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高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平衡计分卡是作为21世纪优秀的绩效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企事业管理领域不可缺少的有效管理工具,随着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的深度运用,其战略制定、战略部署实施、精准管理的优势已经不断体现。目前我国高校作为准公共管理领域,对平衡计分卡的应用也取得了实效。我国高校不同于企业需要体现固定价值的最大化,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主要收入来源于财政拨款,主要社会职责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科研型及技能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引领创新、服务社会;主体服务对象是学生群体。因此我国高校相应的战略管理目标和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计要围绕高校如何更有效率和更有效果地服务于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来设计和制定。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我国高校;绩效管理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科学有力的绩效管理工具,具有战略性,预见性,前瞻性和全局性。平衡记分卡这一战略管理模式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卡普兰教授和诺朗顿研究院执行长官诺顿先生所共同研发的。与此同时平衡计分卡(BSC)作为战略管理工具在战略目标制定,任务分解,目标传导纵向管理等方面体现了强大的绩效管理优势。其具体管理在四个维度协作展开。分别是客户维度、财务管理维度、内部管控维度以及学习与发展维度。其管理层级为四级管理即决策层、组织管理层、执行层、监督层。其突出优势是战略管理目标能够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明确工作目标传导压力,围绕发展大局奋斗。纵向管理优势突出,不足之处是横向同级部门之间的联系协作配合缺失。 平衡计分卡1987年萌芽于美国的一家名为AnalogDevice的半导体公司,诞生于1990年以平衡计分卡系统的建立, 由于其在推动战略实施、 实现股东价值、 促进绩效评估的优点, 使得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工具在企业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与传统的单一指标的绩效管理不同,传统的绩效管理过于依赖财务指标体系的量化考核,对非财务指标因素的管理植入不足。不利于战略目标的分解,不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平衡计分卡可以很好的将单位的战略目标与日常教育教学目标相结合,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互结合。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平衡计分卡与传统单一指标的绩效管理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同时由于平衡计分卡创立之初主要应用于企业的管理考评,对于高校这样的非营利组织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加以应用推广,并对平衡计分卡应用指标体系加以改造。 因此,文章主要研究平衡记分卡在我国高校绩效管理中的深度应用。首先, 分析我国高校有着何种特殊的使命和价值目标, 相应的战略和绩效指标有何特殊之处, 应当如何调整其战略地图; 其次, 分析我国高校绩效指标的结构及其在平衡计分卡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 做出小结与合理化建议。
  一、平衡计分卡的使命和价值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的战略目标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以提升股东高收益率提高股东投资价值为战略目标。那么对于我国高校来说,由于我国高校作为准公共产品,属于公共管理范畴,高校为国有事业单位,同时作为非盈利组织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财政拨款收入和教育专户学费住宿费的收入。其他收入诸如捐赠和租金等收入占比很少。平衡计分卡是决策层战略管理纵向传导和任务分解、部署实施的工具,所以组织战略是BSC平衡积分卡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功能。深度结合我国高校的教育职能, 主要是以教学及科研,不同领域的人才培养,基础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三个方面的功能为主体。所以我国高校的战略目标既不存在 “提升股东价值” 的必要性, 也不可能以 “提升股东价值” 为目标。 由此可以明确我国高校的战略总体目标是利用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来更多更好地培养出高等人才包括科研型及应用型人才,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也就是说 要以“增加社会价值” 作为我国高校的使命担当。
  二、平衡计分卡在我国高校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战略地图的部署和实施是一个单位明确战略目标,进而描述战略,衡量战略分解任务,管理战略的有效方式。对于企业来说,组织的目标是更好的利用自身的资源转换为实现组织期望的奋斗结果。明确组织内部员工应具备的概念技能、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以此同时高校战略地图也更加而适用社会绩效角度。 卡普兰教授和诺顿先生结合数个案例经过深入研究认为像我国高校这样承担着公共职能的非营利机构, 应把学生维度或委托人而非财务目标放在战略地图的顶端。
  (一)从社会绩效维度看
  从公共管理视角看, 我国高校是准公共产品,因此我国高校的战略设置应确立增加社会价值的绩效考核战略目标, 一是以有限的投入产出较高的数量, 也就是说在教育事业管理范畴,我国高校要以有限的教育事业收入经费和有限的政府财政拨款以及财政教育项目专项拨款来培养应用型职业技术大专生,理论知识达标的本科生,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同时要维护好教师队伍建设用于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符合师生比的教师队伍数量,生产出高质量的实用新型专利,研发出有社会价值的同时又是社会迫切需要的科研项目; 二是以有限的投入带来产出较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所以从社会绩效维度来看,我国高等院校要用有限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设备资源生产出高质量同时又是较高数量的教学成果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从客户维度看
