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移居养老模式下的乡村适老化规划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城市老龄化人口比例增加,传统乡村家庭结构变化导致乡村出现“空心村”的现象下。本文从适老化的角度出发,以移居养老为切入点,紫山村为研究对象进行适老化规划设计。为解决城乡养老问题的同时,缓解了城市不断加大的养老压力,促进了乡村环境的整改及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推动了区域内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关键词:移居养老;乡村;适老化;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2-0094-02
  1移居养老概述
  移居养老,又可称为候鸟式养老,是我国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一种新的养老方式。本文所指的是老年,人从原来的居住地移居到城市边缘村庄进行一定时间的居住、旅游,短则十天半个月,长则一年半载,并具有季节性的特点。
  2移居养老模式下的乡村适老规划设计的意义
  移居养老作为当前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运用到乡村适老化规划中,通过对乡村养老资源的改造升级来承担一部分城市老人的养老问题,实现城市养老压力向农村转移。也为城市养老产业在农村开辟出新的、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效缓解城市老人对传统养老模式绝对依赖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与挑战。而且在农村衰败的背景下有利于促使农村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经济增长点,拓宽农村发展渠道。
  3移居养老模式下的乡村适老化规划设计策略
  3.1优化交往活动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人口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生活质量,良好的户外交往也适宜老人的身心健康。应该逐渐普及老年人“多出门多运动”的户外活动意识,如设置广场、墙边提供晒太阳的休闲场地、设置戏曲平台、增置活动室等"。交往活动空间既包括基础型交往空间,如文化娱乐空间;也包括特色型交往空间,如风情体验空间。应根据乡村自身特色出发,设置符合老年人文化交流的空间类型,为老年人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并安排专人组织管理,定期开展文化交流和专题讲座等。
  3.2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乡村内公共服务体系可分为基础型设施的建设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基础型设施一般包括医疗卫生服务、道路交通服务、商业配套服务等;养老服务体系一般包括养老平台搭建等。在医疗卫生方面可通过以集中式护理医疗点为核心,提供突发性医疗救助、高龄老人看护、心理咨询等,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养环境,在村域周围设置以医疗装置为基础,比如药店、卫生站点等,方便行动不变的老,人就近取药,以点带面形成覆盖乡村的医疗服务体系。在养老平台方面,可引入企业进行统一管理,促进服务体系的优化。养老合作社与企业结合的模式将旅游养老和乡村养老相结合,在为城乡老人营造舒适的旅居养老环境的同时提高乡村自身养老环境[2]。
  3.3营造乡村景观风貌
  乡村景观主要为村庄肌理、乡土特征等。村庄肌理是村庄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聚居格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及文化价值[3]。乡村不同于城市,一年四季有分明的色彩与大地肌理的变化,造就了不同的景观效果4。在对村庄进行适老化设计时,应把握好村庄的整体布局,在不破坏村庄原有肌理的前提下,梳理村庄道路层级,贯穿村庄景观轴线。乡土特征又被成为地理特征,反映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特色,在进行适老化设计过程时,应当与结合当地的乡土特征相结合,既能吸引移居老人前来,还能通过对建筑、空间进行文化植入,满足当地老人的情感需求。就紫山村而言,可运用徐州地区汉文化,打造具有汉文化的村长景观风貌。
  4徐州市紫山村适老化规划设计
  紫山村村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汉王镇西南部,紧邻拔剑泉景区、汉王水库、凤岭山旅游度假景区、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但村庄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務体系不健全、景观风貌不统一的问题:(1)村落公共基础设施匮乏,整体环境质量有待提升。调查发现,紫山村适老化设施单一,当地老人多在自家庭院进行休憩,无其他娱乐活动,基础设施不完善,为提高养老服务水平需做好乡村设施建设工作;(2)村落养老服务水平低,缺乏统一管理。紫山村道路交叉纵横,缺乏道路交通指示牌和无障碍设施,不利于老年人出行需求;(3)村落内部景观杂乱,规划性不足。紫山村村域种植多种树种,但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杂乱无章,不适宜老年人到户外进行活动和交流。
  4.1交往活动空间的适老化设计
  紫山村的交往活动空间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梳理公共空间现状;第二个阶段,主要内容是完善适老化设施建设,提供交往空间品质;第三个阶段,是建设多种多样的适老化空间。
  4.1.1创建基础型适老化设施
