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变革的加快,成长中的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也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
主观方面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有着积极与消极的心理特点,其发展也不平衡,所以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内心矛盾。同时,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由儿时那种只看外部世界的特点,开始转向朝内认识自己,容易意识到自己所发生的种种矛盾和心理冲突,诸如闭锁性所导致的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低的矛盾、情绪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及理想愿望与当前现实的矛盾。出现这些矛盾是正常现象,而发生这些心理冲突和矛盾是痛苦的,它既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迅速成熟,也可能成为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阻力。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客观原因;一是社会的影响。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的繁荣,金钱的、精神的、文化的诱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社会意识方面,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社会的各种弊端,也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观的冲突日益加剧,社会舆论也会对成长中的大学生产生各种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二是学校教育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加上经济的压力都会不同程度地冲击当代大学生稚嫩的心灵。
三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家庭结构(单亲还是双亲家庭)以及家庭经济状况,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发展。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21世纪社会的挑战,这是当前高校教育和理论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迫在眉睫。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根据国家教育部意见,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我们认为,可采取以下有效的方式。
一、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二、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同时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将建立心理档案与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有针对性地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困惑,提高心理素质。
三、必修课、选修课与讲座报告相结合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可以在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中安排心理教育专题,并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等选修课或讲座、专题报告,向学生讲授上述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基地与开展心理社团活动相结合,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和心理自助与互助。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特别是电讯、网络、心理热线电话,建立心理教育与咨询网站,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与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个人发展以及学习生活都具有深远影响,高校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各个途径,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32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