义将文化间性应用于美学的视域,美学的整合统一,美学的开放性。   关于文化间性理论的研究主要应用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常用于国内外文化交流研究,但在旅游方面的研究较少。客栈行业作为一个不同地域文化,多元交流互动的聚集体,当下研究较为罕见。
  4 文化间性理论的作用研究
  文化间性理论作用研究主要分为两类:(1)文化间性可使用的研究内容研究,为其它学科视角提供新思路;(2)文化间性的效用研究,当前文化间性的效用主要应用于文化发展传播。
  4.1 文化间性未来可应用范围研究
  章锦河、汤国荣、胡欢、于鹏、赵琳(2018)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文化间性有以下可为:处理文化多样性的新范式,文化间性何以可能及地理学视角的可能路径。他们为文化间性理论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他们更注重对同一地点不同文化间的文化间性研究提供指导。汤国荣、章锦河、曹晶晶、陈敏、朱顺顺认为文化间性理论可以应用在:政治实践和社会文化地理学。他们更注重对不同社会文化类型间的文化间性研究提供方向。
  4.2 文化间性当前效用研究
  陈白颖(2011)认为:主体间性理念有助于传统文化精髓的转化,文化间性会保留文化间的特质,中华民族传统会与西方文化在求同存异中不断完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她还认为:主体间性视阈有利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国际性传播,主体间性的视阈用于解除不同文化间的分歧,在国际舞台上实现文化间差异性的统一。言红兰(2017):(1)文化间性视角下,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实现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2)文化间性的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以主体间性指导我国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可行性及对外传播的必要性。文化间性的作用研究总结了当前文化间性的作用同时为文化间性的发展开拓了新视野。
  5 综述结论
  第一,文化间性理论是一个起源于哲学思想的应用型理论,它在众多哲学家、思想家的思想及理论上发展形成的,国内学者们普遍认为由哈贝马斯提出的哲学术语。
  第二,文化间性理论强调文化间的以下特性:(1)文化的差异性,文化与文化的差异是文化间性理论的前提条件。(2)文化的主体性,不同文化各自的特质是文化间性发生作用的核心元素,主体性强调各种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依旧以自己为主体,保有自我特质。(3)文化的视域性,文化与文化会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进行有选择的交流、融合,文化与文化的交流并非整体都进行交流,而是在彼此视线中部分进行交流。(4)文化的平等性,文化间性提倡的是文化间的平等交流,无论何种文化与何种文化都能交流。国内相关研究者关于文化间性的研究观点主要有三种:(1)文化间性体现了从属于两种不同文化的主体之间及其生成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2)文化的主体间性是指文化交流中主体与其环境对理解异质文化有深刻的影响。(3)文化间性是指国际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可交流性。
  第三,当前文化间性主要应用于文学、言语、文化、美学研究四方面,主要学科视角有:文学、民族学、美学、教育学等,但学科视角正在丰富,学者开始探索文化间性的可应用领域。文化间性目前主要被应用于跨文化研究,主要为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跨学科研究较少,大多应用都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缺少数据建模型类研究。当下旅游文化成为多文化交流的舞台,可将文化间论应用于旅游资源研究,避免旅游资源在旅游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出现同质化。
  参考文献
  [1]冯毓云.审美复兴的文化间性立场——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建构之路径[J].文学评论,2010,(4):63-64.
  [2]车瑞.主体间性阈下的民族文化[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7.
  [3]冯毓云.审美复兴的文化间性立场——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建构之路径[J].文学评论,2010,(4):63-64.
  [4]汤国荣,章锦河,曹晶晶,等.文化间性理论要义及其在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啟示[J].世界地理研究,2018,27(2):14.
  [5]言红兰.民族间性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对外传播[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149-150.
  [6]王海生,杨桂兰,刘丽.电影翻译中文化间性的伦理审视[J].现代交际,2017,(4).
  [7]蔡熙.关于文化间性的理论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9,(1):80-82.
  [8]郑德聘.间性理论与文化间性[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7(4):76.
  [9]蔡熙.关于文化间性的理论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9,(1):84.
  [10]言红兰.文化间性视域下壮泰谚语的伦理道德[J].百色学院学报,2015,28(6).
  [11]韩红.文化间性话语中语义研究的自我理解[J].外语学刊,2004,(1):72.
  [12]陈白颖.本土文化传播与文化间性主[J].义嘉兴学院学报,2011,23(2):65-66.
  [13]张矛矛,翟丰.近现代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间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3):213.
  [14]邓桂英.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的文化间性伦理及启示[J].美学论坛·生命美学专题,2018,(11).
  [15]章锦河,汤国荣,胡欢,等.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地理学视角的文化间性研究[J].地理研究,2018,3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09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