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新时期对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注重节能减排,主要是人们发展环境、资源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也有了新的思考,现阶段建筑节能减排已经普遍得到广大人们的认可,由此可以看出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在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不仅仅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还可以有效保护我国的资源。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新时期对建筑采暖通风的有效分析,第二个方面就是新时期对节能减排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思考
  从具体的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上,主要的原因随着大气层的污染,我国很多地区的环境质量已经无法达标,这就直接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这种情况不仅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大量消耗我国的能源。据统计我国现阶段的能源已经越来越少,甚至有很多能源都成为了不可再生能源,这对于我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现阶段我国就需要逐渐落实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让其可以成为建筑行业中的重点,从而把能源消耗降到最低,以此来保护我国的环境。
  1 新时期对建筑采暖通风的有效分析
  在对新时期对建筑采暖通风的有效分析进行阐述的过程中需要从几个方面出发:第一个方面就是建筑采暖通风的现状,第二个方面就是建筑采暖通风现状的策略分析。
  1.1建筑采暖通风的现状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注重环保意识,因为只有环境好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上去。所以现阶段很多人都开始意识到新时期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通过节能减排不仅仅可以降低环境中的一些细菌,还可以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国的建筑采暖通风还存在很多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仅影响环境,还影响新时期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的落实,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
  1.2建筑采暖通风现状的策略分析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对于住所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从我国南北地区的差异来看,我国北方采用取暖模式的居多,而且近些年也逐渐出现了新型的采暖模式。而在过去,很多人认为只要暖和就可以,并没有注重新时期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导致很多地方都没有保护能源,爱护环境,这对我国日后的发展是存在很大隐患的,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新时期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进行实施,让室内的温度可以达到符合人体的气温,这样不仅仅可以更好的实现采暖效果,还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环境,让人们可以在舒适的氛围中更好的生活。而且现阶段我国实行新时期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还可以给居民提供较好的卫生环境,让更多的人都可以逐渐感受到建筑采暖通风的重要意义,而且这种模式相对于其他模式来说所使用的资源也少了很多,真正意义上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2 新时期对节能减排分析
  在对新时期对节能减排分析進行阐述的过程中需要从几个方面出发: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国建筑节能耗现状,第二个方面就是节能减排的措施。
  2.1我国建筑节能耗现状
  根据调查资料显:我国的能源是非常丰富的,而且缩占据世界中的比重也是比较大的,所以说我国是一个多能源的国家。但是由于我国对于能源的浪费现象严重,以至于很多能源都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这样不仅仅降低了能源的使用率。还会出现能源使用紧张的情况,所以我国想要缓解这种情况,就需要找到合理的方式,进而提高能源的使用率。
  2.2节能减排的措施
  为了更好落实新时期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就需要注重节能减排的方式,这样不仅仅可以有效落实这种新型的观念,还可以让能源取之不尽,进而更好的为大众服务。在新时期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的技术上,需要相关人员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对有限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从而做好资源的使用模式,对受到污染的环境实施必要的手段来保护环境,提高环境的质量。尤其在建筑上需要严格的制度标准,配合相应的政策,进而更好的提高环境质量。具体如图1所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都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所以在新时期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的基础上,不仅仅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来爱护我国的环境,还可以相应降低我国能源的消耗,这样就可以让我国的不可再生能源最大程度上得到保护,从而满足人们对于能源使用的能力。对于我国来说,我国有很多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这样才能落实能源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从而让我国的各项能源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凤杰.新时期对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9,17(25):34-35.
  [2]陆坚.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207-2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2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