  基于可达性和便利性将老人服务大厅设置在村口中心位置,位于一条村庄同外界交流的道路一侧,建筑前设置一片广场,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可为村庄各项活动的展开提供场所。综合性老人服务大厅低层涵盖了对外接待、休闲娱乐、亲友探访、应急医疗以及一个可供全村老年人使用的特色型食堂。高层则作为高龄老人的暂居性空间,各间房屋应坐北朝南,房屋通透,并做好动静分区及无障碍设计。
  老年人日常健:身主要为休闲散步、健身舞、各种拳类运动及少部分球类运动。根据现场调研,村庄中虽然有几处可供休息的平台,但因区域狭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日常健身活动,且部分地面铺装不完善,无任何防护措施。因此在原有健身设施不完全的情况下,需要增加几处器械区。如:增加综合服务大厅前广场座椅数量,划出一片区域作为多功能运动场地,增加门球、羽毛球、毽球等功能区域,吸引老年人前往运动;依据现在村庄道路,打通东西村之间界限,打造环村休闲散步道和慢跑道。
  4.1.2创建特色适老化设施
  紫山村中部为小型土坡,地势平缓,半山腰处设置了竹坡书院,它的选址在动紫山山村的中部区域,距离适中,具有较好的通达性,主要功能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文化交流和开设老年养生讲座等。一亩菜园则是为了重拾老人对农家劳作而设,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平时除给本地居民和老人种植基础农作物之外,还可将部分田地划分片区租用给前来养老的老人,当移居老人重返村,庄的时候还能享受收获的乐趣和年轻时候的回忆。   4.2公共服务体系的适老化设计
  4.2.1构建适老化无障碍小村
  在村庄内部主干道路中每隔25米布置一盏路灯,次要道路及步行道没15米设置一个路灯,在道路存在高差的地方,可增加路灯的数量和道路指示牌;在各类公共空间中设置一定数量的防腐木椅和木凳,并增加遮阳设施;做好道路平整工作,进行无障碍设施搭建。
  4.2.2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在养老平台方面,通过企业入驻的方式,将当地居民和移居老人联系起来,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建设,由当地居民为企业提供闲置的土地、房屋和劳动力,同时企业为居民提供分红和服务;同时移居老人支付一定的资金给企业,而企业出租房屋、土地和服务给移居老人。以企业为枢纽,将闲置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在达到移居养老目的的同时,又能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图1)。
  4.2.3建立“一卡入村”管理体系
  构建一个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一体的数据库系统,通过设置当地居民卡、长住居民卡、短期游客卡、临时卡和亲子卡(可与老人卡绑定)的方式凭身份入村,包括身份辨认、资金存贮、项目支付、体检信息保存、家人联系方式、应急生活指南等,为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务。
  4.3乡村景观的适老化设计
  1)文化景观的营造。文化景观作为乡村景观的分支,可以通过对民俗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等要素的提取构建乡村独有的文化底蕴。紫山村依托徐州独特的汉文化风貌,使得乡村老年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化认同感,这种文化认同感有利于居住于其中的老年人感到亲切和景观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在设计过程中可对居民建筑与公共建筑外立面进行统一色調处理,以汉文化标志性色彩褐红色作为主要色彩;休息厅、凉亭、休闲座椅及特色民宿可采用具有汉文化建筑特色建造方式进行建造,打造适老化景观风貌。
  2)自然景观的营造。紫山村周边景观保持较好,特别是在紫山村东边有特色景点拔剑泉,区域内树木参天,营造了空气优良的局部小气候,在村庄尾部还有应急水库,因此对紫山村的景观绿化营造主要集中在村庄内部,在选择绿化树种时应选择对老年人无危害的具有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品种。
  5结语
  城市养老问题和社会适老化程度较低等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移居养老为突破口,从城市边缘乡村的交往活动空间、养老服务体系和乡村景观风貌入手,对乡村进行适老化设计,以期通过对边缘乡村适老化改造打破城市和乡村养老壁垒,在缓解城市日益增长的养老压力的同时,将村庄打造成能够承载养老功能的村落,在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的中国寻求城乡养老模式的道路与城市边缘村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李茜,房志勇,尹利冬.北方农村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6,(03):180-181.
  [2]肖涌锋.乡村旅游综合体适老化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
  [3]王丽洁,聂蕊,王舒扬.基于地域性的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园林,2016,32(10):65-67.
  [4]张梦娜.老龄化背景下乡村环境景观的适老化设计研究[U].艺术科技,2019(10):183-184.
  [5]李桃桃.乡村无障碍适老性住区的景观设计探究[J].工业设计,2018(08):77-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29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