  客戶都是企业完成财务目标的主要收入来源,企业如果想获得长久的、突出的财政业绩,就必须生产出客户喜爱的产品和服务。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明确企业的目标客户与市场份额,同时计算企业在目标领域内的业绩状况。针对客户的预算考核评估,大致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考核评估客户的行为过程与结果,考核评估内容较多,主要有客户满意度、客户保留程度、市场份额、新客户的获取等,此类标准能全面有效的描述和评估企业战略执行结果这些指标是能很好的阐述和评价企业战略实施结果;另一方面是综合评估驱动客户行为与结果业绩要素,简而言之,就是企业采用哪些方式来提升客户满意度、保留客户并吸引新客户,不同的客户团体具有不同的业绩驱动要素。我国高校有5个层次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指标,分别是以服务大专学生、本科生、研究生、 高校教师以及服务、产业机构等。   (三)从内部流程维度看
  我国高校要提升各类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针对公共财政专门资金的运用管理内部程序而言,其本质就是设计支出估算制定到配置的体制系统。从学院专门资金估算两次上下波动的制定程序到第二年的流动估算制定,从财政针对专门资金的预查到前置评估后置询问,其都属于一个系统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在此程序中,综合了收入分类机构的过程、支出估算制定细致划分的过程、国家财政集中支付与零余额账户管理的过程、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其本质是一个公共服务产品全方位完整的生产供应链。然而,产品生产程序符合法律要求不表示产品品质合格,因此,在构建整个产品生产程序过程中,我们应当吸引大量关注产品的生产者——政府工作者,增强产品生产商的社会责任感——政府定位,积极引进产品生产的工具——运用财政资金的政策方案创新工具。通过制度创新来开拓新的服务领域, 同时,公共财政估算资金的运用,第一步就是要符合管理运用的有关程序,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稳定。并且,为了政策方案的有效实施,应当使资金管理依照章法运行,限制随意发展,从而提高资金的整体运转速度。
  (四)从学习与成长维度看
  首先, 应努力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 通过进修、 自我学习和企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来深化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要学习强化平衡计分卡理念在院校中的贯彻落实,离不开领导者对全局的把握与对新理念的研究学习。由领导带头,真实高效的开展相关培训并做好培训总结工作,在培训过后对员工进行测试考核,严格的培训制度必定能使员工全面掌握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知识。在做好员工工作后,全校范围内对先进理念的推广就会变得容易很多,院校内部也会形成学习先进理念的良好风气,最后将平衡计分卡运用到学校绩效管理体系中,使二者产生良性联动。
  其次, 也应努力促进各个管理部门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完善内部培训流程,提升纵向的任务执行力,同时提高横向平级部门之间的协作及协调配和。积极发挥员工技能培训提升的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吸收工作。
  最后,构建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化电子化为特征的多媒体教学体系建设,提高资源整合与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是说,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工作有利于高校的科学发展。
  三、我国高校平衡计分卡的社会绩效指标
  一方面, 社会绩效的实现要靠下面层次的资源建设和完善。社会绩效是目标、 是结果导向, 学习和成长、 内部流程、客户服务是过程、 是支撑。以学生为例, 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师、 高质量的课程讲授和试验操作、 良好的后勤和设备支持, 就不可能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和动手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 同时平衡记分卡对社会绩效指标的考核不是单一的指标而是多维度的指标体系,不是短期的而是长远的,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战略性的科学有力的绩效管理工具。
  另一方面, 社会绩效目标是战略地图中其他各个角度设计和实施的导向和指引。健全战略发展系统,但是,在实际的绩效管理中,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往往很难把他们完全区分开,他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互相帮助。因此,公共部门需要提升公共资金的利用率,履行公共职责。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实现3E绩效管理,为学院科学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培养知能合一,又有灵气的优秀职业技能人才做好公共管理的体系建设。
  学院实现战略目标的路径是,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平衡计分卡高校绩效管理效能,积极拓展办学费用融资途径,逐渐增收办学费用,合理管理办学收入,做到预算的收支平衡与资金的科学合理的分配,减少办学投资费用,提升经费利用率,增强人力资源的研发利用,提升学校人才团队的素质建设水平,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组织文化等,增强学校信息体系的研发创建,提升信息使用效率,从源动力根本角度推动学校发展,提高学院综合实力和同行业竞争力 。
  四、总结与展望
  高校平衡计分卡是校高层把战略向员工传递的工具, 是战略与行动、 目标与绩效之间的行动地图, 促成从基层到高层、 从行动到目标的战略实施系统。平衡计分卡从四个维度对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描述,主要是学习成长、内部运营、顾客、财务四个方面。综合运用之后,无论是非财务还是财务指标都发挥出了自己的作用,互相取长补短驱动发展。为使平衡记分卡的建立真正落到实处,对学院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就不能局限于当前的管理软件。应当以求知的姿态去学习更加先进的知识,做到对平衡计分卡的有效利用,使之与绩效管理共同发挥作用。在整个工作进行过程中,信息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配合高校绩效管理软件的应用和平衡计分卡的完善。
  高校平衡计分卡设计应以提升社会价值为战略目标,但碍于学院管理理念跟不上发展的脚步,致使学院在发展管理中仍保留旧有的管理思想,在资金分配上以行政性开支作为主要支出部分,忽略了学院戰略发展的投入规划。
  我国高校设计和实施平衡计分卡时, 一方面应注意区分高职院校战略和价值与企业战略和价值的差异; 另一方面, 应加强对社会绩效目标结构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林梅娜.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09).
  [2]罗伯特.S.卡普兰,戴维.P.诺顿.战略困扰你?把它绘成图[J].哈佛商业评论,2004(04).
  [3]黄速建,黄群慧.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观点[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4]顾基平.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7077.htm